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活性的检测是土壤酶学发展的基础.传统的土壤酶活检测手段可以反映土壤酶的活性,但是不能原位反映土壤酶
【机 构】
: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利用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活性的检测是土壤酶学发展的基础.传统的土壤酶活检测手段可以反映土壤酶的活性,但是不能原位反映土壤酶在土壤中的真实情况以及区分酶活在时间、空间上的连续变化情况.原位酶谱技术以荧光底物为基础,能原位获取土壤酶活性分布的二维图像,从微观尺度反映其在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区分土壤酶活性的热区和非热区,具有准确度高、空间分辨率高和时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原位酶谱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国内外学者应用该技术开展的相关研究,并展望了原位酶谱与其他技术结合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为土壤酶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以雄安新区安新县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以Cd超积累植物红叶恭菜(Beta vulgaris var.cicla L.)为供试植物,设置不同浓度EDTA和柠檬酸(0,2.5,5,7.5,10 mmol kg-1)处理
为了研究土壤渗流速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借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监测渗透系数在不同水头作用下的变化趋势。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CFD-DEM)数值分析方法,结合应用程序接口(API)二次开发功能,实现颗粒之间随着水分增加而产生液桥力的过程,分析颗粒之间的液桥力对渗流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头下,测试的土壤渗透系数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相比于颗粒堆积方法分析渗流过程中渗透系数的变化情况,通过A
应用地积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健康风险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金乡县典型大蒜产区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特征、污染源头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
选择云南省典型坡耕地烟田,以烤烟K326和玉米秸秆为试材,设置秸秆覆盖和揭膜交互方式的6个处理:对照(CK),为常规栽培模式,不覆秸秆+揭膜培土;T1,秸秆覆盖+揭膜培土;T2,秸秆覆
聚氯乙烯行业将成为我国汞公约履约的最重要领域,相关产业生产、升级、腾退转型导致的汞污染地块潜在数量与风险巨大,需要提前开展相关修复技术储备和工程应用实践研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