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S 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与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容量治疗效果的比较:随机、盲法、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羟乙基淀粉(HES)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与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容量治疗的效果。

方法

择期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250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指数18~32 kg/m2,采用区组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为HES 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组(A-HES组)和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组(NS-HES组):麻醉诱导后经1 h静脉输注HES 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或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15 ml/kg。输注前后记录MAP、HR和CVP,计算MAP、HR最大变化率和CVP最大变化量;于输注前和输注结束后15 min时记录pH值、BE、HCO3-,测定Hb、Hct、电解质、血糖、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记录血液生化指标、血糖、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情况、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HES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术中液体出入量。

结果

实际共入组251例,A-HES组125例,NS-HES组126例。与NS-HES组比较,A-HES组MAP和HR最大变化率、CVP最大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分析显示,A-HES组非劣于NS-HES组。与NS-HES组比较,A-HES组输注结束后15 min时BE和HCO3-、K、Ca2+和Mg2+浓度升高,Na和Cl-浓度降低,PT缩短,PT异常发生率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ES 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容量治疗效果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与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无明显差异,然而在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稳定和凝血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年龄66~78岁,性别不限,体重46~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全麻组(G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组(TSG组)。2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55~63岁,体重65~81 kg,ASA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TG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七氟烷-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TG组于麻醉诱导前20 min行
目的评价七氟烷联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麻醉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剖腹探查术低体重新生儿80例,胎龄<37周,性别不限,体重1.5~2.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七氟烷联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SCB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组(SR组)。2组新生儿均采用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与维持,气管插管成功后SCB组患儿于左侧卧位下骶管注射0.2%罗哌卡因1
目的比较BIS引导下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高龄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局部浸润麻醉下行PKP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0~90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输注时间10 min,维持剂量0.2~0.7 μg·kg-1·h-1;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负荷剂量
目的评价静吸复合全麻时靶控输注(TCI)低浓度舒芬太尼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8岁,BMI<35 kg/m2。全麻诱导应用舒芬太尼TCI、丙泊酚和罗库溴铵,麻醉维持复合TCI舒芬太尼和吸入七氟烷。运用随机数序列法随机分为2组(n=15):0.10 ng/ml组(Ⅰ组)和0.15 ng/ml组(Ⅱ组)。经桡动脉取血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浆舒芬太尼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的镇静效果。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5):丙泊酚组(P组)和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R1组、R2组和R3组)。麻醉诱导:P组经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待BIS值≤60时,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2 mg/kg和芬太尼4 μg/kg,行气管插管术;R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复合右美托咪定时舒芬太尼抑制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30 kg/m2,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 5 min。10 min后TCI丙泊酚3 μg/ml和舒芬太尼。2组初始舒芬太尼靶浓度为0.35 ng/ml,根据是否发生气管插管反应确定下一例舒芬太尼
回顾性分析TESSYS技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进行手术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F组,选取同时期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L组,性别不限,年龄51~66岁。2组患者术前2或3 d时在超声引导下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明确责任椎间盘。采用TESSYS技术行椎间盘突出物摘除术。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VAS评价疼
目的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及其与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6~8周龄,体重20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NP+HDAC6抑制剂ACY-1215组(NP+ACY组)。采用结扎L5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
目的评价丙戊酸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额叶皮层M1/M2型小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6~7周龄,体重200~230 g,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丙戊酸组(V组)。采用L5脊神经结扎(SNL)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V组于SNL后即刻和结扎后每天腹腔注射丙戊酸300 mg/kg,1次/d,连续3 d。S组和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