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仿说训练路径探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aal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课堂上,仿说对学生来说是张口就来。相较于仿写,仿说是一种更方便、快捷的语言表达形式,但仿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容易出现过多、过滥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口语表达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语境设计仿说训练,让学生在文本留白中仿说,在活化语言表达中仿说,在破译表达秘妙中仿说,通过仿说真正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仿说训练;小学语文;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95-02
  仿说作为练习语言表达的一种有效方式,许多时候比仿写训练更便捷,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实践中,当学生因为识字量不足而难以做到提笔就写时,仿说的运用就比仿写多。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一个文本设计仿说训练时,随意性很强,一看到课文中有意思的语句或形式表达,就会开展一次仿说训练,有时一堂课结束,仿写训练开展了多少次教师自己都不清楚。这样的仿说训练能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仿说训练虽然看上去是张口就来的事,但也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表达水平和口语表达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结合文本语境开展仿写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在精选文本留白中仿说
  所谓文本语境是指书面语中的上下文语境以及情境语境,小学生学习课文需要掌握文本语境所规定的语言规则,如果偏离或突破文本语境,就会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形。通常情况下,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会在文本中留白,而这些留白往往被教师当作仿说训练的材料,并不是所有的留白都适合作为仿说训练材料,尤其是那些留白比较多的文本。哪些留白才是最值得或者最适合进行仿说训练的,需要教师结合文本语境和学生学习需要充分考虑[1]。
  以部编版教材《司马光》一文的教学为例,这是小学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比白话文更讲究精炼,课文虽然只有两句话,但多处出现了留白。课文第一句话是“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这个句子中就明显留下了空白,“群儿戏于庭”仅仅交代了参与游戏的人物和游戏的地点,对于这些孩子在一起时做了哪些游戏以及怎么样开展游戏,文本都没有交代清楚。对此,在教学中,一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一群小伙伴在庭院里玩耍都会玩哪些游戏,有的学生说玩捉迷藏,有的说玩老鹰抓小鸡,有的说玩木头人,有的说玩跳绳,有的说玩吹肥皂泡……各种说法都有。教师没有满足于这些泛泛的说法,而是要求学生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结合课本插图所显示的庭院,猜一猜庭院中还应该有哪些物品;二是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说的,哪一句最值得学习。这样一提醒,学生明确了仿说需要关注文本语境的要求,并且抓住“一儿登瓮”作为仿说的样本,再次仿说关于“群儿戏”的内容。有的说“一儿藏在石头后面”,教师评价道“一儿”有文言文的味道,但“藏在石头后面”就是白话文了,要求学生再想想怎么说才会有文言文的意味。学生在“藏石头”“藏后面”“藏在后”“藏石后”多个说法中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一儿藏石后”的说法。有了这样的例子,学生继续仿说时,句子便渐渐地有了文言文的意味,如“一儿上树”“一儿蒙眼”“群儿围圈”等。《司马光》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开始,有人认为学生连读文言文都会感到困难,让学生仿说文言文更难。其实这里的仿说文言文只是一种文本語境上的要求,是让学生开始知道文言文句式上的一些特点,所仿说的句子只要有一点文言文的意味就够了,并不需要真正拿文言文的标准衡量学生仿说的结果。教师选择“一儿登瓮”来组织仿说游戏的内容以及具体活动,就很切合文本语境的要求,所以学生的仿说会有些文言文的味道。
  二、在活化语言表达中仿说
  活化语言表达主要是指从学生接触词语开始,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词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再尝试运用,初步掌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继而适当地进行拓展训练,最终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2]。不难看出,词语活化是过程与方法相结合的系列实践活动,活动中的尝试运用和拓展训练都可以采取仿说的方式来完成。
  如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时,课文中讲到“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其中,“弯弯的小路”这种运用叠词来形容一种事物的表达方式,适合学生学习和积累,教师可以就此设计仿说训练。笔者的实施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要求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自己见过哪些“弯弯”的东西,用“弯弯的______”的句式来表达,有学生说出“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山路”;第二步,让学生仿说含有叠词的“_______的小路”,这相对第一步有些难度,可以要求学生在思考后与同桌交流,随后学生说出了如“长长的小路”“窄窄的小路”“细细的小路”;第三步,有了以上在语境中的仿说作基础,后续进一步要求学生拓展说出含有叠词“______的______”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争相说出了“甜甜的西瓜”“红红的太阳”“美美的笑脸”等;第四步,用上述仿说出的带叠词的词语,再说出一个句子。经过以上循序渐进的仿说训练,学生可沿着“弯弯的小路”这一文本语境所规定的表达方式,练习说出带有叠词的词句,积累和运用的效果很明显。
  又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课文中有小鸟说的一个句子:“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呐!”其中的“无边无际”一词是学生理解课文故事的重点词语,笔者让学生通过仿说来进行理解。笔者先让学生理解“无”的字面意思——就是没有,“边”“际”意思相近,表示的正是合起来的“边际”,然后让学生用说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学生说出了“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等,由此笔者总结“无边无际”是用来描写那种一眼望不到边的十分宽阔的地方。接着笔者设计了仿说训练:“除了课文中小鸟说的天无边无际,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在小组中互相说说,看谁说得最精彩。”学生汇报,“大海无边无际,大得很”“大地无边无际,大得很”“沙漠无边无际,大得很”“黑夜无边无际,大得很”,这些基本上与文本语境保持了一致,但很明显属于简单模仿,没有发展的意味。于是笔者又引导学生:“这些仿说也很像小青蛙坐在井底说出来的,眼界很小,我们能不能像小鸟一样飞到宇宙中去看一看、说一说呢?”这下一些学生受到了启发,马上说出:“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在无边无际的太空里飞过。”在学生仿说受阻,出现原地踏步的情形时,笔者不是“另起炉灶”给学生新的材料,而是继续选择文本语境中的材料“小鸟”在天空飞,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宇宙,获得仿说内容上的突破。通过这样的仿说活动,学生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学习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程度。
  三、在破译表达秘妙中仿说
  歌德有句名言:“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从中可以看出,学习语言时,如果只是停留在内容层面,不能进入语言形式层面,破译表达上的秘妙,得到的就是一些皮毛的东西,或人云亦云的东西,不能真正发展语言表达能力[3]。练习仿说也是一样,在选择作为仿说样本的语言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在文本表达中的精妙所在,这样仿说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花钟》一文时,课文第1自然段写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其中虽写到了八九种花的开放情形,但读起来没有单调重复的意味,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只有破译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秘妙,学生练习仿说时才能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去发现:一是作者是如何观察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情况的;二是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的花开放的特点,并采用拟人的手法,用“吹起了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欣然怒放”“含笑一现”等加以表现的;三是能不能从具体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在观察和描写各种花儿开放时的心情。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破译了作者在这一段文字表达上的秘妙之后,在仿说其他花儿在其他时间开放的情形时,就能够学会用拟人修辞手法来形容,而且说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带上对各种花儿的喜爱之情。这样就能够做到每说出一种花儿的开放,都像是在表达一种欣喜,好像自己就是那绽放的花儿。
  总之,在文本语境中训练仿说,不是让学生进行机械模仿,而是从文本出发,先行练习,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再活学活用,逐渐进入创造性的佳境,使仿说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屹.让语言和思维在这里起步——课堂仿说训练例谈[J].小学语文教学,2009(10).
  [2]陈才华.仿说——提升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J].广西教育,2016(1).
  [3]林荔云.依托教材文本,挖掘仿写仿说训练点[J].教育艺术,2018(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旨在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从采用各种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读促写,切实降低写作练习难度;转变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合理反思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49-02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言建构与应用这一素养是其他素养培养的基础
期刊
【摘 要】英语单词教学既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英语单词的数量庞大,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增加词汇量,为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部分小学生在记忆英语单词时死记硬背,不仅记忆效率低下,记忆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也不够高。部分学生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由于记忆单词的过程过于枯燥,所以对记忆英语单词产生抵触心理,难以主动记忆单词,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此,教师应创新记忆单词的方法,引导学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比较基础同时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少教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少教多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成为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小学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创新优化课堂,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少教多学;模式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使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得到转变,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各项素养。在小学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各门学科以及未来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生字词,还应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一个班级的面貌,起着比一般教师更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班级的面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耐心;爱心;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69-02  班主任工作繁琐而辛苦,在小学阶段,
期刊
【摘 要】依托“互联网+”,教育技术信息化融合了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媒质,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全新的多维感官体验,为其积极、深入地思考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教育技术信息化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语文教学从教师单向教学向学生主动学习转变。  【关键词】互联网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识记字词、学习语句表达,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点,如教材编排不当、学生阅读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等,教师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理念落后、忽略教师主导作用、无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式单一等。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采取转变教学方法、创设互
期刊
【摘 要】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的教学难点,学生对音标知识难以理解,缺乏领会与运用方法,导致语音模块成为学生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自然拼读强调字母音与形的综合,将语音、语境和语感结合,帮助学生习得语音方法,学会拼读词汇,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词汇记忆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自然拼读法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5
期刊
【摘 要】构建平面、立体、装饰、写实、抽象、具象的美术作品,离不开线条的勾画,线条是美术创作的艺术语言,能够将美术作品中的美感和丰富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些都足以看出线条对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重“线造型”的教学,“线造型”是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基础,学好“线造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能帮助学生把握绘画要领,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创作打下坚实
期刊
【摘 要】课后作业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重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使语文作业更具趣味性,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以提升。本文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乐于思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有层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