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性,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万方资源等数据库创库至今所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GRADEprofiler质量评价系统进行证据质量分级评定,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3.0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累计1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纳入病例1 233例,其中治疗组619例,对照组614例。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针刺的疗效优于其他手段,2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91;95%CI:2.79~8.64;P=0.000);电针疗法的疗效优于其他手段,2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17;95%CI:2.18~7.97;P=0.000);灸法疗法的疗效优于其他手段,2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83;95%CI:2.27~6.45;P=0.000);芒针疗法的疗效优于其他手段,2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86;95%CI:1.26~6.49;P<0.01);将所有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疗法的疗效优于其他手段,2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04;95%CI:2.98~5.49;P=0.000)。结论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所纳入文献中多数文献质量分级为低质量等级,高质量文献有限,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验证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