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的质量依托在地基的建设中,要提高地基的质量,就必须切实做好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是建筑地基基础质量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严格把关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重要关口,能够有效验证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优劣,也是作为检测质量的重要方式方法。本文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方法以及加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方法;措施
前言:地基基础工程既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建筑结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稳定性。其中,地基基础检测是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关键,因此,在建设法规要求下,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是建设工程前期基础工作,所以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方法
1.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已埋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判定桩身缺陷的位置、范围和程度。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规定,用标定法测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的方法是将发射、接收换能器平行悬于清水中,径向换能器边缘距从400mm 开始逐点改变点源距离并测量相应声时,记录若干点的声时数据并作线性回归的时距曲线。另外,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的修正值应根据声测管的内、外径,换能器的外径,管材的声速,水的声速等进行计算得出。
2.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法是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方法之一,快速、较为准确、经济是其最大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得到了广大检测工作者的青睐。但有很多检测人员用低应变法计算单桩波速,据此确定桩身强度。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规范中无任何依据利用单桩波速判定混凝土强度。根据低应变的适用性,其具体的工作大致应为:在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的前提下,根据实测的桩身应力波速度时程曲线判定桩身的完整性。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是低应变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方法有二:
2.1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择不少于 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值计算其平均值。
2.2当无法根据上一条确定时,波速平均值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成桩工艺的其他桩基工程的实测值,结合桩身混凝土的骨料品种和强度等级综合确定。
3.静载试验基准桩、基准梁。
基准桩及基准梁在载荷试验中, 其使用不当将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广大的检测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基准桩应使用小型钢桩打入地表下一定深度, 确保不受地表振动及人为因素干扰的影响,不得使用砖块等物代替基準桩。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夜间工作时应避免大能量照明器具(如碘钨灯)对基准梁烘烤引起的变形影响,特别是局部照射;白天工作时避免太阳直射部分基准梁引起强烈的变形。
4.钻芯取样法。
4.1应采用钻芯法,抽检数量不得少于6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对于各类岩石均应进行抽检;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还应增加抽样孔数。
4.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或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试件的,还应进行岩基载荷试验;对于各类岩石均应进行抽检。
二、加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措施
1.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单位的动态管理
建筑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维护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与质量检测相关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各个行业的运行规范和质量要求,对检测行业的检测标准、检测流程、检测结果规范进行统一的制定,使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可以依据相关准则进行。除此之外,还要相关部门对质量检测单位的检测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使检测人员在检测的时候有所畏惧,从而端正工作态度,相关部门还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过进行公示,促进各个检测单位能够科学合理竞争。与此同时,检测单位还要对本单位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检测水平。
2.对地基基础的检测活动进行相关的保护
在通常情况下,往往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会在建筑工地进行,而建筑工地通常都是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需要相关部门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相关部门要制定一些安全工作的工作规则,使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能够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标准。其次,检测单位需要对每一个检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监测工作教育,使检测人员能够具有安全检测工作的意识。
3.及时更新地基基础检测的技术操作规范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已经被利用到相关工作当中,为了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就需要检测单位及时把握技术的变化,并且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使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并且能够把新技术运用到检测工作当中,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4.加强地基基础检测的实际操作
在样品的搜集环节中,检测人员首先要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且对样品进行合理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样品的质量问题,确保检测的参数具有科学性;其次,在对样品进行取样的时候,要根据相关标准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后,还要对样品的适量问题进行一定的信息化的管理。
在样品的封存环节,检测人员一定要根据样品对环境的需要,对检测样品进行合理科学的储存。并将样品保存在容器里面并贴上相应的标签,避免将样品弄混。
三、结束语
地基基础是建筑的根基所在,其承载能力能否满足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而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是验收地基基础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安全标准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筑质量,整体安全可靠性、实用性,因此应当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光辉.关于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3
[2] 刘进波.浅谈地基基础检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A]. 2010年全国桩基检测技术研讨会暨16届PDI用户会议论文集[C].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方法;措施
前言:地基基础工程既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建筑结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稳定性。其中,地基基础检测是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关键,因此,在建设法规要求下,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是建设工程前期基础工作,所以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方法
1.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已埋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判定桩身缺陷的位置、范围和程度。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规定,用标定法测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的方法是将发射、接收换能器平行悬于清水中,径向换能器边缘距从400mm 开始逐点改变点源距离并测量相应声时,记录若干点的声时数据并作线性回归的时距曲线。另外,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的修正值应根据声测管的内、外径,换能器的外径,管材的声速,水的声速等进行计算得出。
2.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法是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方法之一,快速、较为准确、经济是其最大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得到了广大检测工作者的青睐。但有很多检测人员用低应变法计算单桩波速,据此确定桩身强度。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规范中无任何依据利用单桩波速判定混凝土强度。根据低应变的适用性,其具体的工作大致应为:在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的前提下,根据实测的桩身应力波速度时程曲线判定桩身的完整性。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是低应变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方法有二:
2.1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择不少于 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值计算其平均值。
2.2当无法根据上一条确定时,波速平均值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成桩工艺的其他桩基工程的实测值,结合桩身混凝土的骨料品种和强度等级综合确定。
3.静载试验基准桩、基准梁。
基准桩及基准梁在载荷试验中, 其使用不当将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广大的检测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基准桩应使用小型钢桩打入地表下一定深度, 确保不受地表振动及人为因素干扰的影响,不得使用砖块等物代替基準桩。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夜间工作时应避免大能量照明器具(如碘钨灯)对基准梁烘烤引起的变形影响,特别是局部照射;白天工作时避免太阳直射部分基准梁引起强烈的变形。
4.钻芯取样法。
4.1应采用钻芯法,抽检数量不得少于6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对于各类岩石均应进行抽检;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还应增加抽样孔数。
4.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或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试件的,还应进行岩基载荷试验;对于各类岩石均应进行抽检。
二、加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措施
1.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单位的动态管理
建筑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维护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与质量检测相关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各个行业的运行规范和质量要求,对检测行业的检测标准、检测流程、检测结果规范进行统一的制定,使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可以依据相关准则进行。除此之外,还要相关部门对质量检测单位的检测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使检测人员在检测的时候有所畏惧,从而端正工作态度,相关部门还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过进行公示,促进各个检测单位能够科学合理竞争。与此同时,检测单位还要对本单位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检测水平。
2.对地基基础的检测活动进行相关的保护
在通常情况下,往往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会在建筑工地进行,而建筑工地通常都是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需要相关部门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相关部门要制定一些安全工作的工作规则,使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能够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标准。其次,检测单位需要对每一个检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监测工作教育,使检测人员能够具有安全检测工作的意识。
3.及时更新地基基础检测的技术操作规范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已经被利用到相关工作当中,为了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就需要检测单位及时把握技术的变化,并且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使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并且能够把新技术运用到检测工作当中,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4.加强地基基础检测的实际操作
在样品的搜集环节中,检测人员首先要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且对样品进行合理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样品的质量问题,确保检测的参数具有科学性;其次,在对样品进行取样的时候,要根据相关标准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后,还要对样品的适量问题进行一定的信息化的管理。
在样品的封存环节,检测人员一定要根据样品对环境的需要,对检测样品进行合理科学的储存。并将样品保存在容器里面并贴上相应的标签,避免将样品弄混。
三、结束语
地基基础是建筑的根基所在,其承载能力能否满足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而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是验收地基基础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安全标准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筑质量,整体安全可靠性、实用性,因此应当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光辉.关于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3
[2] 刘进波.浅谈地基基础检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A]. 2010年全国桩基检测技术研讨会暨16届PDI用户会议论文集[C].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