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研究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城市化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社会对于电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增加。电网能否安全的运行,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加强对于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的研究,则对电网是否能够安全运行,以及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有效的管控,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064-01
  和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共同得到发展的是地区电网的功能性,其呈现出了智能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因为不同的地区电网的运行发展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对地区电网进行监控风险管控工作是,就必须要与地區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开展相关的调控一体化模式。
  1 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1.1 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基本定义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电网运行模式基本已经完成而来由传统化的运行模式向特高压智能型运行模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之上,只有加强对于组织结构构架模式进行转变,才能够更好的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正基于此,国家电网提出了“调控一体化”模式。其具体的内容则为:在电网公司的电网运行的过程当中,对调度以及设备的运行业务展开有效的整合措施,并且最终建立起具有一体化特征的控制系统。而在此系统之中,就需要电网的调度业务和各级输电以及变电设备所具有的监控性质进行有效的结合,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1.2 调控一体化体系变化
  通常情况下,对于地级市也就是城区的供电公司而言,其电网运行的业务主要由电网调度以及变电运行两个部分组成。而在此之中,电网调度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电网进行有效的管辖指挥,而变电运行主要负责的内容则是设备的操作以及维护。调控一体化的要求下,电网的一部分的操作以及监控业务就由调度部门进行负责,此外,其部门还应该对电网的管辖、遥控操作,包括远程监控任务进行管理。这种情况下,电网企业的管理能力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且发现风险以及处理事故的时限都会得到有效的降低,则电网的资源配置情况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优化和提升,那么电网的运行则会变得更加的安全和有效。
  2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出现的风险分析
  2.1 监控员不能正确的认识设备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在电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变电站中的相关设施也变得更加的科技化、智能化。但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其还不能够及时的对这些先进的设备进行了解和认识。那么在其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不仅可能漏掉一些风险信息,可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延误,造成严重的后果。
  2.2 没有有效的监控信息反馈措施
  在具体的调控一体化实践中,如果设备发出异常的信号,则监控员会发送给后期的运维人员,再由其进行处理之后向上级调度中心进行发送,但是其不会将处理后的设备情况对监控员进行反馈,是一条单线的信息传播模式。而这种就可能造成对电网的运行的监控工作产生一定的风险。
  2.3 监控信息、处置不及时
  调度监控主要就是对受控站的设备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控。这种情况下,监控员和调度员就会使用一个调度自动化系统,那么如果系统出现了警告的信号,监控员则将该对电网的状态进行判断,且需要对警告信号进行确认。但如果,调控人员不能够对信号进行确认,则可直接导致警告信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2.4 较常出现误报信号,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目前,调度遥控操作只能对单一任务的进行操作,那么,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就十分容易出现错误的遥控情况。并且因为没有比较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调度员一旦出现对遥控目标不清楚等情况,就会给对调度监控工作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必须要尽快对防误措施进行建立,保证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提高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的措施
  3.1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进行信息化时代以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人才资源。如果电力企业想要能够在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就必须要加强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效的提升其业务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其对于先进的设施设备的学习和了解,避免出现对其的错误使用。另外,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要紧跟电力企业发展的潮流,还需要提升其责任心和应急应变能力,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的进行处置。
  3.2 加强对于电网设备的检修工作,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不可能完全的杜绝风险事故的发生,因此就需要能够更好的预防风险事故的出现,并将以出现的风险的损害性降至最低。这就需要加强对于电网设备的检修工作,经常的对电网设备进行有效的检修,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这样才能够使电网的运行变得更加的安全可靠,同时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最终避免出现其他严重的风险事故。
  3.3 在电网监控风险管控中使用智能电网新技术
  大量的发达国家的国家能源的战略发展目标中,就有智能电网的建设,也直接说明智能电网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想要提升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在其中更好的使用智能电网新技术,就能够提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对故障的准确性的判断和把握,从而缩短风险发现以及处理的时间,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电网监控管理的效率。也就就是说,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则具有更好的准确率,有效的替代了人,并且具有更好的效率,提升风险检出率的同时,避免了电力企业的损失,提升了其经济效益。
  4 总 结
  综上所述,当我国的电网水平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会具体的表现为电网的调控一体化模式。因此,相关的电网企业只有加强对于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把控,才能更好的使电网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而本文则主要通过现阶段我国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进一步的保证我国电网能够更好的实现安全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剑超.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1:4~5.
  [2]陈 婷.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J].甘肃科技纵横,2017,03:32~34+41.
  [3]哈志蕊,刘 斌,王军伟.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138~139.
  收稿日期:2018-5-11
  作者简介:邹 英(1980-),女,工程师,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方向为电网监控运行。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世界上水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水能蕴藏总量为6.76亿千瓦,按“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西电东送计划正在抓紧进行,西部的一些单机容量500MVA以上的大型水电站开始列入计划
在现代钢铁生产企业中,作为生产工具的自动化设备无疑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而钢铁生产设备中很大一部分是转速低、承受载荷大、间歇运动为主的低速重载设备。这类设备结构复杂,
在牛羊产道疾病治疗过程中,甲硝唑是一种广谱抗菌类的药物,他能够抗滴虫、抗厌氧菌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验证甲硝唑在牛羊肠道疾病外用方面的治疗效果,本次
期刊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产生了良好的经
本文运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对蒸汽喷射式热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是以计算机为桥梁,把理论、试验与喷射泵的研制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开辟了理论直接指导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