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质量与密谋专题复习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知识体系上讲,“质量与密度”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各章节内容同属力学内容.其中,密度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历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密度知识不仅与压强、浮力的知识联系紧密,还是学好压强、浮力的基础,同学们必须高度重视!
  复习时,同学们可多关注测密度的综合性试题(包括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实验方案的设计,误差分析等),了解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以及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的信息.
  第1节 质量
  重点考点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之一,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中考常见题型
  对质量的考查,主要是看同学们是否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之一,在中考试卷中通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托盘天平是中学基本实验仪器之一,在物理实验加试和中考试题中都会出现,同学们必须要熟练操作,准确读数!
  第2节 密度
  重点考点
  密度是用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这种定义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如速度、压强、功率和比热容等都是用比值來定义的物理量,只不过密度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较早遇到的,所以大部分同学一开始很难接受和理解,但是,一旦同学们理解了这种定义的真正含义,便能举一反三,迅速理解并掌握速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等物理量的含义.
  中考常见题型
  考查密度的中考题涉及多种题型,填空、选择、实验探究和综合应用中都会出现,试题一般考查同学们是否亲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否理解密度的含义,是否掌握密度的两套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是否会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等.另外,m-V图象也是一个常考点,因为图象能直观地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便于发现物理规律,
  例1(2019.扬州)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图1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 g
  B.4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 g
  C.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 g/cm3
  思路分析: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p,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V1=20 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 g,则由m=pV可得px20 cm3+m杯=40 g①;当液体体积V2=80 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 g,可得px80 cm3+m杯=100g②.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p=1 g/cm3,m杯=20g,故A、C、D错误;当液体体积V3=40 cm3时,液体的质量m3=pxV3=1 g/cm3x40 cm3=40 g,故B正确.选B.
  点评: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既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又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借助数学方法,设未知量,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是迅速解题的捷径.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重点考点
  密度的测量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测量固体的密度,另一类是测量液体的密度.本节知识的重点是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测量体积,进而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难点是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对因操作顺序不同而造成的误差进行分析,
  中考常见题型
  密度的测量既涉及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又涉及理论分析和计算,在中考题中一般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重点考点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水神秘而特殊: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因此在我国北方,冬天要保护好自来水管,防止水冻成冰后体积增大把水管胀裂.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测出某种物质的密度,然后跟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比较一下,一般能鉴别该种物质,在工业生产中密度知识的应用也很广泛,如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坚若磐石的机床底座则需要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
其他文献
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是中国人的骄傲,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每每看到他亲笔题写的《中学生数理化》刊名,心中总涌动着温暖的情愫,寥寥六个字,蕴涵着多少慈祥,洋溢着多少温情,饱含着多少期望啊!想知道华老给我们题写刊名的经过吗?那就让我们平抚心情。徜徉于温情之海。随庞老师一起走进那难忘的历史时刻吧。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本质体现。是解题方法与技巧的灵魂。现将“三角形”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期刊
三角形的中线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中重要的一种。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期刊
三角形是平面内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我们学习其他图形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它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为了学好三角形,我们不妨先着眼于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三角形知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学会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性质迅速合理地解决很多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现举例说明。
期刊
古时候人们常用“照萤映雪”来形容读书人刻苦学习的精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照明设施落后的一种无奈。经过物理学家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现在已有多种光源为人类造福。    一、电光源    早在1821年,英国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  “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
期刊
大卫家有一台老式的烤面包器,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次只能烤一面,如果要烤另一面,得取出面包,翻过来后再放回去.烤面包器烤好面包的一面正好要花1 min.  一天早晨,大卫的太太要烤三片面包,且两面都要烤,她花了4min的时间.  大卫对他太太说:“亲爱的,你可以用少一点儿的时间烤完这三片面包,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电费开支.”  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卫先生说得对吗?如果对,那么大卫的太太要怎样做才能在少
期刊
上期我们讲了毕达哥拉斯以及他发现勾股定理的过程。除此之外。毕达哥拉斯还发现并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发现了无理数等。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数学思想,是他“万物皆数”的哲学观点。后面我们将会陆续看到他的这一哲学思想对以后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柏拉图、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这些哲学大师、科学巨匠们,无一不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继承和发展毕达哥
期刊
热点一:考查基本概念  1.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例1(2008年江西)在数轴上,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3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未必都是有理数.  如图1,A、B两点到-1表示的点的距离均为3,所以答案为2或-4.  例2(2008年河北)若m、n互为相
期刊
规律探索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就其形式而言,有数式变化规律、图形变化规律、循环排列变化规律等,下面举例说明.  一、数式变化规律探索问题  点拨:本题是一道随序号变化类规律探索问题,观察此类问题的规律要从符号、代数式、增减发展趋势、排列分布特征等方面人手,通常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探求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标序号;(2)观察序号与其所对应的数或代数式的关系,将每一部分与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代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