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写好考场作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ch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一说起作文教学,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说起考场作文,总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一是受传统思想禁锢,认为写文章是很严肃的事情,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生活的积累,从而不认可考场作文这种“文字快餐”;二是观念作祟,怕领导批评“八股”,怕同行非议“古板”;三是不知不觉中以作家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其实,教师大可不必设置“人为禁区”,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训练学生应付考场作文。那么,训练考场作文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一、训练学生认真审好题
  审题的作用在于切题,从而杜绝偏题、离题或者跑题。绝大多数作文评卷老师都把文章是否切题作为评价文章成功与否的第一要务,足见审好题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审好题呢?首先是读懂作文题目。所谓懂,就是基本理解出题者的本意,不偏题、不离题、不跑题,有的放矢。其次要审好副题,即确认作文题目是全命题还是半命题,或者是在给出材料的基础上自拟题目,都要心中有数。
  二、训练学生的“文字包装”
  字体工整优雅、卷面整洁会对作文拿高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这个道理务必要向学生讲清楚。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练字。学生既能从漂亮工整的字体中“获大利”,又能从练字中陶冶身心,一举两得。
  三、训练学生不同旁人的思维
  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的就是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作文要获得高分,不要说“语要惊人”,思维和思路比别人高一等,至少要不落俗套。如果人云亦云,就不可能给人留下美好的深刻印象。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在切题的基础上别具一格呢?没有什么捷径,归根到底需要长期的积累。特别是名言警句、好词佳句以及成语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要求学生多读名家名篇,只有多读,才可能“其义自见”,才可能“下笔如有神”,才可能考试获高分。
  四、训练学生提炼作文的三个“显眼点”
  作文评卷是一项有时效限制的枯燥工作,评卷老师不可能反复斟酌考生的每一篇作文。考生就要投其所好,把握好作文的三个“显眼点”:一是题目;二是开头;三是结尾。好的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灵魂,能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文章的开头,亦即古人说的“凤头”,总体要“小巧,亮丽,夺目,入题迅速,先声夺人”,如同凤凰的头冠一样引人注目。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文章的结尾既要收题简练迅速,又要让读者意犹未尽。
  五、训练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
  首先要养成凡事皆观察的习惯。其次要养成有目的地观察的习惯。有目的地观察,就会经过大脑深层的思考,往往沉淀下来,存留在记忆中的某个“文件夹”,作文用到时就会被灵感触醒,进而行文如流。再次要善于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取素材。现在的媒体五花八门,尤其得到青少年的青睐。教师要紧紧跟上媒体时代的步伐,根据“有理、有度、可控”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快速地收集有用的素材。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系列常见的积累素材的活动。如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一句话新闻活动,学生轮流进行;每周每人背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由学生轮流每天写一则“我喜爱的一句名言”;利用班会或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故事讲演赛;节假日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等。这些实践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为写作积累素材。
  六、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
  考场作文写作的速度尤为重要。我们提倡不但要写好文,更要快速写好文。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训练时强调限时写作。两个小时的语文考试,留给作文的时间通常是50~60分钟,平时作文训练就要求在这个时限内完成作文,决不允许超时,甚至是写隔夜作文。只有平时多这样训练,学生才能确立写作的时间观念,上了考场不慌忙。
  七、训练学生的写作心态
  训练学生坚决克服四个方面的心理弱点:依赖,畏惧,随意,封闭。针对这四个常见的写作心理障碍,第一训练学生不依赖教师,不依赖范文,不依赖固有的思维定式;第二训练学生不畏惧写作,特别是词汇积累少、经常文不达意的学生,教师要“扶、帮、带”,不能动辄嘲讽;第三训练学生杜绝随意写作,不能信马由缰写到哪就算哪,不能跟着感觉走,要带着目标去写;第四训练学生写开放式作文,不能闭门造车,尤其是性格孤僻、家庭境遇不如意的学生,更加要引导他们远离封闭的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训练,暗示学生考场作文亦不过如此,平时训练过了,上了考场正常发挥就行。这样,学生反而心态轻松,容易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切实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措施,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求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把原来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所以,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势在必行。下面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谈谈笔者的体会。  一、情境创
目前,正值大棚卷帘机使用高峰期,卷帘机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农委十分重视大棚卷帘机安全监管工作,采取多项措施狠抓大棚卷帘机安全使用监管工作。  据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狠抓大棚卷帘机安全使用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成立由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大连市卷帘机和微耕机安全监管办法》、《大连市卷帘机等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2014年8月4日下午国家能源局有关领导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的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会上表示,准备就进一步发展分布式光伏下发通知。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这一新政很可能就是《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下称“分布式通知”)。  近日,国家能源局给部分光伏企业、相关部门下发了一份“分布式通知”的征求意见稿。按此征求意见稿,我国的分布式企业“可利用废弃土地、荒
进入大学校门后,许多大学新生会产生一些自我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和生活两个方面。在学业方面,大学新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在生活方面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通用技术真正凸显其“通用”性?我认为教学生活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较好途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一、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1.教学生活化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通用技术的基本理念就是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并力求设计创新。
在我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北面,有个面积1000多亩(66.67公顷)的韭菜菜地,是由天津请来的高师傅指导种植的。一直长得不错。1981年2月我们听到北京四季青公社的技术员反映,这个基地
新疆问题是国外学者对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海外媒体的时政报道中也频繁出现。其中,西班牙媒体涉及新疆问题的报道不仅折射出该国传媒界对中国内部民族事务
通常我们口中所说的“优生”是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当然,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教师的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关注学生身上成绩以外的东西。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变化在学困生身上起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优生”身上起到的作用可谓是微乎其微。教师们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班里的学困生,认为把学困生的工作做好,追赶上优等生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这种思想的左右,使得更多的教师忽略了“优生”的存在,使“优生”也有了“为所欲为
课外文言文是中考必不可少的内容,许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对如何提高课外文言文得分率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积累基础知识  考试考查的课外文言文都比较短小,不认识的字只有极少数,但学生往往读不懂。究其原因,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因此,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就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一见到这个词,就能马上想到这个词的意思,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内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只有全面深刻地了解我国发展的新目标、社会存在的新矛盾、理论取得的新成果,才能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科学信仰,才能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