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高校而言,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为其内部管理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信息,它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接下来就对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整合的重要性及具体路径进行分析、探讨,助力高校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 整合
管理会计将管理和会计融为一体,将管理学作为基础,采取预算、控制等財务会计手段梳理单位经济活动,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教育事业的产业化趋势愈加明显,高校不仅要培养更多合格人才,还要重视节约经费、提高办学效益,这就有必要把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在一起,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
一、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的重要性
一是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能使高校领导在做决策时获得可靠的依据。管理会计要结合高校的发展规划以及部门的决算数据,采取科学的方法计算高校的成本,同时细化成本,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增加所编制预算的准确性,而高校的领导就能结合部门预算以及发展战略、经济事项评价等做出科学的决策,保证实现高校发展目标。二是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有助于高校规避财务风险。在高校的发展中,管理会计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能节约财务成本,还能为高校扩大规模提供支持,规避财务风险,使筹资来源日益多样化。三是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在财务管理上深入挖掘,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提高高校办学效益,而这些都需要采用管理会计核算方法。因此,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的具体路径
1.注重整合预算管理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领域的预算和一般的预算是有区别的,高校传统的预算实际上就是简单划分资金,且执行环节会不断调整,各个部门在遇到事情就找校领导或财务部门要钱,导致预算和执行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预算也缺乏应有的约束力。管理会计领域的预算则是对高校总体发展规划的细化分解,具备科学性、严密性、可操作性。为确保实现高校决策目标,就需要编制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预算。高校当下普遍使用综合财务收支计划这一预算体系,即基于收入预算科学编制高校的各类支出预算,体现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以及收支平衡等管理会计理念。它具体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资金预算、财务报表这四个部分,且综合财务计划的编制要按照高校决策目标、教学科研等实际情况进行,依托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促进高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另外,要有机结合管理会计预算和高校的长期发展,尽量最优化地配置高校有限的资源,促进高校发展教育事业。
2.建立完善的财务流程管理系统。管理会计中的管理思想的显著优势在于整合,它和高校财务管理的整合主要通过内部控制、流程管理这两个方面来体现。因此,高校要完善并加强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密切关注财务部门执行现行财务规范、法则以及会计制度的情况,推进高校财务部门建设内部标准化、个性化的制度,包括工作职责描述、工作标准手册以及工作流程图等,从而在细化这系列标准与守则的过程中形成高校严格的工作机制与流程,力争使每一名财务人员都能独立对问题进行判断,并加以解决。与此同时,高校要树立并践行流程管理理念。因为高校的运行是整体活动,在其价值链上,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和高校的经营活动、教学科研活动、行政活动等联系密切,相互交叉和渗透。这就要求财务负责人必须走出后台,归纳、梳理高校内部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把财务管理工作的上游环节、下游环节理清,设置好控制风险的关键点,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实时监控每一个工作环节,一旦发现偏差必须及时纠正,依托管理思想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3.完善沟通机制与绩效管理机制。最近几年,国家改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出台很多新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预算法》,且财政部门也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审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也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高校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以便在执行财经规定时能确保财务部门与经费使用部门、个人之间的思想统一、信息对称、相互理解,从而在高校师生员工当中形成遵守财经纪律、厉行节约、诚实守信以及重视绩效的氛围,进一步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规避各种风险。尤其是针对绩效管理,高校应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有限的资金去争取最大化的效益,逐步形成以高校建设绩效为导向的预算拨款体系,形成经费投入的合理流向,实现最大化的办学产出与贡献。
4.促进高校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整合,高校应把管理会计信息化纳入到其建设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当中,促进会计从核算转变成管理。高校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包括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务教学系统、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以及会计核算系统登,它们大多都相互独立,无法直接利用数据,传递数据时也经常出错或重复,如果能基于全校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把管理会计信息化纳入其中,在设计之初就重视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准确性以及可追溯性,那么就能从根源上解决信息孤立问题。为此,高校的管理层应统一修订各个部门的信息供需内容及格式,通过处理内部信息资源,形成管理控制圈,在内部有序交换信息、反馈信息。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也将作为高校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之一,发挥大脑中枢作用,汇聚并处理高校财务信息,无缝衔接会计处理与业务流程,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保证高校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而顺畅地运转。
三、结语
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高校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符。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践中必须不断完善和加强,在持续的探索与发展之中促进两者的整合,为高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条件,为高校提高发展实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婧.关于高校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6(07):58-59.
[2]郑海鹰.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J].商业会计,2016(14):64-66.
[3]张利民.高校如何在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运用管理会计[J].中国总会计师,2015(12):84-85.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 整合
管理会计将管理和会计融为一体,将管理学作为基础,采取预算、控制等財务会计手段梳理单位经济活动,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教育事业的产业化趋势愈加明显,高校不仅要培养更多合格人才,还要重视节约经费、提高办学效益,这就有必要把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在一起,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
一、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的重要性
一是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能使高校领导在做决策时获得可靠的依据。管理会计要结合高校的发展规划以及部门的决算数据,采取科学的方法计算高校的成本,同时细化成本,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增加所编制预算的准确性,而高校的领导就能结合部门预算以及发展战略、经济事项评价等做出科学的决策,保证实现高校发展目标。二是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有助于高校规避财务风险。在高校的发展中,管理会计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能节约财务成本,还能为高校扩大规模提供支持,规避财务风险,使筹资来源日益多样化。三是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在财务管理上深入挖掘,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提高高校办学效益,而这些都需要采用管理会计核算方法。因此,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的具体路径
1.注重整合预算管理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领域的预算和一般的预算是有区别的,高校传统的预算实际上就是简单划分资金,且执行环节会不断调整,各个部门在遇到事情就找校领导或财务部门要钱,导致预算和执行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预算也缺乏应有的约束力。管理会计领域的预算则是对高校总体发展规划的细化分解,具备科学性、严密性、可操作性。为确保实现高校决策目标,就需要编制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预算。高校当下普遍使用综合财务收支计划这一预算体系,即基于收入预算科学编制高校的各类支出预算,体现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以及收支平衡等管理会计理念。它具体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资金预算、财务报表这四个部分,且综合财务计划的编制要按照高校决策目标、教学科研等实际情况进行,依托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促进高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另外,要有机结合管理会计预算和高校的长期发展,尽量最优化地配置高校有限的资源,促进高校发展教育事业。
2.建立完善的财务流程管理系统。管理会计中的管理思想的显著优势在于整合,它和高校财务管理的整合主要通过内部控制、流程管理这两个方面来体现。因此,高校要完善并加强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密切关注财务部门执行现行财务规范、法则以及会计制度的情况,推进高校财务部门建设内部标准化、个性化的制度,包括工作职责描述、工作标准手册以及工作流程图等,从而在细化这系列标准与守则的过程中形成高校严格的工作机制与流程,力争使每一名财务人员都能独立对问题进行判断,并加以解决。与此同时,高校要树立并践行流程管理理念。因为高校的运行是整体活动,在其价值链上,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和高校的经营活动、教学科研活动、行政活动等联系密切,相互交叉和渗透。这就要求财务负责人必须走出后台,归纳、梳理高校内部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把财务管理工作的上游环节、下游环节理清,设置好控制风险的关键点,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实时监控每一个工作环节,一旦发现偏差必须及时纠正,依托管理思想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3.完善沟通机制与绩效管理机制。最近几年,国家改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出台很多新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预算法》,且财政部门也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审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也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高校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以便在执行财经规定时能确保财务部门与经费使用部门、个人之间的思想统一、信息对称、相互理解,从而在高校师生员工当中形成遵守财经纪律、厉行节约、诚实守信以及重视绩效的氛围,进一步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规避各种风险。尤其是针对绩效管理,高校应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有限的资金去争取最大化的效益,逐步形成以高校建设绩效为导向的预算拨款体系,形成经费投入的合理流向,实现最大化的办学产出与贡献。
4.促进高校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整合,高校应把管理会计信息化纳入到其建设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当中,促进会计从核算转变成管理。高校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包括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务教学系统、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以及会计核算系统登,它们大多都相互独立,无法直接利用数据,传递数据时也经常出错或重复,如果能基于全校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把管理会计信息化纳入其中,在设计之初就重视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准确性以及可追溯性,那么就能从根源上解决信息孤立问题。为此,高校的管理层应统一修订各个部门的信息供需内容及格式,通过处理内部信息资源,形成管理控制圈,在内部有序交换信息、反馈信息。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也将作为高校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之一,发挥大脑中枢作用,汇聚并处理高校财务信息,无缝衔接会计处理与业务流程,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保证高校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而顺畅地运转。
三、结语
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高校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符。整合高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践中必须不断完善和加强,在持续的探索与发展之中促进两者的整合,为高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条件,为高校提高发展实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婧.关于高校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6(07):58-59.
[2]郑海鹰.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J].商业会计,2016(14):64-66.
[3]张利民.高校如何在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运用管理会计[J].中国总会计师,2015(1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