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经皮锁定接骨板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治
【机 构】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石氏伤科医学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经皮锁定接骨板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其中男89例,女35例;左侧53例,右侧71例;年龄21~81岁,平均(48.62±8.93)岁;摔伤94例,车祸伤30例.微创组66例,男4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72±9.23)岁;29例合并腓骨(或外踝)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5例,B型12例,C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9d;采用手法闭合复位技术结合MIPPO治疗.常规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08±9.66)岁;26例合并腓骨(或外踝)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1例,B型10例,C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3 d;采用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为闭合性骨折.结果:微创组手术切口(7.34±1.42) cm,常规组(21.82±2.35) cm,微创组较常规组切口小;微创组手术时间(44.48±10.00) min,常规组(59.42±11.84) min,微创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2个月.微创组65例在术后15~20周骨折愈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予补肾续骨中药口服后愈合,术后均未出现伤口处表皮感染、皮肤裂开及骨外露;常规组4例出现伤口裂开、感染,致钢板外露,3例出现骨不连并再次手术,其余骨折均愈合良好.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等现象.按照Johner-Wruhs功能评定标准,微创组疗效优于常规组.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结合了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骨科的优点,既保护了软组织,将手术程序简化,创伤降到最小,又能获得较坚强的内固定,保证踝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具有软组织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符合微创生物学内固定观点.
其他文献
随着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沿岸城市居民深受其害,并给沿岸居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心理阴影,太湖蓝藻的问题也因此逐渐受到了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也为此投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研究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2009年2月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
用三氟甲磺酸镱和配体共同催化吲哚与β-硝基烯的Friedel-Crafts反应,从而发展了一条简捷新颖地合成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的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方法.该催化剂有反应条件温和、
利用有限计算资源对大视场遥感图像进行快速目标检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注意机制在人类视觉系统中的选择性感知特点,结合自底向上的视觉显著性引导及自顶向下的显著区域解译,提出一种新的大视场遥感目标检测模型。设计其整体架构分为注意初期、注视阶段及注意后期3个递进的层级,通过引入一种自适应形态学的显著图生成策略快速搜寻整个视场中的显著区域,并在其引导下利用分类器融合技术从特征属性相似的显著物中区分出任务
利用乙二胺及其衍生物的Mannich反应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9种Salen型新的配体,化合物1和2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化合物3a~3g在Salen配体中引入呋喃杂环,对其与金属的配位提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另外,伴随经济增长的能源生产和使用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
高压变电站内工频电场的计算与评测日益重要。为此,采用3D模拟电荷法(charge simulation method,CSM)对某变电站户外区域离地1.5m高度处工频电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模拟电荷采用置
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只有抓好现场管理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使项目和公司
交流主动磁轴承采用三相逆变器驱动,能够降低功放损耗,减小体积,降低磁轴承整体成本,且逆变器易于与DSP连接,实现磁轴承高速高精数字控制。在介绍交流磁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海滨公园环境问题过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循环经济和分化处理两个方面的探讨,本文运用实地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信息,借助相关软件进行数据梳理和数理分析,从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