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质就是情感的审美,因此,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应始终把握一个“情”字,使幼儿在与音乐的对话中,体验情绪,表达情意,表现情感,从而达成陶冶情操的目的。 一、以了解为前提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情绪体验应建立在两个“了解”的基础之上。一是了解幼儿。幼儿是欣赏音乐的主体,因此所选择和提供的欣赏素材必须与幼儿的认知经验、情绪体验相吻合。二是了解作品。音乐欣赏以优秀的音乐作品为载体,幼儿的情绪体验也是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
我们平时在工作中,大多数时候组织的音乐活动都是歌唱活动。很少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因为音乐欣赏活动不仅要对音乐作品熟悉,有一定的感受。而且在活动中教师对活动时欣赏的重点要非常清楚。前几天,立体化课程里欣赏中国民乐《金蛇狂舞》时,我将幼儿分成两组,模仿两条龙舟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循环体结构,幼儿在昂扬的旋律、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子中用动作展现龙舟竞渡的情形,对乐曲的感受更为深刻。 关注幼儿想像表达的过程。音乐的想像空间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比拟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绝对不是仅限于作品本身的内涵,而应该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过程。
总之,欣赏音乐不能只停留在音响的好听与不好听上,教师要因势利导幼儿的审美情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用设问引发幼儿讨论,或用色彩表现音乐,或用图画表现音乐,或用诗歌吟咏音乐,或用故事讲述音乐,或用舞蹈展现音乐等等,使他们既有创造性想象也音乐以外的创造性的活动。我们要深深地理解音乐欣赏教育应该遵循艺术本身规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多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参与,体验音乐,从而表达他们的独创性,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教师在指导幼儿音乐欣赏时,除了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随时激发幼儿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们的听觉、视觉、运动觉充分调动起来,重视各种艺术的参与,发挥综合教育的功能,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情趣和积极性,又能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感受到音乐内在的美。使之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
我们平时在工作中,大多数时候组织的音乐活动都是歌唱活动。很少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因为音乐欣赏活动不仅要对音乐作品熟悉,有一定的感受。而且在活动中教师对活动时欣赏的重点要非常清楚。前几天,立体化课程里欣赏中国民乐《金蛇狂舞》时,我将幼儿分成两组,模仿两条龙舟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循环体结构,幼儿在昂扬的旋律、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子中用动作展现龙舟竞渡的情形,对乐曲的感受更为深刻。 关注幼儿想像表达的过程。音乐的想像空间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比拟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绝对不是仅限于作品本身的内涵,而应该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过程。
总之,欣赏音乐不能只停留在音响的好听与不好听上,教师要因势利导幼儿的审美情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用设问引发幼儿讨论,或用色彩表现音乐,或用图画表现音乐,或用诗歌吟咏音乐,或用故事讲述音乐,或用舞蹈展现音乐等等,使他们既有创造性想象也音乐以外的创造性的活动。我们要深深地理解音乐欣赏教育应该遵循艺术本身规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多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参与,体验音乐,从而表达他们的独创性,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教师在指导幼儿音乐欣赏时,除了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随时激发幼儿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们的听觉、视觉、运动觉充分调动起来,重视各种艺术的参与,发挥综合教育的功能,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情趣和积极性,又能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感受到音乐内在的美。使之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