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定向师范生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坚定的职业信念是他们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阐述了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强化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四大对策。这对培养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体现国家实行定向师范生教育的战略意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定向师范生 职业信念 现状 对策
  定向师范生的培育是国家重塑尊师重道传统的重要举措。成为终生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是国家和社会对定向师范生的殷切期待,也是定向师范生应树立的职业信念。
  教师职业信念是教师个体对教学的想法和观念。那么,在校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如何呢?高师院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教育呢?本课题组以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定向师范生为样本,发放1061份问卷,收回1033份,有效问卷985份,并据此分析了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强化其职业信念培育的四大对策。
  一、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1.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
  (1)定向师范生从教信念呈现复杂性
  在回答报考师范专业的原因时,20.9%的定向师范生是因为热爱农村小学教育,50.3%的定向师范生是为了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8.8%的定向师范生则是听从家长和班主任的建议。
  在回答是否愿意终身从教时,67.7%的定向师范生表示愿意,32.3%的定向师范生表示不愿意。
  在回答是否会遵守定向协议时,48.2%的定向师范生表示会遵守,但协议期满便会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小学;37.3%的定向师范生则表示不会遵守就业协议,只有14.5%的定向师范生愿意一生坚守在农村小学教育战线。
  在回答如何对待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时,高达95.8%的定向师范生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81.5%的定向师范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好教师。
  以上调查数据说明:大部分定向师范生都愿意从事教育行业,但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不够坚定,坚守农村小学教育战线的职业信念更是欠缺。
  (2)高師院校不重视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教育
  在注重定向师范生课程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同时,高师院校也应关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达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品德与情操同行。但是,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教育并没有引起高师院校的足够重视。首先,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会涉及职业信念的话题,学工团委等部门组织相关活动时也会关注职业信念的主题,但高师院校仍然将职业信念教育置于配角地位,其关注点也仅仅集中在师范生这个大群体上,忽略了“定岗于农村小学”定向师范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其次,高师院校对学生强制灌输理想信念教育的现象严重,有些教师将理想信念教育变成了晦涩枯燥的说教,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教育更是缺乏科学性、长期性和综合性,致使理想信念教育难以渗透进学生的内心。
  2.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因素
  教师职业信念是个既稳定又不失开放的复杂信念系统,受到来自个体内部建构及外界客观环境的共同作用。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因素有两个:从主观因素来看,定向师范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判断,常常过于单一化和理想化;从客观因素来看,市场经济环境下重物质享受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冲击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其中,46.4%的定向师范生认同“理想是空的,信念是假的,权利是硬的,钱财是真的”这一观点,对权钱与精神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此外,相比于城镇小学,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匮乏,生活环境较差,教学氛围缺失,文体娱乐几乎空白。在回答有哪些因素会动摇坚守农村小学教育岗位的信念时,70.8%的定向师范生认为是“艰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16.5%的定向师范生认为是“没有教学氛围”。
  二、加强和改进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对策
  1.重视教育实践,强化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感受
  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评价、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测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评估等固然都会对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培育产生影响,但最直接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效果的是对实践的疏离。多数高师院校虽然给定向师范生安排了教育实习的机会,但仅仅是把它作为一项学业内容,不重视其对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功能。教育实习作为一种实践学习,是定向师范生重要的实战机会。期间,学生会遇到诸多困扰,包括维持课堂纪律、组织课堂活动、与家长交往、处理个别问题学生等。借助教育实习体验,定向师范生会对教师职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转变其教师职业信念。
  2.引入红色文化,解决定向师范生的职业疑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二部分指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载体是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引入高师校园,探讨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当代高师院校教育的一大特色。红色文化的核心就是信念文化,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培育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
  如长征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就是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踏上长征路时,红军就坚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长征组歌·告别》)。”在恶相环生的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心中都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高师院校应借助长征精神核心点的宣讲,利用长征精神激发定向师范生乐于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职业信念,解决他们“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疑惑。
  3.宣讲教师榜样,激发定向师范生的职业兴趣
  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都是一首催人泪下的诗歌,都是一篇激人奋进的檄文。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贵州省大方县的徐本禹、烛照深山的四川彝族村寨甘洛县的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妻、心灵放歌的河南淮阳县的李灵、高义薄云的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胡忠和谢晓君夫妻、贵州省遵义市的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格桑花开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格桑德吉、老骥伏枥的贵州省遵义县的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妻、化作光明烛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莫振高、芳兰振蕙叶的江西省奉新县的支月英,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扛住了山村的贫穷和孤独,抗拒了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挑着山村孩子沉甸甸的梦想,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凡人善举,小善大爱,高师院校可充分利用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培养定向师范生坚定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职业信念。   4.完善政策制度,坚定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心
  除了高师院校注重培育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之外,各级政府也应完善相关政策或制度。
  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小学硬件建设经费的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小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将农村小学办成原生态的花园式校园。“栽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农村小学环境美了,自然可以吸引人才,也能留得住人才。
  其次,各級政府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用身边优秀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导定向师范生不要只看到农村教师的清贫与辛苦,还要看到农村教师的人生价值,激励定向师范生立志在农村小学教育战线建功立业。
  再次,各级政府应建立诚信机制,加强定向师范生的诚信教育,建立信用评判指标体系,保障定向师范生定向就业政策顺利、有效地实施。完善的政策制度可以为定向师范生坚定职业信念保驾护航。
  最后,各级政府应完善激励机制。如进一步完善经济待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交流培训等,以及优待农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措施,加大农村小学教师岗位的吸引力。
  教师职业信念是教师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内涵,也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在培养定向师范生的过程中,高师院校必须重视研究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对策与方法,切实加强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教育。定向师范生只有坚定了职业信念,才能成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合格师资。
  参考文献:
  [1]王慧霞.国外关于教师信念问题的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2]赵玉芳,左有霞.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信念:自身及他人教育经验的差异分析[J].教师教育学报,2016,(8).
  [3]胡玲翠,秦立霞.实践场域下免费师范生教师信念发展研究[J].学术探索,2013,(8).
  [4]VEEMAN S.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4,(2).
  [5]王荣.实习教师教育信念的改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X大学的本科实习教师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6]胡玲翠,秦立霞.实践场域下免费师范生教师信念发展研究[J].学术探索,2013,(8).
  ※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高师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长征精神在定向师范生职业精神培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研究”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L161012。
  (作者单位: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只有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才可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中学体育课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各项训练的数量及时间进行较为具体的预估,并转变当前部分体育运动负荷偏小、学生无法获得有效锻炼的现状。  一、体育运动负荷的生理学原理概述  运动生理学认为:“人体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会受到运动负荷的不断刺激影响,在此条件下,机体的功能会发生结构适应性变化。”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熟悉有关运动
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研究机翼形状与升空受力之间的关系,本文设计了一种简洁的飞行器机翼模型。通过数学建模,结合平面几何、二分法和工程绘图等相关知识,确定该机翼的表面形状,以及利用伯努利原理,估计该机翼的升力系数,以及能够提供的升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伯努利原理 数学建模 机翼形状 升力系数  一、飞机的飞行原理  《诗经·大雅》中有“鸢飞戾天,鱼跃于水”的诗句,表达了古人对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各级相关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能力和品格,怎样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师对学生情感技能及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儒家构成,儒家思想教育方式包括自我修养法和伦理教化法。本文主要研究了古代思想教育方式,并分析了它对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启示,以期提高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从古至今,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繁荣阶段是春秋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出现了
摘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 有效性 教学措施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理论、概念及规律都由物理实验得出的。可见,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笔者提出了几点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演
摘要: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主题图开展教学,主题图的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数学课本的可读性,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学习效率。本文介绍了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并阐述了主题图实施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主题图 小学数学
摘要:相比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学情更为复杂,学生对待学习普遍懒惰,对待人情近乎冷漠。因此,辅导员应教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良好沟通。  关键词:职业院校 辅导员  一、教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如果学生只想要轻松的人生,逃避学习并不能解决问题。那些沉迷游戏的学生,没多少人有从事电子竞技的打算,大部分只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人生目标。荒废青春、沉
新时代背景下的美术编辑需要重新定位,更准确地说,是美术编辑角色回归。作为理想状态,美术编辑的角色应是“美术编辑 设计师”,同时摒弃文字编辑为主,美术编辑为辅的陈旧观念,让他们处于平等地位,建立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和谐沟通、取长补短的渠道,避免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脱节,同时鼓励美术编辑提早参与图书的编辑流程,与文字编辑共同进入角色,甚至在某些适合美术编辑为主导的图书上,让他们成为主角,从图书选题策划论证
摘要:有效的阅读方式可以加深小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创新思维和阅读能力。本文根据目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措施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历来都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点,好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对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材研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材 研读 方法  一、正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  正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材研读能力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