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攻坚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中共十八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这就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讲得很清楚了,人们期待十八大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有一个新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李克强副总理也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他提醒与会者,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目标并列相提。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前面,又增加了一个“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发展方式转变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改革重心长期聚焦在经济发展领域,思想解放的深度还没有更有力地触及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内因和政治体制中去,毫无经验可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问题。改革发展中碰到一些问题,不能认为是改革造成的,实际上是因为改革不到位,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改革。现在有些声音把一些社会矛盾归咎于市场经济改革。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个历史背景下,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是必然的。现实中的诸多矛盾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致,并非所谓的市场机制“缺陷”。“权钱交易”和公共领域的“缺失”恰恰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表现,是市场“边界”不清的结果,不能作为指责市场经济或市场机制的依据。
  有人认为,之前我们的发展压倒了改革,这我不赞同。问题的实质是发展跟改革的关系要处理好,发展要通过改革来促进,但过去往往重发展轻改革。今后要真正地通过改革来促进发展,通过改革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改革来促进结构调整,把发展与改革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进一步处理好。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就是当前中国社会最为集中的共同期待,也是最大的改革共识。
  警惕思想因素与利益因素合流制约改革推进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成功走过“目标探索”和“框架构建”阶段,目前正处于“体制完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具体说,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下实行市场经济,也就是说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因此,市场经济的规律,如价值规律等必须遵循,不能因为中国特色就不遵循这些规律。
  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改的改了,不容易改的还没改,所以改革的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是空前的,不能以为有了“中国模式”就行了,就不要改革了,那是不行的。30年前我们提出“解放思想”,时至今日,已经像口号一样司空见惯,很多人可能会说,在“思想”已经如此“解放”的今天,“思想因素”还会制约改革的推进吗?我认为“思想因素”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到今天还没有彻底解决,有人还在用旧眼光看待改革、看待发展。经济上的具体政策可以调整,但思想上的认识错误则会带来更大危害。我们要取得共识,要排除各种干扰和体制性障碍,回归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三十年的改革过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利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经济领域的单兵突进,导致利益分配严重不均衡,从而形成了如今的既得利益格局。今天的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打破这种不公平、不可持续的利益格局,所以被触动利益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阻碍改革前行。
  推进改革出现困难,一个是思想因素,一个是利益因素。更值得警惕的,就是思想因素与利益因素的交错合流。就经济改革而言,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就要打破深层次的思想禁锢,消除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干扰。同时,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切断既得利益格局自我繁殖的链条。
  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构建时,虽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明确的,但由于当时国内外的复杂状况,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不可避免地采取了一些权宜之计。这些措施和政策确保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但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隐患。随着改革的发展,小问题逐渐尾大不掉,并且形成既得利益群体,影响到政策和制度的纠偏,妨碍了改革的深入和完善。
  十六大以来的经济体制完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这些弊病进行改革,新老两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十六条》彰显了执政者的努力。但是经济政策的强大惯性和2008年之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表象,让本来就阻力较大的改革攻坚缺乏强大动力,贫富差距、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问题仍相当突出,各条各块的各种改革措施缺乏统一协调。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任务。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完善还需要在打破垄断和深化价格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应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尽快完善改革的协调机制。推进这些改革,不能单兵突进,必须全面协调总体推进,但更需要取得重点突破。不能只选择相对容易的改革,把难度大的改革继续往后拖。需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攻坚。
  需要注意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能单纯地就市场经济论改革。从生产关系变革要与生产力相适应这方面看,市场经济改革是以经济领域为基础,涵盖经济社会乃至行政领域的系统工程。市场本身的运行机制是第一块基石,基于市场之上的社会结构及其体制是第二块基石,然后是适应市场经济发育的政府体制,再然后是执政方式。社会体制、政府体制、执政方式的变革都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最基础制度设计的内在要求。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不仅仅局限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完善,还应该包括民主、法制这些上层建筑层面体制的完善,这些配套机制的完善也是广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的内容。从目前的情况看,行政管理体制、司法运行机制等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关的改革进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还有差距,影响和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改革绝不可能走回头路,防止倒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回应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种质疑。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人体糖代谢异常并引发一系列相应症状的综合征.发生在妊娠期的糖尿病有较大的危害性,妊娠糖尿病不
作为我国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唯一一组生动刻画古代宫廷生活的彩色泥质塑像,晋祠侍女像以其风华卓越的独特姿态和世中翘楚的珍贵意义在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它不仅为研究中
本文主要以朱素臣作品为考察对象,通过详尽的本事探究来进一步了解朱素臣本人的传奇创作,在历史人物方面的重塑,探析其创作的取材特色及创作的特点。
摘 要:文章从当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现状、大同县的经济发展状况、毽球运动的特点及大同县老年人毽球运动的参与情况入手,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同县老年人群毽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阐明了老年人参与毽球运动的价值性和重要性,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科学意见,以期为未来老年人体质发展探寻合适的健身途径。  关键词:大同县老年人毽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G85 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在护理工作中要重视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专业保健护理服务必须同宗教,文化价值,患者家属及其家庭的观点,传统的民间护理法等整体护理紧密相结合.了解
3月24日,湖北省荆州市召开全市对台工作会议,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协主席雷中喜,副市长朱惠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昌奉,市委副秘书长刘爱华,市政府副秘书长刘贵云等出席会议
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士晋升与其他系列一样,要通过统一的考试,获取专业技术职称.目前,有关部门正着手于“护理人员资格晋升考试的试题库”的研究工作.一个学科专业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措施,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团组织参与素质教育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的有效形式.近年来各试点高校积极响应并贯彻这项宏观政策,并
急诊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24小时对外开放.病人来势凶、变化快、流动人员多.在接诊、观察、治疗、护理等过程中,护士最早、最频繁地接触病人.护士与病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