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老大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大!”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叫你,从以前半真半假的一句“没大没小”到后来的淡淡一笑,我分明看见了你眼里熠熠的光。果然,在毕业后的聚会中你兴奋地说喜欢听我们叫你老大,那样更亲切些。原来即使严厉如你,也从心底渴望与学生打成一片。
  我们是从初三开始认识的吧?
  那时我们班是如此“名声在外”,听说初三要换班主任,除了对财哥的不舍外,更多的还是对你的好奇。作为班长,开学前一天我被你找去了解班级情况。带着满心的疑惑与兴奋冲进办公室,我一眼就看见了人堆中的你——高,瘦,戴金丝边的眼镜,清秀俊朗的样子,分明还是个在校大学生的帅气模样!脑海中想象了无数遍的满脸横肉、不苟言笑顿时不见踪影,除了惊喜竟也找不出第二个词来形容。你客气地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客气地向我询问班级的情况,我禁不住有了些担心——这样一个斯文的年轻人能镇住我们吗?你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说起了自己的坏脾气,可我却怎么也想象不出你怒发冲冠的样子。末了,我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老师您贵姓?”恭敬得让你一下子大笑起来,绽开的笑脸如同三月的天空般明净。我也忍不住笑了,刚刚所有的拘谨客气全都不见,只剩下你那时的笑容深深刻在了我心里。
  第二天正式上课,你对一个乱讲话的男生毫不留情的训斥,令我深感意外。尽管你那时是如此严厉,可或许是我们提前一天认识的缘故,我的脑海里总是你笑的模样,觉得你如何伪装也逃不过我的眼睛。可环顾四周,从周围阴沉的脸与微皱的眉中我看出了大家的不满,心“咯噔”响了一下,这接下来的一年你会怎样制服我们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魔头呢?
  之后的几天,你总是板着脸在班上“坐镇”,散漫惯了的同学们自然接受不了你如此的管教,恐惧、厌恶的情绪在教室里蔓延。我试图“普度众生”,可除了大家不解的目光外,我一无所获。
  开学后的第一次周练,过半的学生互相对着答案,监考的物理老师气急败坏地向你告状,你的脸上布满阴霾,空气也冷得令人窒息。
  果然,你勒令我们集体罚站,厉声地训斥我们,失望痛心地埋怨着,那样直接的责备,几乎声嘶力竭,隔壁班主任兼我们的语文老师闻声而来,也温柔地训斥。窗外经过的学生或疑惑或嘲笑的嘀咕不时传入耳中,鞭子一样的话语甚至刺哭了几个敏感的女孩,当时,没有犯错的我除了隐隐的难过外心中并无波澜。这场教育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在以为你的怒气渐渐散去时,你痛心疾首的一句“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你们”却让我一下子眼泪决堤。
  你该是对我们倾注了多少希望才会说出这样一句“不会原谅”呢?似乎只有在一个人真正被爱所伤时才会有如此痛彻心扉的埋怨吧?
  晚上,你打来电话,声音是如此的苍老与憔悴,让我几乎无法联系到你那明媚的笑脸。你说着你原本的信心,你现在的失落,你的自责与你的不解。我于是安慰你说大家是怕考不好,他们还是上进的。你久久地沉默着,你不会明白我那时的落寞,那是作为班长帮不了你的难过。
  时光如此轻巧地流过。
  班级在你的管教之下渐渐安定下来。你很少再对我们发火,大家慢慢地接受了你,开始向外班同学炫耀你的帅气,用洋溢着骄傲的语气。校园贴吧里对你越来越多的赞许让我再一次想到你越来越多的笑脸,而不知怎的,第一次见面时你的笑还是让我最为感动。
  天总是不遂人愿。当我们逐渐打成一片时,你的身体却因为过度的操劳变差了。你那时总喜欢带我们一起回忆你大学时代在球场上的飒爽英姿,可如今,我们却看到你刚到而立之年,身体却是如此不堪一击。常常听到你强忍的咳嗽,每个月总会有几次你去医院挂水而不见踪影。我们开始自责,开始努力,尽管这一切都挽回不了你曾强健的身体。
  欢笑伴着泪水,艰辛中夹杂着苦涩,我们就这样与你一同走过了那炼狱般的初三岁月。
  一年后,大家已经熟得像朋友一样,开始明目张胆地叫你老大,开始敢和你开开玩笑、侃侃生活,这时候你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也不会再让我们心弦紧绷。此时的我们已经改变了许多,班风、成绩的进步都让那些曾经厌恶我们的老师刮目相看,学期末我们班还被评上了“十星级文明班级”。当然这些都是后来你告诉我的,电话中你的声音兴奋极了,一如你阳光的脸,想象起你那光芒万丈的样子,我心中也一下子温暖许多。
  毕业后的暑假,十几个同学出去玩,每次都不忘叫上你。当平时衣冠楚楚的你以一身“清凉”装扮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一致的惊叹竟让你红了脸,而你孩子气的一句“平时那样穿是要面子呀”,让我们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原来那西装革履包装下的你也不过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大男孩而已。饭桌上我们尽情地喝酒,而你坐在我们中间完全是一个普通朋友一般。我们聊学习,聊梦想,聊你的家庭,甚至还有班级的八卦绯闻。欢快的气氛把离别的阴影吹得无影无踪。我们约定三年后再聚一次餐,回首往事,畅聊未来,谁也不许忘记。
  写到这似乎该结尾了,可是还有好多关于你的记忆——你板起脸来训斥学生的痛心疾首声嘶力竭,你与同学谈心时的语重心长坦诚相待,你和我们讲述往事时的神采奕奕豪情满怀,你在教师运动会上引得女生尖叫连连时的洒脱与霸气。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你,在那句“不会原谅”随风散去的日子里愈发清晰,让我在高中课堂上偶尔回忆起时嘴角都会忍不住绽放微微笑意。
  回头看了一遍自己写的东西,读来竟如一本流水账,然而我就是想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有关你的点滴,记录下这一年里匆匆走过而又让我恋恋不舍的欢笑与泪滴。
  你不止一次说我是你这么多年来最喜欢的女学生,我常常感到受宠若惊,却一直没有告诉你——你也是我这么多年来最敬重、最喜欢的老师,那些点滴的记忆我会用一生去怀念,而对你,我亲爱的老大,我将用一生去感激。
  发稿/庄眉舒 zmeishu@QQ.com
其他文献
1935年,在南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时任校长的张伯苓问了师生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尽管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但这朴素三问却激起师生共鸣,点燃爱国斗志,成为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问。  时至今日,面对相同的问题该如何作答?“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之
摘要:学习数学,要引导学生乐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适时质疑,享受乐趣;善于表扬,提高自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乐学;兴趣;情景;质疑;表扬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学生尤其是职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对数学厌学,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变“厌学”为“想学”“乐学”,从而通过“想学”“乐学”来学到知识,获得乐趣。那如何引导呢,我认
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将洛杉矶湖人队的主场斯台普斯中心视作模板,主馆的篮球地板之下设置了冷凝管,撤去地板,球馆就可变作冰场,2022冬奥会的冰球比赛将在这里进行。国内规格最高的篮球场馆之一五棵松篮球中心在设计之初,就参考了湖人队主场斯坦普斯中心的设计理念。这里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篮球馆,未来将成为一个可以吃喝玩乐的综合娱乐区。众所周知,NBA场馆大多是多用途的综合馆,铺上地板打篮球,撤
2008年6月5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小学教育科主办、朝阳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朝阳区花家地第二小学承办的朝阳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隆重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朝阳区小教科心理健康教育主管于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忠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课题组小学段负责人、博士单志艳,心理学特级教师许瑛国参加了会议。大
80. 77%的观众愿意为国产电影买单  “算起来,从前我每年愿意为国产电影买单的次数不超过3次,今年被打脸了。”小婧是豆瓣电影的资深用户,大学学习电影相关专业,这让她的“口味”格外挑剔。在小婧看来,国产电影和“国外大片儿”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有一些题材的影片,还拍出了自己的新意和特点。“去年就有好几部我特别喜欢的关注现实题材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阿拉姜色》等等。今年的春节档,也
真君子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伪君子表里不一,行不践言。  “表”指公开的、别人看得见的表现;“里”是内心的认知、想法、信仰,只有自己知道,别人难以观察到。“言”是公开表达出来的东西,别人能听得到;“行”是行动、行为,别人可能观察到,也可能观察不到。  我曾经在文章中引用社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讨论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迫于社会压力,“伪君子”不仅倾向于遵从“主流”,说自己内心不相信的话,做自己私下不认
我小时候有一本袖珍百科全书,随身携带着,一翻就是一整天。里面万千琳琅知识,随着成长,早已忘了,或者成为常识,再不新奇,唯有一张照片记忆至今:一个西洋银发老媪,十指都蓄着几十厘米的长指甲,图说阐释已有二十余年未修剪了。指甲既垂又蜷,好像进阶版的九阴白骨爪,但我直觉那并非武器,反倒是她全身最脆弱的要害,只消一拗,便要落花流水。  当然,现在我已明白了,指甲长短全在乎个人的内心喜好,自己快乐就好,倘无外
〔摘要〕小学心理辅导课主要以活动为主,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生成,不能只注重课程的精心设计,还需要辅导老师随时随地做个有心人。明察暗访、先抑后扬、相互尊重、积极关注,以心育心,处处留心,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心理辅导课的实效性,精心设计的每一堂课才能让学生受益更多。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真诚关注;内心体验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2
摘要:中职教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至今,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传统教育为中职教育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带上了沉重的枷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向学生主体式教育转变。探究型教育方法为中职教育打开了枷锁,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探究型教学;团结协作;技能型人才    中职教育是对中国历年来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和改革,国家为发展中职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中职教育自上世纪
明确的目标、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描绘达到目标的想象力,以上的四个因素都齐全的话,任何人都能顺利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假如你有什么希望实现的梦想,不论任何情况下,都要把这四个因素动员起来,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  如果认为自己的生活态度、性格、健康等方面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要立即设计改善。  人生会遭遇许多困难与挫折,眼看就要成功了,也会一瞬间全盘崩溃,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这个看起来令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