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各级领导干部应自觉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责任,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法,认真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开辟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创新,创造思想工作的全新氛围。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基本方法 新方法 创新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既要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是方向性要求和现实任务。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1.细心体察了解对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社会中的人是复杂的。在党内,党员也有着不同的思想、态度、性格、情感。观察了解人的思想和个性品质,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克服观察中常见的认识偏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相近、相似的人,如老年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青年人在一起有共同的乐趣,而老年人和青年人彼此之间则难以理解,形成“代沟”。在党务工作和思想工作中,有些干部总会把合乎自己心愿、顺应自己意向的人称为好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而忽视了这些人的缺点和毛病。这样就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工作对象。
2.敢于批评善于批评。
批评,就是对不良的思想、行为进行必要的指责,使其受到否定并能得到克服和纠正。从人的心理角度看,无论任何人都不喜欢受到批评和指责,也不喜欢批评和指责自己的人,因此,批评最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但要敢于批评,更要善于批评,讲究批评的艺术。批评方式主要有:间接式批评、婉转式批评和渐进式批评等。
3.促膝谈心双向交流。
谈心是彼此交流思想的最有效渠道。正确地进行谈心应创造轻松环境。有的干部在与人谈心时正襟危坐、严肃有余,使人望而生畏。
谈心环境并不仅仅局限于办公室内。闲时的聊天,餐桌上的聚会,上下班路上的漫步,娱乐活动中的笑谈,都是谈心的良好环境和时机,在这样的情境中交流谈心,无疑可以引发对象积极的情感,主动开启心扉、表露思想,使谈心收到更好的成效。
4.晓之以理循循善诱
党务工作和思想工作都是党性要求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说理工作,必须讲究方法和艺术。
在思想工作的谈话中只讲抽象理论和“大道理”,难免使人感到高深莫测、玄而又玄、枯燥生硬,叫人难以接受。因此,说理论理,必须讲求生动活泼,融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说理过程中,必须从党员、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党的最高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说理达到入心入脑的功效。
5.因人施治对症下药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在心理特征上普遍存在着个性差异,即在性格、气质、兴趣、情感、认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从辩证法的角度讲,世界上同果异因的事情很多。党员和群众中存在的某一思想问题,原因也往往是错综复杂的。针对这种情况,解决党员的同一思想问题,也应找到彼此不同的病因,因人施治、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人们的内心深处解决思想问题。根据气质理论和辩证因果关系,思想工作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施治、对症下药。
6.以理服人转变思想
党务干部要做好说服的工作,真正以理服人。要做好说服工作,必须了解对象,特别是必须把握说服对象的各种消极心理状态。做好说服工作还要有耐心。进行说服、转变态度,不应急于求成,欲速则往往不达。应该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说服对象分阶段地逐步提出要求,使其逐步改变态度,最终达到说服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随着改革的深入,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注重强化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一,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因循守旧”的观念。要把塑造富有凝聚力,具有强烈“团队意识”的“四有”职工队伍,创造一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现代单位管理之中,以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并重,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活力。同时,要积极探讨新形势下职工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式、新途径,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生命力。
第二,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时融入“服务”观念。要牢固树立职工既是政治工作实施的对象,以职工情绪为第一信号,以职工愿望为第一需求,以职工意愿为决定取舍的第一因素,以职工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尽其所能为职工提供服务,从服务中得到各层面的理解、支持。政工干部要坚持以普通职工的身份和平和的心态, 弱化“教育 ”、“说服”色彩,尽其所能为职工提供服务。 第三,加强形势教育。从加强思想引导入手,帮助职工正视单位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职工对各种变革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正确对待单位变革过程中引起的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从而激发起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多做贡献。
第四,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要教育职工遵纪守法,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和文明有序的行为做好工作。
第五,深化敬业、爱岗的教育。每个职工都是单位的一分子,一个单位的兴旺要靠每个职工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同时,单位又是职工生存和发展的依赖,单位和职工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引导职工敬业爱岗,自觉接受新的知识,自觉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单位共同进步。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一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观念。二要从内容载体上转变,由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变为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转变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无”认识。三要从教育方式上转变,突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只有贴近职工、贴近实际,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做到有的放失、游刃有余。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基本方法 新方法 创新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既要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是方向性要求和现实任务。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1.细心体察了解对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社会中的人是复杂的。在党内,党员也有着不同的思想、态度、性格、情感。观察了解人的思想和个性品质,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克服观察中常见的认识偏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相近、相似的人,如老年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青年人在一起有共同的乐趣,而老年人和青年人彼此之间则难以理解,形成“代沟”。在党务工作和思想工作中,有些干部总会把合乎自己心愿、顺应自己意向的人称为好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而忽视了这些人的缺点和毛病。这样就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工作对象。
2.敢于批评善于批评。
批评,就是对不良的思想、行为进行必要的指责,使其受到否定并能得到克服和纠正。从人的心理角度看,无论任何人都不喜欢受到批评和指责,也不喜欢批评和指责自己的人,因此,批评最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但要敢于批评,更要善于批评,讲究批评的艺术。批评方式主要有:间接式批评、婉转式批评和渐进式批评等。
3.促膝谈心双向交流。
谈心是彼此交流思想的最有效渠道。正确地进行谈心应创造轻松环境。有的干部在与人谈心时正襟危坐、严肃有余,使人望而生畏。
谈心环境并不仅仅局限于办公室内。闲时的聊天,餐桌上的聚会,上下班路上的漫步,娱乐活动中的笑谈,都是谈心的良好环境和时机,在这样的情境中交流谈心,无疑可以引发对象积极的情感,主动开启心扉、表露思想,使谈心收到更好的成效。
4.晓之以理循循善诱
党务工作和思想工作都是党性要求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说理工作,必须讲究方法和艺术。
在思想工作的谈话中只讲抽象理论和“大道理”,难免使人感到高深莫测、玄而又玄、枯燥生硬,叫人难以接受。因此,说理论理,必须讲求生动活泼,融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说理过程中,必须从党员、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党的最高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说理达到入心入脑的功效。
5.因人施治对症下药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在心理特征上普遍存在着个性差异,即在性格、气质、兴趣、情感、认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从辩证法的角度讲,世界上同果异因的事情很多。党员和群众中存在的某一思想问题,原因也往往是错综复杂的。针对这种情况,解决党员的同一思想问题,也应找到彼此不同的病因,因人施治、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人们的内心深处解决思想问题。根据气质理论和辩证因果关系,思想工作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施治、对症下药。
6.以理服人转变思想
党务干部要做好说服的工作,真正以理服人。要做好说服工作,必须了解对象,特别是必须把握说服对象的各种消极心理状态。做好说服工作还要有耐心。进行说服、转变态度,不应急于求成,欲速则往往不达。应该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说服对象分阶段地逐步提出要求,使其逐步改变态度,最终达到说服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随着改革的深入,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注重强化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一,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因循守旧”的观念。要把塑造富有凝聚力,具有强烈“团队意识”的“四有”职工队伍,创造一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现代单位管理之中,以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并重,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活力。同时,要积极探讨新形势下职工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式、新途径,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生命力。
第二,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时融入“服务”观念。要牢固树立职工既是政治工作实施的对象,以职工情绪为第一信号,以职工愿望为第一需求,以职工意愿为决定取舍的第一因素,以职工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尽其所能为职工提供服务,从服务中得到各层面的理解、支持。政工干部要坚持以普通职工的身份和平和的心态, 弱化“教育 ”、“说服”色彩,尽其所能为职工提供服务。 第三,加强形势教育。从加强思想引导入手,帮助职工正视单位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职工对各种变革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正确对待单位变革过程中引起的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从而激发起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多做贡献。
第四,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要教育职工遵纪守法,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和文明有序的行为做好工作。
第五,深化敬业、爱岗的教育。每个职工都是单位的一分子,一个单位的兴旺要靠每个职工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同时,单位又是职工生存和发展的依赖,单位和职工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引导职工敬业爱岗,自觉接受新的知识,自觉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单位共同进步。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一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观念。二要从内容载体上转变,由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变为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转变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无”认识。三要从教育方式上转变,突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只有贴近职工、贴近实际,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做到有的放失、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