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领导人的手艺活儿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人们看到的多是领导人在政治舞台上的风采,却很少有机会了解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国际上不少领导人,手艺活儿都很地道。
  细川护熙:享受“晴耕雨陶”的生活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细川护熙,他在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任日本首相。退休后,他基本上过着隐居的生活,制陶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细川护熙出生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一个显赫的政治世家。家族环境的熏陶使细川护熙兴趣广泛,尤其对东方文化的代表——陶艺,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1994年4月,厌倦了政坛明争暗斗的细川护熙辞去首相职务。1998年,他又辞去议员之职,彻底离开政坛。虽然在老家熊本县拥有气派的宅邸,但他更钟情于东京南面神奈川县的海滨疗养胜地汤河原。在这座远离喧嚣的小镇,他置下宅院,并在庭院里建起一座窑炉,当起了陶工。
  为了学习陶艺,细川护熙遍访日本名窑,拜师学艺。在入门阶段,他曾经因为做出的陶品质量不佳,被老师斥为“笨蛋”。但是,细川护熙铁了心要在陶艺上有所成就,从没想过要回头。他把自己的宅子取名“不东庵”,自己艺号“不东”,正是取当年玄奘西天取经、绝不回头的寓意,以表达决心。
  细川护熙退休后的梦想原本就是过“晴耕雨读”的隐逸生活。日本人推崇茶道,细川护熙的先祖细川幽斋更是日本著名的茶道大家。因此,细川护熙把茶具作为自己制陶的主攻方向,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各种各样精致的茶碗。
  他在家中专门修建了名为“一夜亭”的茶室,创立了“细川无手胜流品茶法”。朋友来访时,他拿出自己烧制的茶具,在“一夜亭”里和朋友们品茶论道,分享陶艺心得。有时,细川护熙会把自己的作品当作礼物送给朋友,但他有一条规矩,就是概不出售,他管这叫“门外不出”。偶有细川护熙的陶艺作品流入市场,往往成为收藏家、拍卖行追逐的对象,一套茶具的价格动辄过万元人民币,在日本陶艺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每年,他都会在东京和京都举办个人作品展。2011年,他甚至把展览办到了艺术之都巴黎。
  作为日本对华友好的代表人物,细川护熙对中国的陶瓷文化一直心存向往。他曾对一位中国记者说,自己虽然多次访华,但仍有心愿未了,就是看看陶渊明、李白等大文豪生活过的地方,遍访中国各地名窑,同中国的陶艺大师们切磋技艺。
  卡特:为穷人盖房子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退休后也没闲着,能在美国专业刊物《好木工》杂志上看到自己的照片,或许更让他开心。因为卡特对自己的木工手艺相当满意,外界对他的作品也十分认可。在2006年的一场拍卖会上,卡特制作的木制家具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卡特1924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一个农场主家庭,很早就接触到各种杂活,还学着自己动手做家具。日子一长,卡特成了一个技艺娴熟的业余木匠。
  1977年,卡特当选美国总统后,每到访一个国家,行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参观家具厂和收集当地特色木工工具。某次访问中国时,上海的一家家具厂给卡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很专业地评价了该厂生产的硬木家具,认为它们“雕刻精细,漆面很厚,漂亮极了”。对中国的木工工具刨子,他更是赞不绝口,認为这是不用砂纸就能将木器磨光的“宝贝”。访问结束时,卡特专门带了一套中国的木工工具回去,并在日后的“木匠生涯”中一直使用它。
  1981年,卡特卸任总统。他很快在家里腾出一间房作为工作室,并整天泡在里面,当起“专业木匠”。那之后,卡特家中的家具,包括卧室里的四柱胡桃木大床,都是由他亲手制作的。
  后来,卡特开始每周抽出几天,穿上木工围裙,骑着三轮车,到贫民区免费为居民们修家具。有媒体报道,整整两年,大家对这位自称是“房产局木工詹姆斯”的老人的手艺交口称赞,却始终没人认出他就是卸任的总统。直到大家一起找到房产局,要求嘉奖“詹姆斯”,房产局的人才茫然地回答:“我们从没向那里派过木工啊。”日后,当媒体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对卡特进行采访时,他说:“我现在是美国支持率最高的木工。”
  普京:拿过四级木匠证书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也是一位“正牌木匠”。
  2010年7月14日,担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在视察索契冬奥会场馆建设时,与大学生建筑队代表进行了交流,并详细讲述了自己上大学期间参加建筑队的经历。他回忆说,自己曾是建筑队的一员,在俄科米共和国人迹罕至的森林地区开设林道、修理房屋,并在实践活动结束时获得了四级“木匠证”。
  一向以政治强人形象出现的普京竟然会做木工,这让不少大学生十分惊讶。有人提问:“您那时在建筑队里拿多少钱?”普京回答说:“干了一个半月拿到大约900卢布,当时全国的月平均工资只有150卢布,我们拿到的比这个水平要高。”他解释说,工资高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蚊子非常多,在篝火旁都没办法久坐,娱乐的时间非常少”。“也许,您当时都不知道怎么花这笔钱吧?”学生追问。“不,我们知道怎么花。”普京说,“我和朋友一起去加格拉(黑海海滨城市,位于阿布哈兹地区)玩,在那儿花掉了一半的钱。之后我还买了一件外套,穿了10年。”简单的交流,很快就拉近了学生们与普京的距离。难怪有人说,聊聊手艺活儿有助于领导入与老百姓进行沟通,也容易带来亲近感。公开政治家的手艺活儿,是去神秘化的一大尝试:它让普通老百姓知道,这些政治家们纵然半生叱咤政坛,也曾令国际局势风起云涌,但内心终究藏着一份普通人的乐趣与情怀。
其他文献
今天,哪个人的手机没有几个同学群、家长群?入群,自然是为了联络方便,但有时也会碰到窝火的事,比如网络热传一件事:有个妈妈,因为孩子考上清华大学,大喜事,怎么能掖着藏着?于是就在同學群里晒出了孩子的录取通知书,正希望老同学来恭喜、道贺呢,谁知,却被群主班长踢出群。原来,老同学们都看不惯她的炫娃。  与其被群主踢出群,不如自己退群。  如今群体越来越多,成了各种各样的圈子,社区,群,部落。人藏匿于这些
早晨6点钟左右,月嫂石玉华就要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从业7年多来,北京地区有50余位新手妈妈及其家庭,因为她的服务。平稳度过了新生儿降临后手忙脚乱的月子期。  几乎与此同时,网约车司机刘力伟会接到早高峰的第一个打车订单;快递员蒲涛则已经骑上了工作专用的三轮车赶往分拨中心取货;美团北京虎坊桥站的外卖员李国杰当值早班时,也会在这一时间出发前往订单量较大的商家等待取餐、送餐。接下来的早7点到晚9点半,站点
刚看到这书名我就想:如果世上不再有猫,我会怎么办?当然是照常工作、生活,一切如常,没有什么影响。或许切实考虑这个问题的,大概只有真正的爱猫人士。显然,作者川村元气并不是想说明这么简单的问题。  书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推进,揭示了“失去”的内核  什么是你真正拥有的?什么是真正陪伴你的?那些你爱的,爱你的,究竟哪一方才值得珍惜?  作者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将死之人的状态去思考现有的人生
有一位朋友,深谙时装哲学,她这样说的:“脸上的氛围不好,穿什么都不会好看。听一段音乐,让表情柔和下来,再去试衣服吧。”她的穿衣理念是穿令自己舒适的衣服,讓自己感觉爱自己、爱生活。心里有热爱,脸上的氛围总不会那么硬。  这位友人讲她在普罗旺斯的日子。她从不习惯赶时间,即使旅行也是如此。起床,把音乐打开,再决定穿什么衣服。清晨哼着歌曲,有时歌曲没唱完,就走到大门口了,那么她会索性坐下来,唱完歌再走。她
我所处的工作环境,氛圍很好。共事的同事,都有很漂亮的履历,要么是有不错的学历,要么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一开始大大咧咧去了,觉得我只要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发挥到极致应该也还不算太差。  可相处久了,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也大概了解清楚后,发现自己擅长的,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平常的,普通得就像小径上铺展的鹅卵石,乍见会有与众不同之感,但马上又会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惊喜。  就是那种你会的,他们都会;你
摘 要: 水中游的鱼,天空飞的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阅古书不难发现,鱼雁早已被人们赋予了作为自然界生命体以外的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鱼和雁从自然界中的一般生物过渡到承载人们情感的精神载体,蕴含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既有对男女相思之情的反映,也有对游子思亲盼归情感的展现,更有诉说别离愁苦的深情。“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其间传递的鱼雁相通之谊影响至今。  关键词 :鱼雁传书 诗词
摘 要:《大河两岸》作为恩古吉长篇小说三部曲中最早创作的一部,主要描写肯尼亚独立前,在白人文化专制统治下,吉库尤族内部发生的严重分化。从部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主张的冲突,到主人公主张教育救国的失败,都宣告着折中调和论之不可能。本文通过细读《大河两岸》,从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的冲突、教育救国道路的失败以及知识精英与大众三个部分,探讨小说揭示现代性的冲突和调和论的失败的民族史意义,由此理解恩古吉对于暴力斗争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学习是唯一的出路,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如愿考上了一所985/211。但他们并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没有实现所谓的出人头地。读的是最好的大学,却没有过上与此相匹配的生活,所以自嘲为“985废物”。  “985”们当然并不是真的废物。经过最严格的教育制度遴选出来的百分之二,怎么可能是废物。但学历只保证一个人的下限,不能保证他的上限。出人头地变得越来越难,也确实是一种坚硬的现实
可爱的娃娃脸、灵动的大眼睛、娇俏可人的外表……令人一见难忘的美女演员杨若兮,这些年出演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秦始皇》《北平往事》《杨三姐告状》《素女的故事》等多部电视剧。从古装戏到时装戏,从精灵乖巧丫头到豪爽侠义的女汉子,她都游刃有余。然而,从2014年开始,风头正劲的杨若兮却选择了淡出娱乐圈,专心做全职妈妈。但即便做全职妈妈,她也花样百出,演绎了“脑不正经”妈妈的育儿Freestyle,吸引了大
他的名字叫吕少武,是甘肃省陇西县永吉乡河口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是兼职体育老师。2014年,身为足球爱好者的吕少武,将足球引入到这所一共只有50余名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的乡村小学。三年后,在陇西县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这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球队,获得了第三名。  2017年7月23日,由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举办的“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吕少武的乡村足球队在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