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P法可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中出血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尚无关于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中出血的前瞻性研究报告。作者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应用CT三维血管成像对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DA)的根部进行精确定位,以指导术中在分离胰头前先结扎IPDA。这种改良的手术方式称为CLIP法。该研究将阐明经CLIP法改良的PD手术是否比经典PD手术减少术中出血量。日本和歌山县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间,行经典PD手术48例(经典PD组);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间,

其他文献
对于Calot三角解剖困难的胆石症,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时常中转开腹或出现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笔者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
期刊
胆石病是人类最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它的发病机制还构未完全清晰,但已较清晰地建立了以胆汁分泌、成核和胆囊动力--三方面缺陷为基础的胆石形成机制的学说.近年来遗传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遗传性是胆石病的重要特点之一,并已成功发现20个LITH基因,有45个胆石病侯选基因在小鼠模型和在人类的染色体定位,现将已经进行的人类胆固醇结石的易感基因作一综述。
期刊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肝脏疾病晚期以双下肢的渐进性痉挛性瘫痪为表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隐匿起病,病人多有肝硬化门体分流术后或自然分流后伴肝功能不全病史,也可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及婴儿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1]。
期刊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t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原发性脾脏血管性肿瘤,最早是由Falk~([1])在1991年报道并命名的,因其同时表达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电镜证实,被认为是起源于脾脏红髓的窦岸细胞(littoal cell),故称之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
期刊
肝叶切除是治疗肝脏肿瘤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残肝代偿性肥大而致 阻塞性黄疸这一并发症却极为少见,现结合3例病例谈谈其诊断和治疗。
期刊
肝癌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病人获得长期生存[1].然而,从总的人群来看,肝癌的长期生存率仍然很低.笔者回顾性分析196例肝癌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旨在探寻影响肝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期刊
目的 为教学、医疗、科研人员迅速获取、利用国内期刊有关胆囊、胆道肿瘤的文献,找出核心期刊,同时也为各级图书信息部门选购该专业期刊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内权威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2004-2006年登载胆囊、胆道肿瘤的1278篇文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4-2006年载文量在7篇以上的期刊有48种,载文量达777篇.结论 18种期刊载文量共512篇,为核心期刊.<
目的 探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期间武汉协和医院胰腺中心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56例病人的临床诊疗经过.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23.2%),包括胰瘘7例(12.5%),十二指肠瘘2例(5.4%);胆瘘1例(2.8%);腹膜后积液和感染2例(5.4%);腹腔大出血1例(2.8%).消化道瘘经支持治疗和维持通畅引流等治疗而痊愈,腹膜后积液
贫血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共完成的26例肝移植,受体为肝炎后肝硬化14例,14例中10例术后早期出现贫血,5例术后1个月后复诊时仍存在贫血。
期刊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8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病人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尾部1例.临床表现包括上腹痛、上腹压痛、纳差、呕吐、黄疸、腰背痛、上腹肿块、发热、体重减轻等.5例合并胰胆管扩张,其中4例血清CA19-9轻度升高,其余肿瘤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3例行血β2-微球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检查,均显示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