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汉佛教医学研究述评

来源 :河南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w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学界对晋唐佛教医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建树,且正在不断地深入与细化,研究面不断扩大,关注的问题也不断深入,然而,关于佛教医学的研究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从通史角度讨论佛教医学者居多,断代研究尤其是晋唐研究不够。佛教医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特点,唐代是佛教医学由盛而衰的转型期,与其他历史时期有鲜明的区别。唐代是佛教的大发展时期,但佛教医学却呈现衰落之势,研究佛教医学与佛教发展不同步的原因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二,研究多集中在佛教经典、佛藏文献中的医学思想和医学资料的探析,但是由于佛教经典的繁多加上一些经典的遗失,使得某些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困难,其研究就不可能那么全面,那么充分。第三,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如许多学者探讨佛教医学对本土医学的具体影响,却忽视了当时本土接受佛教医学的基础。佛教医籍是研究佛教医学的基础,但是晋唐到底存在哪些佛教医籍,却少见研究。医僧是佛教医学的实施者,但是对医僧队伍的构成及特点,医僧的区域分布与特点,医僧当时能治哪些病,佛家医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有什么变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第四,研究晋唐佛教医学,不仅要关注他的内容、对本土医学的影响,还要关注他的具体医术,更要研究佛教医学对晋唐社会的冲击和影响。第五,既往研究成果往往倾向于佛教医学具体观点的探讨或诊疗方法,而缺少佛教医学发展史的系统阐释,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扩大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此为起点,从历史学、医药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角度继续深入对佛教医学的相关问题研究。同时,应从医疗史、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佛教医学的传播与佛教中国化间的关联、佛教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传播是否同步等具体问题,为我国传统医学、佛教文化等研究开辟新的思路,理性引导佛教医学为现代医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其他文献
本篇文章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难点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技术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基础工程的沉降控制、施工材料的质
<正>2015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73.3万,死亡病例6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1]。80%多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70%左右的
生物都有一定的适生区,低温导致其分布北界的形成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些种类还存在分布上的南界。昆虫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其分布南界的形成原因对预测昆虫种群的扩散和暴发具有重要意义。从环境、寄主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总结了北半球昆虫分布南界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低纬度地区夏季高温引起昆虫死亡率上升、生殖率下降、昆虫体内共生菌解体和冬季低温过高导致昆虫滞育节律被破坏等是昆虫分布南界形成的主要原因
<正>苹果白粉病近年来在平原县果园时有发生,调查中发现平原县看水庄村以乔纳金最重,新梢感病率在70%以上。其次为印度,新梢感病率在60%以上(图1)。染病新叶
打击乐教学作为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从中得到生活乐趣和美的享受。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精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为一种先天性的皮肤发育异常,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该病好发于软组织,全身各部位可见,以头颈部较为多见[1]。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可自行消退,但部分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