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中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蒙阶段,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在学校教育中,并突显其成效,成为我校德育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理论研究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建设和谐文化,最终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为此,我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为突破口,使其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力量的精神纽带,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环境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我校实施“一名校级领导具体主抓,各职能部门主管负责到人”的工作机制,下设德育领导小组、教学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文化宣传领导小组、后勤保障领导小组等几个分支机构,着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育人氛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更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竹林、花坛、甬道、小池、音乐吧、知心小屋、宣传栏、提示性用语,无不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润物无声育新苗”的深刻内涵。
  学校积极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时空的育人环境,倡导“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全体教职工立足本职,用行动践行《首都市民文明公约》。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我校制定了《西中街小学学生行为六项达标要求》《西中街小学学生学习习惯“五到”“五心”“五要”要求》,形成了个个讲文明、人人护环境、全体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着力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提高教育质量
  近几年,学校将提高干部的领导力作为班子建设的核心,确立了“崇德尚行、求真务实、善学笃思、创新进取”的干部队伍建设目标,提出了“增强三种魅力”、做好“三种添加剂”的要求:增强干部的人格魅力、情感魅力、学术魅力;做催化剂——以自己的激情引领全体教职工不断追求卓越,做调味剂——让每一位教职工在工作中经历心灵融通的情感体验,做粘合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以教师的卓越发展为自己的幸福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为此,我校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聘请专家讲座、举办学术报告、进行学习感悟交流等活动,开展“四有”“五爱”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逐步形成了教师“敬业乐群、善思互助、求实创新”的团队文化。从2011年的“三八”节开始,学校已经连续召开了四届“品茶、品书、品人生——教职工悦读交流周”活动。每年,学校都要选送二十余位教师赴外省市、外区县进行观摩、学习,并召开“幸福历程齐分享,快乐传递共成长”外出骨干教师学习交流会,实现了“个人学习接受气流,交流感悟形成气场”的教师文化学习目标。每年教师节,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师德演讲暨拜师会。四年来,学校先后有32对教师之间结成师徒对子,优秀教师带徒弟,充分发挥了精神塑造、专业引领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了学校青年教师的全面成长,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代代相传。
  抓实养成教育,丰富实践活动,弘扬民族精神
  为使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化开展,学校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注重习惯培养
  学校在养成教育中提出了“起点低一点,坡度小一些,要求细一些,效果实一些”的观念,制作“礼仪口袋书”(分学校、家庭、社会三册)下发到每一名学生,明确规定、一抓到底、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文明、守纪、互助等行为习惯和乐学善思的学习习惯。
  2.传承中华美德
  继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现代公民道德素养。
  多彩节日传承中华美德。在庄严的入队日里,中山公园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前,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都留下了学生的誓言;在光荣的“五一”劳动节,学校都要组织“我是劳动小能手”劳动技能大赛;在快乐的“六一”儿童节里,全校师生都会齐聚东城区少年宫“天地剧场”,所有的学生都登台表演,庆祝自己的节日;在传情的中秋节里,学校以“明月传情福满园”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与学生、家人共同分享幸福团圆的中秋节。
  爱心募捐传递感恩助人之情。2010年4月以来,学校相继开展了“灾难无情人有情”“小手拉小手,共建书香校园”等爱心募捐活动。“捐出一日工资”“少吃一次快餐”“节省零花钱”等倡议,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深地感受到祖国在经受磨难时团结的力量,感受到社会爱心传递的巨大力量。
  主题活动培育社会主义好公民。我校明确提出:树立爱国之心,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树立责任心,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小公民;树立感恩之心,做关爱家人、孝亲敬长的小公民;树立上进之心,做勤奋好学、身心健康的小公民;树立友善之心,做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小公民。围绕这一核心,积极开展“做好课间文明监督员”“我是社区小主人”“我是小小楼门长”“我是环保小卫士”“我是社区小义工”“走进敬老院”“走进贫困家庭”等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并通过开展“社区文明小使者”“优秀小公民”等评选活动,树立身边的小榜样,促使学生相互学习。
  在我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形成了群体凝聚力,这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得以凸显,又使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体验性活动平台,让学生直观感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近年来,东城区教委坚持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创建职业体验营和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平台,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2014年3月,区教委联合法制晚报、吴裕泰、张一元、奇虎360、可口可乐等100多家单位,通过东城数字德育网推出职业体验营活动,让学生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深入企业单位内部,在蒙牛乳业体会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
一年多以前,加布里娜·冈萨雷斯( Gabriela Gonzalez)正努力保守着自己人生中最大的秘密,在美国的两个巨大探测器捕捉到了引力波的信号.引力波即爱因斯坦想象的存在于时空中
期刊
北京宏志中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环节中,培养学生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行动中践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从而树立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通过精神的成长来实现人的自我超越。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  1.挖掘“宏志教育”内涵,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  学校将“宏志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
赵鹏,男,1954年11月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青年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学生处长、重传部长、社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发挥党建优势,不断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是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改革开放30年来,学校形成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共识,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围绕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与时代同发展,与社会共进步,实现了学校全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共同的理想,离开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人生就宛如轮船失去航舵,无法到达胜利的彼岸。对于初中学段来说,学生正处于思想的萌芽期、价值的选择期、理想的播种期,如何开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心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信仰,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东城区教工委、教委的领导下,北京市文汇中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指
主要研究带排斥调和势的临界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爆破解.利用不带势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基态度分特征和插值估计技术,得到方程爆破解的L~p模的下界估计.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提出应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组词,每组词都给予人们美好的憧憬及自律的方向,这也是人们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
人才问题,始终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召开人才强校工作会议,把党中央的重大教育决策转化为高度共识和具体行动,创新人才工作思路观念和体制机制,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强校理念在师生员工中得到广泛认同,人才工作机制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人才工作新局面的形成,推动了
对3-羟基-1,5-二氮杂环庚烷的合成进行了改进,在成环反应中以非质子溶剂代替了质子溶剂,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率较文献有较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