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工业基础提升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工业基础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还需加强不同产业链条之间的统筹协调。
  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通过系统性部署、全链条设计,推行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占据主体地位,对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吸纳科技成果能力和经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的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和競争能力的核心,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支撑。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认识,使企业勇挑重担,寓科技成果于产品开发和发展生产之中。同时,也需要有更多企业、有志之士能够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工业基础建设需多方协作配合
  工业基础是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变强,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增效,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和挑战,保障我国经济与产业自主、安全,建设制造强国不可回避、十分迫切的任务。当前,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不确定性因素,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已迫在眉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盖房子如此,发展工业亦是如此。工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工业发展的高度和质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再繁荣,如果没有扎实强大的基础,也行不稳、走不远。
  加强工业基础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对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基础进行攻关,建立上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是我们开展“一条龙”工作的思路。同时,还需加强不同产业链条之间的统筹协调,实现协同发展。此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资金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需通过各方的协作配合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条。
  中企联要做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中企联自成立以来,一直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有效地将政府的政策和意见输送到企业,把企业的呼声传递给政府。自2017年以来,中企联围绕工业基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先后承接了“IGBT器件一条龙”“存储器一条龙”,今年还将继续推进“传感器一条龙”“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耐高温叶片一条龙”等一条龙应用计划工作,组织开展了针对IGBT器件和存储器的研讨会、闭门会,以及现场会、精准对接会,与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共同编著出版系列书籍。
  未来中企联还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继续通过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将我国早日建成制造强国贡献力量,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话语形式是课堂教学言语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它作为对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结果的完成和实现,可从相对静态的角度反映出课堂教学言语的基本情况。因此,在协调课堂教学话语形
目的: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情况、血浆载脂蛋白CII(ApoCII)、载脂蛋白CIII(ApoCIII)的含量变化和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肪酶(HL)的活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