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分析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ongc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英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16年10月起浙江省英语高考题型进行改革,将原来的短文改错题换成了语法填空题。面对高考的改革,教师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本文以自2016年10月以来的浙江省高考真题为例,剖析其命题规律,希望能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语法填空题的内容是一篇20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语法填空要求学生不仅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更要特别关注文章微观语境中词语、句子与整个篇章结构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词汇、构词知识和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以及这些规则在特定语境中的应用能力。笔者总结分析了2016年10月以来的7篇文章的考点,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这10个考点有:
  (1)名词单复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名词从单数变为复数的规则;(2)非谓语动词—要求学生明确非谓语三种基本形式to do、doing和done的用法和区别;(3)谓语—要求学生明确八大时态的基本形式及其相应的被动语态,结合主谓一致;(4)代词—要求学生熟悉it的用法、人称代词各类形式的变化和用法规则;(5)词性转换—要求学生掌握词性和句子的句法结构,学会各种词性的转换和运
  用;(6)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要求学生明确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规则,并且熟记形式变化规则;(7)介词—要求学生明确各类介词的用法、区别以及介词在固定词组中的搭配;(8)冠词—要求学生掌握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的用法、区
  别;(9)连词或从句引导词—要求学生掌握不同连词和不同从句的用法;(10)固定搭配—要求学生熟悉固定词组和固定句型的用法和搭配。
  在这10个考点当中,前6个考点有提示词,后4个考点没有提示词。学生在做有提示词的题目时,容易受思维定式的影响,看到某个词,就马上填出这个词的某一个不同词性的词,往往容易出错。因此,笔者根据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结合10个考点,从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这两方面着手,为学生提供帮助。
  有提示词的题
  1.给出动词的
  (1)考谓语动词(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
  例:The median(中位数的)age of an American in 1950 ________(be)30 - today it is 41 and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o 42 by 2050.(浙2020.1)
  答案:was,根据in 1950得知为过去式,主语age是单数,因此用was。
  (2)考非谓语动词(to do,doing,done)
  例:Larger amounts of caffeine can cause a problem ________(call)caffeinism.(浙2018.11)
  答案:called,分析句子结构可知,句子中已有谓语can cause,而problem和call之间是被动的关系,因此填called。
  (3)考词性转换(通常变为名词)
  例:Magically, that show remains the Great Jason’s best ________(perform)to this day.(浙2016.10)
  答案:performance,根據空格前面的the Great Jason’s best可知此处填名词,因此填performance。
  2.给出名词的
  (1)考名词单复数
  例:You wouldn’t think that a few __________(month)of exercise in your teens would be enough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浙2017.11)
  答案:months,根据a few可知此处应填名词的复数形式,因此填months。
  (2)考词性转换(通常变为形容词)
  例:One of the ________(effect)ways to build vocabulary is to read good books. (浙2017.11)
  答案:effective,根据空格后面的ways可知此处应填形容词,因此填effective。
  没有提示词的题
  1.考冠词
  例:For Pahlsson, its return was ________wonder.(浙2017.6)
  答案:a,此处表示“一个奇迹”,因此需要用不定冠词a。
  2.考介词
  例:If you are not going to suffer this problem, then I suggest that the next time you go to your mum’s home ________dinner, get a few cooking tips from her. (浙2018.6)
  答案:for,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介词for表目的。
  3.考连词或从句引导词
  例:On the edge of the jacket, there is a piece of cloth ________gives off light in the dark.(浙2018.6)
  答案:that/which,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空格处引导定语从句,先行词为a piece of cloth,且定语从句中缺主语,因此用关系代词that/which。
  4.考固定搭配
  例:Pahlsson screamed________loudly that her daughter came running from the house.(浙2017.6)
  答案:so,根据句意可知,此处是so...that...结构,表示“如此……以至于……”。
  5.考it
  例:Many westerners who come to China cook much less than in their own countries once they realize how cheap ________can be to eat out.(浙2018.6)
  答案:it,此处it做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to eat out。
  浙江高考改革中引入语法填空题对高中英语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只要学生认真学习,牢固掌握语法知识,活学活用,总结解题技巧,在实践中不断操练,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第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一  荀子在楚国只当了个兰陵小官,他的“礼”“法”思想没有得到实施。但他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还有武将蒙恬,身处秦统一前后,具有天然“后发优势”,得以把他的理想发扬光大,付诸实践。韩非把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政治、军事、历史复杂、丰富、分散、无序的成败得失经验,进行了系统化的慨括,按荀子的性恶沦凝聚为政治上的法治思想。韩非感到口益严重的危机,几次上书韩王,不能用,乃作《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
书名: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  作者:詹丹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ISBN:9787544459471  定价:36.00  文本解读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与仔细研究,以确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通过设计教学流程以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与理解。当下,一些语文教师总是容易脱离文本或歪曲文意,要么就是无病呻吟地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
案例一:扣读感悟,理解“惬意”    生:这一自然段(课文第四小节)中的“惬意”,我不太理解。  师:“惬意”是一个值得积累与运用的好词语,大家把它画下来。有谁知道它的意思?  生:“惬意”就是“满意”。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有点不好意思)我在《课课通》中发现“惬意”的近义词是“满意”,所以……  师:(点点头)这不失为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然后笑着说)下面请你用“满意”来代替文中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断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断。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因此,在教学
书名: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刘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6年11月  ISBN:9787208065628  定价:28.0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始于“五四”时期前后,发展至今,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及思想的变革的艰难历程。也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产生与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文化碰撞的价值危机密不可分。围绕人的解放与民族国家的重建问题,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相继涌入国门,
《语文课程准标》在关于写作评价建议中提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日前,笔者在实验小学听了一位老师的小练笔评点的教学片断,对这段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是随堂听课记录:  背景:《黄河象》(人教版第十册)第二课时,老师在读写迁移的课堂小练笔这个环节这样安排:先出示北京天坛公园“
以往的语文教学常常在“知识迷恋”和“价值膜拜”两个极端之间摇摆,而长期忽略了“思维方式”这个中观层面沟通知识与价值的桥梁。因此,引入批判性思维是革除语文教育痼疾的有效良方。  近年来,从教材的编排到高考对于阅读和作文的考查重点可以看出,理性与思辨逐渐成为主流,体现出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及运用的要求。然而,批判性思维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余党绪老师一直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
习作要求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确定习作内容以后,自定一个题目。  写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让别人读了你的习作,能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应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发展较快,认识水平较高,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句话出自《红楼梦》,原本是用来比喻贾宝玉对爱情忠贞,本文也以此作为小学作文选材方法的一个重要理念。有人将写作文喻为“做衣服”,而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有效的组合,从众多素材中“取一瓢”,这将是本文重点要探讨的问题。  一、选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懈努力的目标。有些教师偏向于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有些教师侧重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