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晶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前教育学”儿童社会性发展与道德教育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专业委员会幼儿社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简介:刘晶波教授首先介绍了家园共育课程研究的缘起。她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能支持促进生命的生长,而针对人的社会性教育应该是终身的。
刘晶波教授认为,人类教育发展过程是由家庭教育到“机构教育”的过程。当前,家长的教育能力在不斷退化,我们急需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从而提升家园共育的能力。这也是推出家园共育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园共育课程的核心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该课程组织脉络分成三个板块,第一个是亲子板块,包括问候时光、快乐亲子谣、故事时光等部分;第二个板块是师幼互动,重在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第三个板块是家长生涯支持课程。
内容简介:刘晶波教授首先介绍了家园共育课程研究的缘起。她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能支持促进生命的生长,而针对人的社会性教育应该是终身的。
刘晶波教授认为,人类教育发展过程是由家庭教育到“机构教育”的过程。当前,家长的教育能力在不斷退化,我们急需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从而提升家园共育的能力。这也是推出家园共育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园共育课程的核心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该课程组织脉络分成三个板块,第一个是亲子板块,包括问候时光、快乐亲子谣、故事时光等部分;第二个板块是师幼互动,重在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第三个板块是家长生涯支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