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汇报工作”吗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2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理沟通大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日常的沟通机制,体现在职场中就是最常见的汇报工作。所以千万别小瞧汇报工作,这可是职场中最重要的沟通能力。

为什么汇报工作很重要


  在很多人的职业观念里,汇报工作都是表面文章,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汇报,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不是形式而是内容。
  松下幸之助的传人江口克彦认为“对于上司来说,最让人心焦的就是无法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越熟悉就会越喜欢。所以想要在职场中获得一个好的发展,让老板喜欢你,就必须提高你的“职场能见度”,也就是在与工作挂钩的地方提高你的活跃度,最简单的就是从汇报工作开始。

什么时候去汇报工作


  (1)做好工作计划时:做好工作计划时,应当向上级汇报一下,让领导了解计划的内容,提出建议。这样经过领导许可之后的计划,至少做的工作是对方想要的东西。
  (2)工作中遇到一定困难或取得一定成果时: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遇到困难或取得成果,要让上级心理有数,给予帮助或者支持。
  (3)工作进行中出现意外:工作中出现意外,要及时汇报。寻求支持和帮助,也让上司认识和把握全局。
  (4)需要做出超权限的决策时:超出权限的事请示上级,一方面是表示尊重;另一方面也让自己不用承担不必要的责任。超出权利范围的事情,很容易失控。
  (5)工作出错时:很多人报喜不报忧,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很不好的。工作中出现失误,一定要及时汇报,有利于早点采取措施来减少损失。
  (6)工作完成后及时汇报:工作完成后,要把整体情况向领导做个汇报。有重点、有层次地汇报。哪里做得好,需要继续发扬;哪里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怎么改进等等。

怎样汇报工作


  “汇报工作”千万要跟“讨教”区分开。在《哈佛商业评论》有史以来重印最多的一篇文章《谁背上的猴子》中,把猴子比喻为工作,形象地描述了工作中“讨教”的现象。
  下属经常以“老板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你看这个怎么解决……”的方式,把本属于自己的工作转移到了上司手中。原来在下属肩上的猴子,现在跳到了上司的肩上。自己轻松了,上司忙坏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上司经常讲一句话:“不要带问题,带解决方案来找我。”
  笔者这里分别以日常的工作汇报和用于正式决策的汇报为例,说明一下如何做汇报。

日常工作汇报


  日常的工作汇报,可以采用日本的KPT法则,由三个部分组成:Keep:当前正在做的事务或者项目的正常描述;Problem:今日所遇到的问题;Try:接下来准备要尝试的解决方案。
  举一个例子,假如我是某公司的活动执行,那么今天的工作汇报可能就是这样的:
  K:今天继续与商场洽谈,其中A商场已答应承接九月初的活动,B商场仍在考虑中,明天继续跟进;P:A商场的活动预算超标;T:明天再重新核算一下成本,看哪些物品可以由商场免费提供或者其他赞助商赞助,精简预算。
  当然也可能不需要这么格式化,公司氛围轻松的,直接在微信上发消息:“老板我下班啦,今天跟A商场斗智斗勇了。”总之不管形式如何,一定要建立和保持这个沟通机制。

正式决策的汇报


  一份用于正式决策的汇报,要包含4个要素:事實+观点+建议+预测。
  事实要有细节,还得对事实加工,即自己的观点。建议必须明确具体,至少要给两个。预测不仅要给出积极预测,还要给出消极预测,也就是按我的建议做了,可能会发生什么好的事情,也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杜拉拉升职记中,有一次她老板的老板李斯特到广州开会,问她关于一个项目的看法,杜拉拉给出了一个很详细的回答,当场让老板刮目相看,称她“朴素在理,有专业的力量。”这就是做好一次决策汇报的效果。
其他文献
都柏公司是美国一家著名的制造企业。许多人毕业后都想应聘到这家公司,均遭到拒绝。原因很简单,公司高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同類型的人才。  罗伯特和大多数人一样,也被都柏拒之门外,即便他的学历和水平并不比那些先进入公司的技术人员差。不过,罗伯特没死心,一定要进入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罗伯特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愿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请求给他分派工作。起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