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物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lar1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这里我主要要强调一下教学反思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先谈谈本人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还要对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如:第一、需要教给学生那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第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第四、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第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第六、那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第七、那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例如,“生态系统”的功能中能量流动是教学中的难点,但难点的成因却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是由于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不清,因此对能量流动的过程理解较差,有的学生是由于对呼吸作用的实质理解不清,因而不易理解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同样是难点,解决的方法却不一样,所以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通过回忆一节课下来自己的讲述及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的反映情况等等进一步作出判断本节课的课堂效果,并进一步对不满意的地方作出改进策略。例如,在学习“人体各器官在体内的分布”一节中,我发现学生往往缺乏联系自身的观点,将人体各器官与自身分裂开来,所以在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时,要联系实际、结合学生自己的身体来学。所以要成功地调整反思,教师不仅要悉心研究自我的教学行为,而且还要悉心揣摩学生的心理价值取向。
  第三,教学反思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强有力保障,具体变现如下:
  1.通过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首先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绿色植物生活史》第一课时介绍种子结构之前,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世上最坚硬的东西是什么吗?”“牙齿、骨头、钢铁、金刚石等等”,五花八门的答案,我接着告诉同学们,金刚钻都不能把我们人类头盖骨完整的分隔开,可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绿色植物的种子却可以做到,这是科学家实验结果,同学们一阵“嘘嘘”声,是真的吗?这样的导入吊足了他们的胃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还有如在讲《食物的营养成分》时,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了他们平时爱吃常吃的食物,然后提问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他们对自己平时饮食结构做一下分析,营养是否全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通过反思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反思可以了解学生所喜欢的、易接受的,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直观式教学,每节课充分利用一些合适的实物、挂图、模具甚至是动画等等,都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直观形象学生好掌握。如在讲解植物种子的萌发时,可提前两周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了解种子萌发的内部外部条件及胚的发育,加深学生的印象,效果很好。还有如探究式教学也特别适合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及科学意识和科研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也能体验到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在《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探究活动中,学生可能设计许多种对照实验,学生必须通过分析归纳寻找只有一个变量的实验方案,并从多个方案中加以综合,最终得出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经小组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等等教学方法通过反思沉淀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3.通过反思调整好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达到课堂效果最大化。满堂灌,整节课都是教师哇啦哇啦的讲,底下学生呼噜呼噜的昏昏欲睡,这是非常忌讳的。所以通过反思教学调整好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也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要学、我先学,而不是要我学,要我教。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焉”,可见学生学的主动性非常重要,当然这得靠老师恰当引导和“放权”。例如在讲《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过程中,我会叫同学们自己先预习好课本的显微镜介绍,然后带他们到实验室,让他们亲自操作,最后在帮他们总结归纳,这样就是课堂效果达到最大化了。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通过不断反思,均应“一切为了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日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跨中日文化的语言教学,日语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教授该门语言,还应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日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不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  【关键词】中日文化 语言学习 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文化起重要作用,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文化对语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体。这些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多,而其中家族企业又占了很
文章提出了一种对高压线路不同相进行无线检测的方式。应用无线电理论,在天线电感线圈上对电动势产生感应的检测原理,同时采用串联电路与窗口比较器来实现对电路相位的采集。
介绍了一种用于真空区测量脉冲高电压的水电阻分压器。该分压器采用传统的二级分压结构,第一级分压采用了双层绝缘嵌套的新型封装结构。该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将常用于固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