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天气炒作为下跌打开空间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类市场突然转向的内因
  6月30日美国农业部报告是诱因
  自年初以来,CBOT大豆就被全球大豆丰产的预期所笼罩,以5浪下跌的形式直至6月底;而去年4月份就开始炒作天气行情了。
  之所以延迟,是因为市场预期:今年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将要大幅增长,并首次超过玉米。然而,USDA6月30日的报告却令空头有些失望,并引发集中回补,从而产生急剧上涨。据报告称,美豆种植面积较3月底的预测值仅调增了3.1万英亩,为创纪录的8951.3万英亩,比上年增加了6.8%。但低于分析师预测8994.6万英亩。
  另外,一个数据就是美国大豆季度库存数据比预期低。截至6月1日,美国所有地区的大豆库存为9.63亿蒲(上一年度为8.72亿蒲)。这一数据同样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值(考虑南美丰收)。
  尽管是两个利空的数据,但市场的解读却是:物极必反。未来不可能比这些更“坏”了。
  天气炒作是美豆上涨的推手
  7—8月是美国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开花、结荚),此时需要适度降雨。然而,从7月开始,市场注意到美国中西部某些地区出现炎热天气,由此,拉开了“炒作天气行情”的开始。
  此次,CBOT大豆(指数)最低时为907美分/蒲式耳(6月23日),随后逐步推升,并以较快的速度突破1000美分大关,在7月12日达到近日高点1047美分/蒲式耳。如今,美豆处在技术上的调整状态中,理论上还有一波拉升行情。
  “炒作天气”将会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关注近期美国的天气预报。近日,干旱和降雨交替出现,导致盘面波动加大,忽上忽下。第二,观看美豆的生长状态。这个指标较天气较为稳定、可靠。据美国农业部公布,截至7月23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57%,低于前一周(7月10日—7月16日)的61%,远低于上年同期的71%。看来,7月份USDA报告将2017/2018年度美豆的单产(48蒲式耳)大幅调低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现在到8月底,若是破坏性的干热天气继续强化,美豆生长受到威胁,那么,行情再度上涨将是大概率事件。届时,生长优良率会继续下降。
  从不同维度理解USDA报告(7月)
  从全球库存/消费比看未来
  当前,2016/2017年度全球主产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基本定局。
  据7月份的USDA报告,全球大豆产量为35178万吨,消耗量为33143万吨,产销过剩为2035万吨。这导致期末库存上升了1775万吨至9478万吨;库存消费比达到最高,为28.6%,比上年度高出4.1个百分点。
  可见,在本年度结束前(8月31日),全球大豆供给非常充裕。若是没有天气影响,大豆仍将处于下跌寻底的状态。
  然而,看看2017/2018年度的预测数据,似乎有依稀构底的可能。
  据USDA报告预测,2017/2018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34509万吨,产量下降了669万吨(-1.9%);但消费量增长了1384万吨(+4.1%),为34527万吨。如此,导致全球产销再度进入缺口状态,存在微小的缺口(18万吨),也促使期末库存降至9353万吨,库存消费比降为27.1%。
  从历史与经验的角度看,库存消费比经过连年上升,某年突然转向并减少;那么,市场构底反转的可能性较大。如今,2017/2018年度的CBOT大豆正存在这种可能。
  供求矛盾是不断变化的
  从现在这个时点看,USDA报告(7月)的供求数据基本反映在市场波动当中。市场在利空出尽中,转向恶劣天气的炒作。可以看出:7—8月份的反弹和大幅波动均是正常的。
  然而,我们若是从9月份的时点往后看,那么,心态和数据均会不一样。
  先从心理角度看,9月份之后,北半球市场进入收割季节。农产品的特点是:产出是一次性的,而需求是逐月的。若是天气炒作导致价格高企,那么,美豆上市的压力将迫使豆价逐阶下行,毕竟新豆和库存的供给充足,而需求平淡。也就是说,反弹行情之后,将迎来漫漫的寻底之路。
  那么,底在何方呢?综合考虑,CBOT大豆的强支撑区在850?900美分之间。
  再从USDA数据变化的可能性来考虑。
  在7月份的USDA报告中,美豆单产是按48蒲式耳/英亩(去年为52蒲式耳)来测算的,预测其2017/2018年度的产量为1159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了127万吨(基本相当)。这个单产数据与当前美豆的生长优良率(57%)相匹配。但是,考虑到今年播种面积比上年扩展了6.1%,因此,也存在这种可能:在后期USDA报告发布时调高单产数据。
  同样,USDA报告可能低估了巴西2017/2018年度的产量数据。报告认为:产量将减少700万吨,为10700万吨。这可能有些违背常理。
  由于巴西可开发的耕地较多,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据巴西农业部政策负责人Neri Geller称,下个年度巴西大豆的播种面积将增加2?3%。可见,USDA将未来巴西大豆的产量调低,有为美豆销售开路的嫌疑。
  总体看来,不论哪种情况,CBOT大豆还不能轻易言底。反弹过后,仍将是下跌,直到寻找到新的多空平衡点。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或许是跨年度的。
  国内豆粕的需求状况及趋向
  国内豆粕的需求现状
  目前,港口方面,大豆卸货出现拥堵现象,部分大豆筒仓曝满。油厂方面,压榨积极,开工率维持在57%的高位,因豆粕胀库而略有下降。不论是港口还是油厂,大豆库存均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下游需求表现一般,豆粕库存亦维持高位。截至7月21日,油廠豆粕库存增至122.3万吨。
  与此同时,国内养殖业恢复缓慢,生猪存栏量仍处历史低谷。截至2017年6月,国内生猪存栏量为3.54亿头,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2%。另外,高温和暴雨天气亦影响禽类养殖的恢复。可以预见,国内养殖业恢复速度一般,将影响饲料消耗的进度,致使豆粕库存难以消化。
  豆类需求的趋向
  据7月份的USDA报告,中国2016/2017年度的大豆进口量为910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了777万吨。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采购数据。另外,在2017/2018年度,中国还将进口9400万吨大豆!
  从具体的月度进口数据看,据海关统计,6月份我国进口大豆768万吨,7月份预计超过900万吨,8月份到港量可达850万吨。按照季节性规律,9—10月份的到港量将有所回落,因新豆即将上市,压榨量会下降。但是,11—12月份美豆将大量到港,豆粕需求亦将逐渐回升,因春节因素饲料需求进入旺季。
  市场推测:天气炒作以阶段性反弹来看待
  综合上文分析,除非特别恶劣的天气,否则,很难改变全球大豆供给充足的现实,也难以翻转2017/2018年度所给出的供求远景;尽管近年的全球需求在稳步增长。但是,还是能够看出:全球2017/2018年度的库存消费比出现下降,也预示着市场的底部将出现在该年度的某个时间。
  就下半年而言,此次天气炒作仅作为阶段性反弹,后期将在收割压力下不断走低;或许到了年底,会因需求旺季而产生较大幅度的反弹。
其他文献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存在于人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含70个氨基酸的生长促进多肽,其结构与前胰岛素同源.IGF-1由肝脏产生,并伴有共同处于生长激素控制下的特殊IGF结合蛋白质.
目的:研究对胰岛素笔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
期刊
三九集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大企业,目前已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其中,三九生化是集团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集团实施跨产业重组(进入集团前所未有的机械行业)和买壳上市的第一步。不
同志们:rn按照惯例,也是基于冬训工作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专门召开冬训动员大会.训练单位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很好的经验,能够取得金牌,肯定是功夫下到了家,有自己独道的一面,
期刊
棕榈油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种植面积、成熟比例、树龄结构、天气及劳动力情况。其中,种植面积和成熟比例共同影响棕榈树的收获面积;气温、降雨量、厄尔尼诺等天气因素通过影响棕榈树的生长进而影响棕榈果的单产;因不同树龄的棕榈树结出的棕榈果重量及出油率有差异,树龄结构也会影响棕榈油单产;劳动力情况直接关系到棕榈果的采摘和压榨,对棕榈油产量有直接影响作用。下文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今年有23.53万公顷棕榈树
期刊
摘 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父母、自然、社会和祖国的感恩之心,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感恩教育 教育内容  学生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生自身也会因为感恩心理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这是学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成都市新都区女性宫颈HPV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门诊体检的910例健康女性的宫颈不同亚型HPV感染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院内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有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念珠菌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1999年5月,我室从一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尿液及肾脓液中同时检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