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写作学习变得生动且有趣,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带来了支持。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生活化教学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始终致力于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近年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写作课堂上有较多应用,这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然而,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水平与兴趣需求,想要进一步提升生活化的写作教学质量并非易事,这要求教师能在做好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课堂教学设计,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生活化写作教学的积极作用
  1.增强文本理解能力
  生活化的写作教学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并完成对文本中所应用的写作技巧的强化记忆,由此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范文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素材,但学生有限的思维能力很容易在范文阅读时遇到困境,例如对人物或景物描写理解不足、对修辞手法的认知欠佳等。当教师以生活化方式教学时,就可以将范文中描写的人、物或景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观察,与范文内容相关联,由此增强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是生活化写作教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作文教学角度来看,其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教材中,所有关于写作的教学及训练内容,都可以依靠生活予以开展,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训练,从中获得写作素材的积累。例如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写作文,那么作文效果一定不理想。若教师能将学生带入生活当中,去观察落日、湖边垂柳,那他们就有了写作的素材,言之有物的作文自然浮现。
  3.激发学生写作动力
  以生活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是符合小学生认知需求的,它能有效实现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这对实现高效的作文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学生在传统的作文课堂上缺乏学习动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了解写作的意义,也没有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当教师能以生活为基础进行写作教学时,学生就可以感受到写作的价值,并通过写作回顾他们的精彩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例如在春游后,布置以“春游”为主题的作文,学生因为拥有实践体验,会表现出极高的写作热情,因为素材充分,作文也容易言之有物。
  二、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1.以生活为基础进行范文讲解
  以生活为基础的范文讲解是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基础第一步。范文能让小学生了解写作流程、掌握写作技巧、模仿写作手法,这是十分宝贵的技巧和经验。
  在教学中,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他们在理解范文的内容和句子时,很容易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内容来完成范文讲解。例如在《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教学时,本课是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所以在课文讲解时,可以运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现一位“车夫”的形象,让范文中的人物“活”起来,接着通过对比课文中的内容,帮助他们掌握人物描写顺序、描写手法等技巧。完成讲解后,选择描写对象进行范文仿写。
  2.以生活为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素材充实内容,但对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小学生而言,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只有体验生活,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出生活的作用。另外,写作对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个难题,使得他们的写作兴趣普遍偏低,这便需要借助生活背景,来完成对他们进行写作兴趣激发。
  例如在进行《习作: 即景》的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找他们想要写的东西来成习作训练。把课堂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积极作用。在写作内容上一改往日的命题式作文,而是让学生自己做主,写自己喜欢的内容,这让他们感受到了自主性。当他们有写作欲望时,其写作状态和作文质量都会有所提升,以生活为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3.以生活为背景进行写作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进行写作训练,写作的内容可能是一处景,可能是一个人,抑或是一件事,只要与生活相关,就能完成对学生的锻炼,带给他们良好的体验。为了保证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要经常变化写作主体和内容,以求带给他们最佳的写作体验。
  例如在《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写他们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可以是一盆花,也可以是一辆车,甚至是一支钢笔,由此来消除他们的顾虑,顺利地完成写作。而在教学《习作:我想对您说》时,可以要求学生以父母为对象,说出自己相对他们说的话,并把作文交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去阅读,在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实现亲子之间的对话,增加了生活体验,又生出新的写作素材。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尝试,其带给学生的写作学习体验是其他学习方法无法达到的。但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和兴趣需求,想让他们在課堂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非易事,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对生活化写作教学的设计,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由此来获得写作教学质量的突破,为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高涛《多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才智》2019年第35期。
  [2] 颜缘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当代教研论丛》2019年第8期。
  [3] 李万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8期。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部编版教材的核心发展理念,着重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019年开学季,全国中小学迎来了教材改版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更侧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顺应教育理念的变革,“耕读”教学文化逐渐走入公众视野。“耕读”文化是将生活和教育相结合,教与学相互统一,把学和用落实在课堂之中。教师应在知识传授中立足文本,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方向,将“耕读”文化与日常生活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语文 “耕读”教学 文化课堂  一、教和学,学与思 
“增量”既是一个数学名词,又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作为数学名词,增量是指数的变化值,也就是数值的变化方式和程度。当数增加的时候,增量就是正的;当数减少的时候,增量就是负的。在经济学中有三种类型不同的数量,即存量、流量与增量。增量则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系统中保有数量的变化。  增量一词用到教学效果研究中可以把它称为“教学增量”,用在课堂教学效率的评价上可以称作“课堂增量”,这都是笔者自己给它下的定义。  
摘 要:近年来,国内关于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研究众多,从所获得的文献资料来看,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对在游戏活动中的幼儿教师行为的研究,二是关于区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研究,三是关于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四是关于幼儿园区间活动教学材料投放设置的研究,五是关于区域活动中幼儿方面的研究。通过梳理研究,一方面各类文献集中阐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者往往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审视幼儿园区域活
摘 要:对小学生而言,要想通过学习来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语文学习习惯所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如写作习惯、阅读习惯、语言表达习惯、倾听习惯,其中倾听习惯的积极意义尤其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倾听习惯 培养策略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对身边人的一种尊重,同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十
摘 要:深度学习是一种理解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历史学习中要强调知识之间的整合优化,注重强调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迁移性。因此,在当前新《课标》的影响下,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对相应的历史知识产生切实的认知体验,开展黄河文化研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对历史文化知识拥有更为确切的认知。本文将以黄河文化研学为基础,对历史深度教学展开较为全面的分析,以利教
摘 要:随着社会对学生应用能力要求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受到普遍重视。许多教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清晰的思路,缺乏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对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构建创新型课堂的理念,提出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一、重构历史时间链,培养学生的历史
摘 要: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一个人如果连国家都不热爱,更不会去爱别人。初中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时期,初中历史教师应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  关键词: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是一种价值观和情感,对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以及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课程改革后,我国教育的重点就转移
摘 要:新课改明确提出德育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坚持德智双向开展,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载体,其环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品质建设,同时也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紧密关系。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班级文化为基础,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化落实。  关键词:班级文化 高中 德育工作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校要重点关注高中生的素质教育,并根据学生个体成长的需求,从环境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学校、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通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尝试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指的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予以翻转,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