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澜沧江水资源导致下游干旱”是一个伪命题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9714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4月以来,“澜沧江水电开发导致下游干旱”再次被一些国外媒体炒作。4月受美国“湄公河倡议”资助的“地球之眼”咨询公司,发布《自然条件下湄公河上游徑流量监测报告》,称中国上游水坝增加了旱季径流量,减少了雨季径流量,并“推算”出2019年澜沧江“自然径流量”超出正常年份,而下游径流量却比常年偏低。4月13日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撰写了“中国如何关掉湄公河水龙头”的文章,指责中国在上游修建的水坝导致下游2019年的干旱,随后又举办由国际河网组织、泰国水资源局代表和专家参加讨论水坝影响的论坛,再次强化“澜沧江水电开发导致下游干旱”的叙事建构。
  实际上“澜沧江水电开发导致下游干旱”自2010年以来一直是某些外媒炒作的题材,一些域外国家则将水资源问题政治化,以便为介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事务打开方便之门。我们需要针对这些伪命题进行剖析,为科学与公平的对话奠定基础。
  一,是一种伪科学的政治选择。澜沧江—湄公河起源于中国青海,流经西藏、云南出境后被称之为湄公河,再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后进入南中国海。据湄委会的资料,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从上到下可以划分为:西藏高原、三江并流、澜沧江流域、北部高地区、呵叻高原、洞里萨流域、洞里萨湖泊和湄公河三角洲八个区域。其中只有洞里萨湖泊区和湄公河三角洲是“平原”,受干流径流量影响比较大,而其他六个区域属于河流的“山地”,干流河水对流域山地几乎没有影响。
  此外,澜沧江—湄公河山地有众多支流,贡献91%的年径流量。按湄委会统计,老挝贡献年径流量为35%,泰国18%,柬埔寨18%,中国16%(中国确认为13.5%),越南11%,缅甸2%。把仅贡献13.5%年径流量的澜沧江水电开发作为下游干旱的根源,忽视其他湄公河支流的作用,不是科学地讨论干旱问题,纯粹是一种伪科学的政治选择。
  二,炒作出所谓“径流量减少导致干旱”。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如河流径流量的减少、湖泊水位下降等,从而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科学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导致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主要动力,同时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变化。另外,澜沧江—湄公河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非常大。据湄委会的统计,流域内50%的年份属于“非正常年份”,其中有25%的年份偏干旱,25%的年份偏湿润。每年6月至11月为雨季,其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0%~90%。据最接近山地和平原分界线的柬埔寨桔井水文站数据,9月份的径流量是4月份的16.5倍。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干旱是气候现象,可以影响流域的广大山地和平原,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而水资源开发后实际上增加了旱季径流量,某些媒体炒作的澜沧江水资源开发导致下游干旱是本末倒置。
  三,忽视洞里萨湖的调节作用。位于柬埔寨境内的洞里萨湖,每年雨季河水倒流,湖面面积可扩大六倍,蓄水量可扩大40~46倍,最高水量可为700亿立方米,占湄公河全年径流量的14.74%。旱季湖水不断流入湄公河,这个被称为“脉冲”式的生态系统,维系着鱼类繁殖和三角洲的生产系统,是湄公河最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之一,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的屏障。在讨论径流问题上不能只讨论山地水库,忽视洞里萨湖的天然调节作用。
  四,忽视了农业是最耗水的产业。湄公河地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与世界平均量基本持平。越南80%~90%大米出口来源于湄公河三角洲,柬埔寨实施“水道倍增计划”,泰国在东北部拟建“大水网”发展农业,老挝也在不断扩大灌溉面积。在供水不变的情况下,大面积的农业开发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人为干旱”。讨论湄公河流域的干旱问题不能忽视流域内不断扩大的农业开发。
  在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下,水资源利用的竞争越发凸显,流域各国应该科学认识水资源问题,高度重视合理利用与保护,在科学、平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合作,而不能靠哗众取宠的鼓噪和制造伪命题。
其他文献
8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伊朗总统莱希通电话。习近平指出,中伊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经受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两国人民友谊历久弥坚。  习近平强调,不管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毫不动摇发展同伊朗友好关系。双方应该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中方坚定支持伊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反对外部干涉,愿同伊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抗疫合作,促进各自国家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中
9月19日下午,世知咖座·第十四讲“行走三千里江山:感受熟悉又陌生的朝鲜半岛”在世知书店圆满举行。  主讲人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世界知识》杂志“半岛行录”系列文章的作者。李以自身在朝鲜半岛的游历,生动勾勒了朝鲜半岛的画卷。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对朝鲜的研究情况,认为西方国家与朝鲜彼此间存在认知偏差,中国学界的研究则有相对优势,更具客观性。其次,他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和美股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3月16日,拉美多国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图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股票交易所  张宇燕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王有鑫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苏庆义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副主任  石先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杜聪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研究助理  把钱存在银行,银行要付利息,这是
2019年10月2日,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会议在亚美尼亚举行。时任欧亚经济委员会执委会主席萨尔基相、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从左至右)出席会议。  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五年多了,这個在原苏联空间建立起来的新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正克服成员国间地缘战略利益、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市场禀赋等方面的差异,稳步推进、缓慢
徐凤江  2019年,欧盟两度推迟同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开启入盟谈判,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进程继续停滞不前,黑山和塞尔维亚入盟进展不大。同时,欧盟表示将于2020年5月欧盟—西巴尔干萨格勒布峰会上作出是否同两国启动入盟谈判的决定,并将启动“改进的扩大方法”提案;美国先后任命西巴尔干事务特使和塞科谈判特使。可见,2020年西巴尔干地区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20年1月8日,有关西巴尔
新冠疫情全球扩散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不仅威胁人类生存、重创世界经济,也将对国际秩序产生重大影响,深刻改变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图景。  2020年3月底以来,俄罗斯防疫形势急剧恶化,政府被迫改变原来比较松弛的心态,进一步强化防疫力度。但相对而言,俄在世界大国中受疫情冲击最小。在其他大国严重受损之际,俄战略界认为迎来了克里米亚危机甚至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战略机遇。  2003年
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总体上得到控制,但从全球来看,疫情还非常严重,感染者何时达到峰值或者疫情何时出现拐点,现在还很难判断。  笔者最近在对东盟疫情的持续观察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东盟成员国中疫情比較严重的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而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的疫情则相对较轻。  截至5月6日,新加坡累计确诊患者达20198例,每百万人中确诊比例排名全球第
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的世界性大灾难、大破坏、大震动,使所有的国家面临考验,也给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中国外交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新冠疫情困难重重,但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必能战而胜之。中国是最早出现疫情的国家。中国用力量、智慧与牺牲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为全球抗疫积累了重要经验,提振了胜利信心。在疫情大流行过程中,各国都依照自身的情况、意愿和智慧,与新冠疫情开展生死搏斗,选择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防控模
张蕴岭  中韩关系很特殊,韩国是个新生国家,二战后才建立,中韩1992年才建交,正式的外交关系不到30年,因此,双方基于政体的关系很短。但从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来说,中韩关系又源远流长。半岛南北方本是一个国家,实现统一是双方的民族夙愿,而历史也并不会因国家分裂而被割断。从这个角度说,中韩两国人民之间,无论从思想文化上,还是从历史传承上,都有着特殊的亲近感。  二战后诞生的韩国从建国(1948年8月
7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拜登与默克尔当天下午在白宫举行会晤。在会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双方表示将在气候变化、新冠疫情问题上加强合作,重申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支持。双方还讨论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反恐和伊朗核问题等议题。拜登说,美德一致认为不允许俄罗斯以能源作为武器威胁邻国,两国将着眼于采取实际措施确保欧洲的能源安全。默克尔表示,德国和美国对“北溪-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