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公式、中国eGFR协作组公式和FQ-eGFR公式计算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慢性肾病(CKD)中的早期诊断性能。方法测定283例住院成人CKD患者和9 307例门诊成人就诊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和肌酐(Cr)水平,计算3个CKD-EPI公式(Cr-、CysC-和CysC-C联合公式)、2个eGFR协作组公式(Cys C-和CysC-C联合公式)和2个FQ-eGFR公式(Cys C-和Cys C-C联合公式)的eGFR,依次得到eGFR1~eGFR7。住院患者同时测定血浆99m锝-二乙烯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清除率[作为测量GFR(mGFR)],用于其eGFR差异性、一致性以及分析性能评价的金标准。然后回顾性分析了9 307例门诊成人就诊者中各eGFR预测CKD的相对发生率(IRR)。结果 eGFR2、eGFR3与m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eGFR4、eGFR6和eGFR7与mGFR的一致性相关系数(ρc)值均明显高于eGFR1(P均<0.01)。对于mGFR<60 m L/(min·1.73 m2)患者,eGFR4、eGFR6和eGFR7的偏差、精密度和准确性无差异(P均>0.05),但与eGFR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之下,eGFR4的偏差更小[中位数(M)=0.3 m L/(min·1.73 m2)],eGFR6的精密度更高[标准四分位距(IQR)=7.7m L/(min·1.73 m2)],eGFR7的准确性更好(1-P30=13.8%)。应用eGFR4、eGFR6和eGFR7预测CKD的发生率高于eGFR1(P均<0.01),且年长者(>65岁)与65岁以下者相比其预测CKD发生率更高(P均=0.000)。结论对于GFR<60 m L/(min·1.73 m2)的中国成人CKD患者,CKD-EPI公式并不能提供更为准确的肾功能评估。相对而言,中国eGFR协作组Cys C公式、FQ-eGFR CysC公式或FQ-eGFR CysC-C联合公式更适用于中国成人CKD的疾病筛查和早期诊断,其中FQ-eGFR CysC公式用于疾病筛查可尽可能地避免漏诊或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