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痉挛是怎么一回事
我经常出现中上腹疼痛,曾多次去医院就诊,作过多项检查都正常。结果医生诊断我为胃痉挛,请问,胃痉挛是怎么一回事?应该怎样防治?
江苏 周为民
胃痉挛是指胃肌肉持续收缩造成疼痛,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剧烈疼痛,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脸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中上腹出现硬块且不能触摸等症状,常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凡是胃的器质性病变,如胃炎、胃溃疡等,均可出现胃痉挛性疼痛;但出现了胃痉挛性疼痛,并不表明胃一定存在器质性病变。一般认为,胃痉挛是胃受到外界刺激,如寒凉、餐后过早(不到1小时)的剧烈运动、进食过饱、游泳水温过低、运动量过大而又准备不充分,以及心因性刺激(如过度紧张)等引起的功能性改变,也有人将其划归为心身疾病。此外,胃痉挛性疼痛的程度还与个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有关。
如果出现胃反复痉挛性疼痛,需要去医院就诊,进行胃镜、胃肠钡餐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或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果确诊为器质性疾病,需及时进行相关治疗;如果是功能性的,则应与医生沟通,尽早找出可能的诱发因素,并在今后加以预防。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可予以心理治疗,必要时适当用药。急性胃剧烈痉挛疼痛者,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可在上腹部热敷20~30分钟,再用手按压内关与足三里穴各3~5分钟,一般即可止痛,当然,还可以口服或肌内注射解痉药如山莨菪碱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孙剑勇
如何选择合适的胆囊手术
我是一个胆石症患者,医生建议我手术切除,听朋友说,现在手术摘除结石的方法很多,除了开腹以外,还有腹腔镜和小切口方法等,请问专家,我这种病情该选哪种方法好?
山西 刘彦开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术。这种治疗方法创伤较大,手术后恢复也慢。腹腔镜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微创手术,它是利用特殊器械——腹腔镜,在电视的引导下完成手术。其优点是伤口小,病人恢复快,尤其适合于年轻病人。但是病人一般需要全麻,费用也比较昂贵。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在传统开腹手术的基础上,尽可能缩小腹部切口,医生用一种专用器械在直视下进行胆囊切除术。凡是适合做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都可采用小切口手术,这种手术尤其适合体形瘦小、无粘连、单纯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病人。其优点是:①切口小(切口长度约4~8厘米),创伤小,病人恢复也快;②不需全麻,术后并发症较少;③医疗费用明显低于腹腔镜手术。
从你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后两种方法较好。至于究竟选择哪一种术式,希望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并听取医生意见再决定。
济南军区总院肝胆外科 倪家连
多发性肾囊肿应该如何治疗
我今年40岁,平时很少感冒,自以为身体很健康。但在最近一次例行体检时,我被告知右侧肾脏内长了三个大囊肿,这使我大吃一惊,背上这三个“包袱”不知应该如何治疗?
苏州 吴晓刚
肾脏的囊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人到中年,不少人的肾脏内会出现一些囊性病变,所以不必过于紧张。其中,除多囊肾属于先天性疾病,对肾功能影响较大外,大多数都属于良性病变,一般为单发,但也有多发的,你的情况属于多发性肾囊肿。
大多数肾囊肿患者初期没有症状。偶可出现患侧肾区不适。随着囊肿体积不断增大,症状也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侧腹部或背部疼痛。当出现并发症时,症状则更明显。如囊内大量出血时,由于囊壁突然伸张,包膜受压,可出现腰部剧痛;如有继发感染,还可出现发热、腰痛及排尿异常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血尿。囊肿继续增大会压迫肾实质,引起肾功能损害,有时还会引起高血压。
一般地说,无论肾脏里有几个囊肿,只要囊肿的体积不大,对肾实质或肾盂、肾盏没有明显压迫,没有出现感染、恶变、高血压等并发症,可以暂不予处理。但要经常注意观察,如果检查发现囊肿的体积逐渐增大,直径大于5厘米,且已出现症状,并影响日常的生活和情绪,就应该及时治疗。最简单的方法是在B超引导下作肾囊肿穿刺,抽出液体后再往囊肿内注入无水乙醇(酒精)。一般可先选择体积最大的囊肿进行处理。由于B超穿刺探头可以非常准确地将穿刺针导入囊肿内进行操作,因此,这种手术非常安全,效果也较好。此外,还可采用腹腔镜手术,通过腹腔或腹膜后间隙切除囊肿的顶部,也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如经过上述处理无效,症状加重且有并发症时,可施行囊肿去顶术。对囊肿个数多、并发症严重、肾功能已严重破坏而对侧肾功能尚良好者,可考虑将病肾切除。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何家扬
肛周脓肿反复不愈怎么办
我今年52岁。一年前肛门右侧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开始没在意,后来皮肤破溃、流脓,被诊断为肛周脓肿。经过治疗,红肿逐渐消退,皮肤破溃口愈合了。谁知一月后,旧病复发,口服抗生素后虽能一时缓解,但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请问,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浙江 杜哲元
从来信看,你患的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并伴有肛瘘形成。脓肿是由于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能自行破溃,并形成与会阴区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即肛瘘。若处理不彻底,常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形成肛周脓肿的常见原因主要是肛裂、大便干燥或用力排便等引起肛管直肠内微小损伤,肠道内细菌可经过损伤处的肛腺侵入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而形成感染,进而形成脓肿。如果脓肿的位置较深,则可能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肛周部的疼痛红肿往往不太明显。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一般不能自行痊愈,如任其发展,最终脓肿将向肛周皮肤或肛管直肠腔内破溃形成肛瘘,如果脓液得到引流,症状可暂时缓解,随后破溃口可愈合,脓液又不断积聚,感染向周围继续扩散,再次出现症状,并可能出现新的脓肿,并形成多个破溃口,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所以,一旦出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及时治疗,少数肛周表浅的脓肿可采用抗生素治疗、热水坐浴、局部理疗等方法消散,但多数患者需要手术切开脓肿,充分引流脓液,防止其不断扩散,以减轻疼痛等症状。像你这样伴有肛瘘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要根治必须先处理肛瘘,局部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使会阴保持清洁。同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3个月左右,肛瘘周围炎症即会消退,纤维管道形成,再手术治疗肛瘘。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 丁健华 傅传刚
为啥急性阑尾炎会有左下腹痛
我是一名基层卫生人员,前几天遇到一位奇怪的腹痛患者,伴有发热、呕吐,我怀疑为阑尾炎,但疼痛的部位却在左下腹而不是右下腹。后来患者转到上级医院,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请问专家,为啥急性阑尾炎的腹痛有时会出现在左下腹?
山西 沈 燕
一般地说,70%以上的急性阑尾炎可表现为固定的右下腹压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和血白细胞数增高。但还有20%~30%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我们知道,阑尾通常位于右下腹。但是,如果在胚胎发育阶段盲肠旋转不全、下降不全或内脏转位而出现解剖变异,则阑尾可以位于右上腹甚至左下腹。发生急性阑尾炎时,可以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下腹疼痛和压痛。右上腹的异位阑尾炎容易被误诊为胆囊疾病或右肾结石,而左下腹的异位阑尾炎可能被误诊为其他肠道疾病等。因此,作为一名医生尤需提高警惕。
还有一些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不是腹痛,而是腹泻、尿频、下腹坠胀或右侧腰痛等,此时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肠炎、泌尿系感染、输尿管结石等。出现这些情况多数与阑尾尖端的位置有关,如果阑尾尖端低至盆腔、靠近直肠,可导致腹泻;靠近子宫、附件,可导致下腹坠胀;位于腹膜后靠近右侧输尿管,可以引起尿频、腰痛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诱因,常因发热、咳嗽、哭闹、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就诊,阑尾炎症状不典型,甚至不一定以腹痛为最初表现。若患儿腹痛超过8小时或长时间哭闹,就应考虑急性阑尾炎。又如老年人的急性阑尾炎,由于老人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低下,对炎症反应迟钝,且常伴有其他疾病,加上老年人的腹痛一般常为隐痛或模糊不定,甚至可以完全无腹痛。
因此,你必须熟悉这些特殊的阑尾炎特征,平时多向上级医生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避免误诊。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
协和医院外科 黄 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