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为何总感觉有东西堵着?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有朋友问这样的问题,为何我平时在咽唾液的时候,总是觉得喉咙里面有东西堵着,可是去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如果有这种情况,那,很可能这是一种中医称为梅核气的疾病了。
  咽不下去吐不出来
  梅核气,这个病的名字起得形象,是宋代《南阳活人书》里面首次用的名字,形容的是患者咽喉之间,好像有一个杨梅的核,在那里堵着,咽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时发时止。
  可是,这病也奇怪,虽然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吃饭却不受影响,这与真的有东西堵在那里是不同的。中医认为,这是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情绪引起的疾病。是一种患者自己的感觉,并没有真的什么物体堵在那里。
  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患者多情绪不佳
  那么,这个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患此病的人,大多数是情绪不佳之人,有精神创伤的历史,有不开心的事情闷在心里,导致了肝气不舒,结果气机阻滞,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所以,這个病的发病,往往与情绪波动吻合,情绪好的时候,基本没事儿,情绪不好了,病情就开始严重。
  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面,针对此病开出了一个方子,叫半夏厚朴汤。
  【罗博士解方】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这样的:法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 (9g)、苏叶二两(6g)。
  在熬药的时候,“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我们可以大约掌握,就是把水熬掉一半多一点,然后药汁分成四份,白天喝三份,晚上再喝一份。(孕妇忌服)
  这个方子里,法半夏化痰开结,降逆和胃,把气往下顺;厚朴下气除满,以散胸中滞气,可以行气祛湿,二者相伍,共为君药。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祛湿化痰;苏叶芳香宣肺,顺气宽胸,散胸中之郁结之气,与厚朴共为臣药。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为佐药。
  有这个问题的患者,可以请医生在此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疏肝理气的药物,效果会更好些。
  真正的药是心药
  但是,很多患者有这样的反应,那就是,为何我服用这个方子后,身体一切正常,可是一旦停了,就又很快出现了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各位朋友,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这个病是情绪引起的身体的异常,可是我们用药物,只调理了身体,心态如果没有调整过来,那当然还是难以恢复的啊!所以,这个病的真正的治疗,是需要我们调整心态,放下纠结,这世界,有什么是值得我们以毁坏身体为代价去获得的呢?所以,真正的药,是心药。
其他文献
颈椎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大家可以用手在脖子后上方摸到一个很大的凸起,从这里向上1节,向下6节,都属于颈椎。  小“杠杆”挺起你的头颅  颈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向上支撑头颅,向下连接后背腰腹,它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支架作用,颈椎与头颅的枕骨相连接,支撑头部和后背。二是保護脊髓神经、血管。颈椎椎体相互连接,之间构成的神经、椎动脉
期刊
拔火罐也应辨证施罐  拔火罐的方法很多。从部位上讲,可以拔疼痛的部位,即哪里痛拔哪里;也可以拔穴位,如背部的大椎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等都是常拔的部位;还可以根据经络拔,如拔任脉、拔督脉、拔膀胱经等。  从方法上讲,可以用留罐法,即医生把火罐停留在病人的身体上就走开了;也可以用推罐法,即一边拔一边推;还有梅花针疗法,用针刺穿皮肤,再进行拔罐;还有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
期刊
春分节气前后,天气转暖,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这就是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生理现象。  缓解春困不能只靠睡  冬天,人体为了防止热量散发,皮肤和微细血管处于紧张收缩状态,维持机体的生理恒温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信息增多,人的大脑比较清醒。而春天,气温适中,皮肤和微细血管处于舒张状态,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于是出现了昏昏欲睡的春困
期刊
孩子睡眠不良常导致情绪异常  读小学六年级的12岁男孩小强,这段时间不敢去学校,常躲在校门口的墙拐角,有时上课铃响了还迟迟不敢进门,保安只好将他请进教室,可他上课时却经常走神,不时地看天花板。家长说,孩子本来很开朗的,爱调皮捣蛋,怎么会一下子变成了校门都不敢进的“胆小鬼”?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具有强烈的焦虑反应,根本原因是睡眠不好。导致睡眠不好的原因是他受到了一件事情的不良刺激,这阵子每夜兴奋,睁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