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中自膨胀瓣膜植入深度的解剖形态影响因素,并分析瓣膜植入深度对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行TAVR术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病历资料.测算主动脉根部解剖径线及其与植入瓣膜支架尺寸的比例,并测定瓣膜植入深度.比较瓣膜植入过深组[植入深度超过最高四分位数(>14.8 mm)]与瓣膜位置合适组(植入深度≤14.8 mm)的解剖结构差异,分析瓣膜植入深度对血流动力学、传导阻滞等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54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被纳入分析,其中二叶瓣21例,三叶瓣33例,瓣膜植入深度0~21 mm,中位数为11.6 mm.二叶瓣人群中植入过深组的窦管结合部平均直径大于位置合适组[(36.06±2.29)mmvs(29.69±2.55)mm,P= 0.001];在三叶瓣人群中植入过深组的29号瓣膜的植入比例更高(100.0%vs 26.9%,P = 0.025),流出道长径与植入瓣膜底径的比值更小(0.99±0.03vs 1.12±0.15,P = 0.021).位置合适组和植入过深组的术后死亡率相当(4.88%vs15.38%,P=0.242),但植入过深组转外科开胸手术的比例有高于位置合适组的趋势(15.4%vs 0%,P=0.055).术后1周,两组的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峰值流速、起搏器植入率、主动脉瓣周中度以上反流、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植入过深组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0.0%vs 13.3%,P=0.044)及主动脉瓣周中度以上反流(33.3%vs0%,P=0.009)的发生率均高于位置合适组.植入过深组的早期安全性低于位置合适组(69.2%vs 95.1%,P=0.025).结论 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及其与植入瓣膜的尺寸比例对自膨胀瓣膜的植入深度有一定影响,窦管结合部直径较大的二叶瓣患者或植入大号瓣膜的三叶瓣患者中容易植入过深.瓣膜植入过深会增加术后1个月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瓣周反流的风险,并影响早期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