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阈中的墨家德性伦理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文化背景及创始人生平和职业的差异,使得墨家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呈现出绝然不同的趣味:亚氏学说是以城邦自由个体为主体的、休闲的、雅致的,是在富足的基础上对优雅与繁盛的生存状态的追求,是一种“优雅的个体伦理学”;墨家学说是以天下为范围的人类整体为主体的、务实的、刚健的,是在贫困的境遇下渴求对生命匮乏状态的改善与超越,是一种“崇高的整体伦理”思想。甄别这两种古代德性伦理思想的异同并探寻其成因,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优秀的中西伦理思想资源,促进传统思想资源的现代化,也有助于现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founder’s life and career, Mohist ethics and Aristotle’s moral ethics show absolutely different interests: The Aristotelian theory is based on the free-polity of the city-state, which is leisure, elegant, Is the pursuit of an elegant and prosperous living condition on the basis of affluence and is an elegant individual ethic. The theory of Mohism is based on the whole human world as a sphere, pragmatic and healthy The thirst for improvement and surpassing of the state of lack of life in the poverty situation is a kind of “lofty overall ethics” thinking. Differentiating and explo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ancient ethical ideologies and their causes not only helps us to understand in depth the outstanding resour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thics,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resource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mor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a.
其他文献
内隐社会认知兴起于20世纪末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渐成熟,成为现今社会认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研究主要从社会认知无意识成分的角度,对自尊、态度、刻板印象等传统社会认知成
1956年开始的美学问题大讨论,最初仍然是批判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一部分,是在意识形态的笼罩下进行的,并不是什么纯粹的学术讨论.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学术内涵不应否定.
数字图像的盲取证技术由于不依赖任何预嵌入的信息来鉴别图像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优势,正逐步成为数字媒体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由于JPEG图像是目前最流行的图像格式,并且块效应是JPEG图像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块效应特征对JPEG图像的真伪进行盲取证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利用JPEG图像编码特性的盲取证方法进行归类分析;然后重点针对利用块效应特征的JP
施特劳斯之现代性理论的形成颇多得益于他对雅可比之启蒙批判的考察.雅可比的启蒙批判不仅使现代性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施特劳斯,而且他以重建信仰的方式来解答现代启蒙之
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BaZr0.5Ti0.5O3的电子结构、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得到该晶体的晶格常数为4.145925A,且此
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提出类本性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本性.高清海丰富和发展了类本性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论论证.异化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批判性概念
理论-实践问题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的巨大变迁.从理论对于实践和制作的优先性到实践地位的提升,再到将实践还原为生产活动,理论-实践问题不仅没有厘清反而更加陷入混
20世纪上半叶,有关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不仅受到重视,而且出版了一批相关著述。史学理论著述因其特定的研究内容和性质在近代中国史学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理论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有关行政治理和建设的思想对于当下政府软实力建构仍有极强的借鉴价值,如以民为本、决策传统、为政以德、以和为贵、修己安民等思想,对
找到一个可以完全表达某个中国哲学概念的英文词汇是困难的.正确的英文词汇要能够运用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中,而不只是表达在某个特定文本中的中文概念.但中文术语有多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