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对高中化学课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够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效率,用尽量少的时间使同学们学到更多知识成了众多老师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这种现状从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主要要求和构建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一、前言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学到更多知识,使学生不仅掌握到应学的知识,还能从中学会创新和自学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具体要求
1.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这里所说的效率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教学的速度。有些教师认为在固定的时间内教授的知识多就是课堂效率高,其实不然,高效的课堂除了教师要高效地教授学生大量知识外,还要保证学生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也要尽可能的吸收所学知识并且真正掌握。这里的学习效率并不是传统的考高分,而是学生通过这种高效的化学教学掌握了多少实际知识、锻炼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等。需要教师自己注意使用一些让同学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的高效进行,如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习和教师传授的效率共同提高。
2.培养整体素质
高效课堂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锻炼学生除了考试能力外的其他方面的素质,所以教学方式也应该以此为准则,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以考试衡量的教学。教师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应该注意除了按传统教学内容教授一些课堂内容以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化学方面名人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不断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课本知识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相结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三、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具体措施
1.进行有效备课
备课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整个课程能够高效完成的先决条件。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首先应该明确这节课准备讲什么,怎么讲,明确了本节课的大致教学思路,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上课前先准备好不同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前能够先复习以前学习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对以前和现在的知识都能有很好的掌握。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前明确本次课程所要教授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即怎样导入新课的内容,怎样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突出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新颖。课前准备除了书面的教学思路外,有时还需要进行实验的准备和课件的准备,教师对每节课还要提前进行模拟,以便能恰当应对课堂中临时出现的各种状况,保证化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2.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也是构建化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一环,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对新旧知识有直观的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把课本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活方面的问题情境用的十分广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使学习的内容更具有实践意义。如在讲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提问学生“为什么咸的豆浆比甜的豆浆容易聚沉?”“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墨水否则会写不出字?”首先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新课程的讲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讲,等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看起来很令人费解的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喜悦感,学习效率必然大大提高,还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能力。
3.组织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现在课堂上常用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得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讲课内容。这看似普通的课堂的提问也需要教师的充分重视,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师生进行良好高效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恰当的课堂提问或是较少的课堂提问就可能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使学生感觉到紧张,这样的情况下课堂效率肯定不会高。所以教师就要注意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设计一些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课堂知识并锻炼自己的理解表达能力。
4.做好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上重要的部分,可以说高中化学中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可以使学生在做实验或是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记住里面包含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制定详细步骤,自己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们间的相互讨论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教师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引导,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如教师在讲授“乙烯性质”时,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己动手使乙烯通过溴水并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得到溶液分层,底部是油状的现象,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得到乙烯和溴水反应可以生成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产物的结论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的神秘和它独有的魅力之处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高效课堂的本质除了使同学在一定的课堂时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全面的素质外,还在于让学生抛开枯燥的学习过程,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行高效课堂的实践,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6(2):117-120.
[2]吕晓颖.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J].学周刊,2013.12(8):128.
[3]梁亚凤.注重实验过程 构建有效课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30(9):16-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一、前言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学到更多知识,使学生不仅掌握到应学的知识,还能从中学会创新和自学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具体要求
1.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这里所说的效率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教学的速度。有些教师认为在固定的时间内教授的知识多就是课堂效率高,其实不然,高效的课堂除了教师要高效地教授学生大量知识外,还要保证学生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也要尽可能的吸收所学知识并且真正掌握。这里的学习效率并不是传统的考高分,而是学生通过这种高效的化学教学掌握了多少实际知识、锻炼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等。需要教师自己注意使用一些让同学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的高效进行,如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习和教师传授的效率共同提高。
2.培养整体素质
高效课堂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锻炼学生除了考试能力外的其他方面的素质,所以教学方式也应该以此为准则,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以考试衡量的教学。教师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应该注意除了按传统教学内容教授一些课堂内容以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化学方面名人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不断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课本知识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相结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三、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具体措施
1.进行有效备课
备课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整个课程能够高效完成的先决条件。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首先应该明确这节课准备讲什么,怎么讲,明确了本节课的大致教学思路,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上课前先准备好不同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前能够先复习以前学习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对以前和现在的知识都能有很好的掌握。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前明确本次课程所要教授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即怎样导入新课的内容,怎样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突出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新颖。课前准备除了书面的教学思路外,有时还需要进行实验的准备和课件的准备,教师对每节课还要提前进行模拟,以便能恰当应对课堂中临时出现的各种状况,保证化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2.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也是构建化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一环,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对新旧知识有直观的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把课本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活方面的问题情境用的十分广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使学习的内容更具有实践意义。如在讲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提问学生“为什么咸的豆浆比甜的豆浆容易聚沉?”“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墨水否则会写不出字?”首先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新课程的讲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讲,等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看起来很令人费解的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喜悦感,学习效率必然大大提高,还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能力。
3.组织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现在课堂上常用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得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讲课内容。这看似普通的课堂的提问也需要教师的充分重视,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师生进行良好高效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恰当的课堂提问或是较少的课堂提问就可能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使学生感觉到紧张,这样的情况下课堂效率肯定不会高。所以教师就要注意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设计一些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课堂知识并锻炼自己的理解表达能力。
4.做好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上重要的部分,可以说高中化学中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可以使学生在做实验或是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记住里面包含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制定详细步骤,自己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们间的相互讨论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教师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引导,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如教师在讲授“乙烯性质”时,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己动手使乙烯通过溴水并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得到溶液分层,底部是油状的现象,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得到乙烯和溴水反应可以生成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产物的结论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的神秘和它独有的魅力之处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高效课堂的本质除了使同学在一定的课堂时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全面的素质外,还在于让学生抛开枯燥的学习过程,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行高效课堂的实践,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6(2):117-120.
[2]吕晓颖.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J].学周刊,2013.12(8):128.
[3]梁亚凤.注重实验过程 构建有效课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30(9):16-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