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救济”捐款记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lyzha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4月14日上午,辽宁省瓦房店市慈善总会接受了一份特殊捐赠:刚脱贫不久的许会茂,捐出10000元现金。
  10000元,在一个平常人家尤其一个企业家看来,似乎不算什么事儿,但是对于许会茂来说,却是相当的不容易。
  乍看上去,今年67岁的许会茂身体不是很好,说话的气力也不是很足。但其眼神中透出的,却是慈祥、热情和刚毅。提起他,在瓦房店市太阳街道大河沿村那可是出了名的“老救济”,也是与“病穷困苦”打了三十多年“持久战”的“脱贫攻坚户”。
  “这些年,我一直在心里发誓:如果脱贫了,一定要报恩。”这是许会茂捐款时说的第一句话。
  老人的话头儿,是从1983年深秋开始的。他和老伴身体一直都不好,长期以来,就靠种地拉扯三个孩子,日子过得相当艰难。那一年,他家养了一头又肥又大的生猪,这是一家人的最大指望:两口子的吃药钱、春节的年货、来年开春的种子化肥,还有三个孩子的上学费用,都靠這头猪了。可是乡村干部非要他把猪卖给供销社,完成下达给他的征购猪任务。当他摆出眼前的困难时,干部们告诉他,只要交上征购猪,乡里和村里都不会丢下他不管。这些人说话还真算话。卖了征购猪以后,乡里很快救济了他100元钱,解决了他担心的一些开销;第二年春天,大河沿村党总支发动全体党员捐款,帮他买了一头耕牛;乡民政免费发给他种子化肥,让他顺利种上了承包田。打那以后,每年春耕的种子化肥都不用他操心,每个春节乡村两级组织都到他家走访慰问,送来米面鱼肉。左右邻居不是给他的孩子送衣物,就是帮他两口子解决治病的治疗费用,这一帮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他的三个孩子长大成人。
  许会茂是个既要脸又要强的人。每当得到政府救济和亲邻帮助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自立自强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他常说:“人有脸,树有皮。堂堂五尺男子,凭什么让别人帮扶?”他真希望全家能尽快富裕起来,也做一个快快乐乐帮扶别人的人。可两口子的身体就是不争气,不但干不了重活儿,而且常年花钱吃药。直到三年前他的老伴因久病不治而离世后他才慢慢地积蓄了些钱彻底甩掉了“老救济”那顶帽子。捐款当天他是由儿子和儿媳陪着到瓦房店慈善总会捐款的,他想让孩子们也体验一下做善事的感受。他经常告诫儿女:“不要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不要忘记乡里乡亲的情谊。有能力的时候,要经常帮助别人,多做善事、多积点德。”
其他文献
要说赛前叫阵造势,吸引拳迷眼球,所有拳击比赛都不能免俗,所以,拳赛前拳手间的相互叫板,甚至碰碰撞撞,就成了正式大战前供拳迷欣赏的一道亮丽风景。  此前最可爱的两个人当属泰森和“狂人”麦扬戈。与刘易斯的“世纪大战”开锣前,泰森不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前与刘易斯进行了“摔角”比赛、咬人家的大腿,而且一再对媒体的采访中放出狠话“我要吃了刘易斯的小孩。”当然了,那时候刘易斯还没有与牙买加的“黑珍珠”结婚,哪来
弹指一挥间,2009赛季步入尾声。在我们仓皇不安的想抓住点什么时,却发现所有戏码都已经谢幕。这就像一出缤纷大戏,总是要有开局、转折、高潮和落幕。而我们站在赛季末的尾巴上,所能做的,只有拿着无法撤销的票根,再次回味整整三百六十五天的余温。  在那些尘埃中,总有一些巨人让我们崇拜不已,总有一些口舌让我们隔岸观火;总有一些决策让我们拍手叫好,总有一些变化让我们无从适应;总有一些眼泪让我们唏嘘不已,总有一
金牌大国与体育小国    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占得了金牌榜第一,国人多少年来的“强国梦”、“大国梦”似乎就这么圆了。人们得意,欣喜,“歌咏不足而舞之蹈之”……然而,偏有些不知趣的人,要给陶醉兴奋的人头上泼些冷水。某些讨厌的西方媒体——大约是拈酸吃醋吧——竟然说:中国虽然是金牌大国,但在体育上仍是小国。  这真是有些晦气!但恼怒之余想一想:或许有点道理?妈妈的……  中国人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