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性复合多糖的载阿霉素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靶向肝癌细胞的研究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uan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氧化还原敏感性的载阿霉素(DOX)纳米粒子,并研究其体外释放及靶向肝癌细胞的性能.方法 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催化剂,使透明质酸(HA)侧链接枝胱胺,进一步通过Schiff碱反应偶联β-环糊精(β-CD)制备β-环糊精接枝透明质酸(HACD).然后以HACD为载体材料,采用透析法制备载DOX纳米粒子(HACD/DOX),并对其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表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HACD/DOX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研究HACD/DOX纳米粒子对HepG2细胞的靶向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了HACD,其可携载DOX形成形态均匀的纳米粒子.DOX在纳米粒子中的载药量为(16.1±0.2)%,包封率为(64.2±0.9)%.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其为球形结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HACD/DOX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3.1±2.5) nm,多分散系数为0.202,zeta电位为(-29.1±0.8)mV.该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行为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敏感性.体外毒性结果显示,空白载体材料HACD对肝癌细胞无明显毒性,而HACD/DOX纳米粒子可有效杀伤肝癌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0.38 μg/ml.流式细胞术和CLSM结果均显示HACD/DOX纳米粒子是通过HA的介导而发挥肝癌靶向作用的.结论 制备的HACD/DOX纳米粒子具有适宜的粒径、高载药量和包封率,能在还原剂刺激下释放药物,且具有明显靶向肝癌细胞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靶向治疗肝癌的药物递送系统.
其他文献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在医学转化研究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粒径介于1~100 nm的新型多功能无机纳米材料,除具有高比表面积、量子尺寸和宏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全国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指导、帮助和支持本刊
期刊
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第八位常见的癌症,也是中国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诸如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的手段不断进步,但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及5年存活率仍然较差.针对食管癌的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的非编码RNA.研究结果显示,lncRNA参与多种细胞进程,包括细胞凋亡调控、肿瘤浸润与转移,其在肿瘤发生
为进一步验证黄腐酸产品作用,探索建立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技术规范,进行本实验。 In order to further verify the role of fulvic acid products, to explore the establis
长期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的饮食管理是腹透护理中的重点电是难点.重点在于饮食控制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病程、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难点在于饮食管理必须有患者的参与和合作.对此,我院从2003年2月开始对20例腹透患者实施了饮食自我护理(简称饮食自护)教育和干预,经过3年多的临床实践和观察,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血小板为血液循环中发挥止血与血管损伤修复功能的特殊细胞,为机体止血、血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其亦涉及机体的炎症反应、固有免疫、血管生成与肿瘤的远处转移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