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分析及路径选择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需要以管理促效益,提高其办学质量和效益。推行二级管理制度是我国高职院校为完善内部管理而进行的制度变迁。本文从理论和现实角度,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了目前在高职院校推行二级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推行二级管理制度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可行性;路径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具有较高的标准与要求,因而对管理的要求也很高。通过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促使高职院校发展壮大,从而给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推进社会改革和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起于 20世纪 80年代,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沿袭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也有一些由中职升格而来,沿袭了中职的管理模式。
  政府是办学主体,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基本也是采用准行政的“科层式”管理体制,其本质则体现为权力在校内各管理层和效益群体间的分配及其相互间的权力作用关系。高职院校的权力一般分为学院、系部两个层级,两者间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维持着日常运作。这种体制,有利于学校贯彻执行国家要求,提高政策实施的绩效。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抑制各系部利用剩余教育资源的积极性;普通教职工很少有机会参与介入各个层次的决策过程;抑制了教师的创造力。
  对于沿袭普通高校管理模式的高职院校来说,陈旧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暴露无遗,教学、生产、科研三条线各自发展,相交而不相融,难以发挥对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综合保证作用,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管理是特定组织在规定目标指引下,通过对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整合,进而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对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进行研究,明确高职院校的管理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手段和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高职院校管理的本质,以便更好地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挑战,并抓住机遇,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二级管理体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实质是使学校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二级单位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要从内部管理体制上入手,探求和解决高等学校发展中共同面临的办学效益不高、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办学活力不强的现实问题,使二级单位通过相对独立的活动,更好地促进专业整合和发展,激活基层的活力,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最终推进整个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和系部处于共赢状态。
  (一)实施二级管理制度的理论依据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推行二级管理制度提供了立足点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新的理论思潮,也是近年来深刻影响其他国家行政革新的主导思想之一。该理论主张:将私营组织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由注重过程和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出;通过多种形式的授权改善公共部门的工作;将决策与管理分开;放松规制等。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高职院校,以事业单位的身份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直接行政领导,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承接了政府分离出来的部分职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权,同样也受到政府改革思路的影响。3E(效率、效能、经济)亦成为高职院校所追求的目标。在发展中同样强调以效率、效能为中心,采用顾客导向,强调市场化、竞争、产出控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组织创新、弹性、绩效等元素,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以及在行政领域的应用,亦为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供应链理论为推行二级管理制度提供了合理的价值解说 供应链管理由Oliver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高炉热风炉自动烧炉系统,实施空气中加入富余氧气,实现富氧燃烧,在提高热风炉拱顶温度的同时,减少煤气消耗。
用福美胂40%wp与多菌灵50%wp两种杀菌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及不同时期喷雾防治苹果腐烂病.结果表明:福美胂和多菌灵单独使用时,防治苹果腐烂病作用相当.福美胂高浓度与多菌灵低浓
摘要:分析了中职秘书学教学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地实施“互动式”教学法。主张通过创设互动情境,利用网络搭建互动平台,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秘书学;运用    “互动式”教学法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其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参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成
2012年2月22日至3月9日,湖北省防办对武汉黄陂,宜昌五峰、兴山、秭归、夷陵、当阳等县(市、区)和神农架林区的山洪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进行了检查,实地查看自动水位、雨量
摘要:开展创业教育,教会学生创业,使高职院校成为创业者的摇篮,是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和我国国情的,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利用案例教学法更好地进行创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创业教育;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2-0146-03    2008年至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冲
在中文WINDOWS98平台上,以MAPGIS为基础操作平台,利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和MAPGIS提供的控件和APl函数结合Access数据库软件开发了中国农业硫信息系统.根据已有数据材料和
早世代稳定现象首先在水稻杂交育种过程中发现,该现象可以早世代固定杂种基因型,这为培育可以多代利用的杂交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就现早世代稳定现象的历史、发展及应用前景
运用DTOPSIS法对2002年参加黄河流域棉花区试的10个棉花新品种,从高产、优质、抗病3个指标共11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显示鲁963居第一位,鲁20R37、徐铜3号分列第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