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技术在广电领域进行渗透,传统广电工程找到了突破点,出现许多新的发展优势,但同时还存在许多应用难点需要相应的部门及时把握机遇,将广电工程在该技术优势中进行准确定位,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网络技术与融媒体技术发展环境下广电工程面临的挑战着手分析,对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技术;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4..012
  伴隨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运用,获得了十分可观的应用效果。在广电领域中,传统的媒体传播模式在网络技术与融媒体技术的双重刺激下产生了新模式,展开了创新发展。广电工程需要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对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优势探究两项技术在广电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科学展望,进而推动广电工程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1. 网络与融媒体技术影响下广电工程面临的挑战
  1.1 转变内部发展方向
  在网络技术与融媒体发展氛围下,传统广电传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落后、单调且不会变通的缺陷,尤其是众多新形势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传统广电遇到了重大的挑战,其在发展上呈现出较缓慢的上升速度。虽然广电媒体从现阶段的行业收入上评判,其总收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状态,但是整体来看上升速度不尽人意,特别是广告板块呈现出停滞甚至是下降的趋势,而网络板块的收入比重相对较高,但是传统广电中网络技术的渗透并不是很深入,因此其整体上的上升速度受到社会需求的制约,上升速度亟待提升。基于此,广电工程需要对自身的内部发展方向进行重新确定,根据时代发展方向、社会主流需求进行发展定位的转变,即强化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广播电视模式,加强融媒体环境下广电工程中的网络建设。
  1.2 变革广播收听形式
  广播媒体在传统广电工程中具有很大比重,但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网络技术发展带来技术变革的同时深深影响着受众的需求倾向,传统广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听众对生活便利性、喜好性、快捷性的要求,我国传统广播的收听人数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网络技术为传统广播传媒带来了多样的挑战,首先网络化的广播传媒,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广播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同时其带来了更多创新型的变化,例如网络广播支持暂停、倒退以及下载保存等功能,具有多元化形式满足听众的不同习惯与喜好,传统广播在这样的机遇下受到较大的刺激,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即需要对网络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探析,将网络技术更好地与广播产业进行融合与发展,实现融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广播建设。
  1.3 丰富电视观看途径
  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电视节目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更大,其面对的挑战来自多方面的因素。网络技术发展环境下,许多便捷、快速、可控的电视传媒形式出现,使传统电视观看途径基本被淘汰,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为载体的网络视频、网络电视,使电视节目的播放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且节目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大大优化了观众的体验感。传统电视传媒需要积极面对该挑战,使网络技术更好地与融媒体技术融合,打开电视传媒的发展路径,丰富电视观看途径。
  2. 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有效运用
  2.1 打造业务服务终端平台
  网络技术发展前的广电工程技术获取数据的方式相对单一,大部分基于电台播放、广播收听等后台数据,导致数据采集不够全面,数据分析也缺少代表性。融媒体需要以互联网技术为技术寄托,能够完善传统广电媒体较差的互动性,缩小其差异性,可以在人力、内容宣传以及传播等多个方面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出专向业务服务终端平台,进而使广电工程将自身的影响范围扩大,增长其影响力。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可以借助多样终端平台,比方说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号、微博自媒体、相应的播放软件等等,从多种途径、多样平台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充分借助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具有便利性的设备,联合不同形式的互动工作,增加广电工程的大众印象,增强其影响力。举例来说,地方卫视能够进行特色化的App软件设计,将具有自身特点的视频播放器推广在大众目光前,通过与电视台的网络联动,让大众体验到网络化电视观感。比如湖南卫视的芒果TV,其与湖南卫视进行联动,通过移动终端下载App即可观看湖南卫视的对应电视产品,此外,通过开通VIP还能够进行更多幕后视频、电视花絮等内容的观看,大大提升了受众对该台的反馈效果。移动app就是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打造的业务服务终端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够实现与广电受众的实时互动,使融媒体数据来源更广更丰富且更准确。
  2.2 优化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融媒体广电工程的最基础工作即信息数据的采集,也是其发展最重要的依据内容。网络技术在该部分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数据采集中,广电工程技术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将不同终端平台河道的用户反馈数据进行高效收集,同时能够过网络大数据得到更加深层面的反馈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并保障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广泛性以及有效性,具有十分便利且高效的特点。此外,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数据采集与整理,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包括图片、视频、音像等等,同时还具备自动保存、云端储存等强大功能,进一步对数据进行保障。
  数据采集后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这也是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十分关键的工作内容,网络技术则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功能。在信息分类与处理过程中,数据不单单可以进行主题分类、自动排序,还能够通过关键词你型数据的排查与搜索,能够对某些重复的信息进行自动检测并在提示后删除,通过大数据库的构建将有用的信息上传云端并保存,该系列自动化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广电工程中数据处理的效率,数据的有效处理能够保证数据库的运用的合理性。此外,网络技术能够保证数据处理后的有效储存,自动化导出数据处理结果,能够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便利。   2.3 构建数据分析与业务扩增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数据处理将信息进行了科学分类与反馈,为数据分析提供了充分便利,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用户的需求,通过数据处理结果,结合终端平台后台的信息反馈,关注点击量、搜索量以及观看期待值最高的节目过节目类别,进而掌握用户喜好,为其设计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在数据分析之后,运用网络技术,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节目推送。同时网络技术还能够支持用户浏览记录的云储存,进而保证用户能够在下一次登陆终端的时候及时找到之前没有看完或喜欢的节目。在构建完整的数据分析并实现数据分析结果应用后,可以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业务扩增,不仅仅将广电工程的业务局限在电视视频以及广播等传统形式上,例如将一些著名的作品改编的节目视频上附加原著的信息,一方面通过电视吸引用户对原著进行观看,另一方面也通过原著进行电视节目的客户引流,这样的形式能够大大增加用户量。另外还可以将广电作品与游戏进行联动,扩大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新广电模式受众,有利于广电工程新业务的开展,为其打开发展的灵感。
  3  網络技术与融媒体技术在广电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网络技术和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开发与推广,还有移动终端产品的不断升级,用户能够大大摆脱时间与地点的局限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现阶段,网络技术与融媒体技术在广电工程中展现出十分突出的优势,但是优势尚未开发完全,需要对发展前景进行更加具体的探究。
  3.1 网络技术的运用发展
  网络技术指的是将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对网络信息、经验信息等数据进行资源整合。在广电工程领域中运用网络技术,不单单能够优化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的方式,同时能够进行广电工程技术的创新。网络技术在广电工程中具有突出的发展前景,其数据量进行了TB到PB 的层次提升,使信息来源途径进一步丰富,网络技术的运用优势在于其高速、高效、高准确度、高操作性等等。
  3.2 融媒体技术的运用发展
  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在于其与直播的结合,直播形式的传媒产品在近些年受到广泛的欢迎,在网络技术支持之下,观众进行直播观看,不仅能够通过终端平台、电视台等途径进行直播链接的推广,网络技术能够将直播链接投放到各个社交平台中。融媒体后续的发展可以与直播进行紧密联系,一方面能够提升广电节目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能够使广电工程与其他行业领域进行联动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良好运用符合现代化发展规律,能够为广电领域的发展提供动力。广电工程领域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融媒体环境下网络技术带来的挑战,并积极应对,找准挑战中的发展机遇,克服发展难点,将两类技术优势有效地融合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广电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前景性,对两类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期,进一步规划自身领域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融媒体与网络技术环境中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安美荣. 微探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应用[J]. 西部广播电视,2019(22):227-228.
  [2]王伟. 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1):33-34.
  [3]李菊艳. 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应用[J]. 西部广播电视,2019(07):186-187.
其他文献
针对重庆南两高速NL4标段淤泥质地层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对施工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进行介绍,提出了沉管碎石桩的施工工艺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
为研究复杂城市燃气管网多气源混输的影响,在传统燃气管网水力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补充气体组分追踪方程,构建燃气管网多气源混输仿真数学模型。通过某省规划管网算例,验证所构
通过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项目,在简要阐述了平板载荷试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针对该项目中存在现浇箱梁赶工期施工的特殊性,其要求准确测定出地基承载力以及地基沉降变形,最终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当前教学形式的要求。所以教师在高中物理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运用多元化的教
首先对公路工程排水期间所具有的几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说明,同时还对排水以及改造施工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展开了探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可以合理地参照本文所提到的内
为了提升大跨度连续梁桥的使用性能,以其延性抗震和减隔震为研究对象,根据现行公路抗震标准,结合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分别对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延性以及减隔震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
目的:对比应用克氏针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20年5月收治掌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微
目的探讨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的诊断及其价值体现。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