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白内障手术球后神经阻滞中的镇静效应.方法 选择93例65~ 82岁白内障患者,将患者按机械抽样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1例.由术者行球后神经阻滞,阻滞完毕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之后A、B、C组分别以0.2、0.4、0.6μg/(kg·h)速率维持.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T0)、神经阻滞完毕即刻(T1)及用药后10 min(T2)、20min(T3)、30 min(T4)、60 min(T5)的Ramsay评分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组T2~T5 Ramsay评分均高于本组T0 [A组:(2.6±0.7)、(2.5±0.2)、(2.4±0.8)、(2.4±0.3)分比(2.0±0.0)分;B组:(3.0±0.7)、(3.8±0.7)、(4.2±0.2)、(4.5±0.2)分比(2.0±0.0)分;C组:(3.8±0.6)、(4.7±0.4)、(5.2±0.8)、(5.6±0.6)分比(2.0±0.0)分],C组T3~T5高于A组和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3~T5心率均慢于本组T0[A组:(77±5)、(76±7)、(74±12)次/min比(88±12)次/min;B组:(72±9)、(70±8)、(70±11)次/min比(90±10)次/min;C组:(64±7)、(55±7)、(54±6)次/min比(88±9)次/min],而且C组慢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内和组间MAP、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眩晕等并发症.结论 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2~0.4μg/(kg·h)维持适合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清醒镇静。
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白内障手术球后神经阻滞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摘 要】
:
目的 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白内障手术球后神经阻滞中的镇静效应.方法 选择93例65~ 82岁白内障患者,将患者按机械抽样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1例.由术者行球后神经阻滞,阻滞完毕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之后A、B、C组分别以0.2、0.4、0.6μg/(kg·h)速率维持.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T0)、神经阻滞完毕即刻(T1)及用药后10
【机 构】
:
134000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麻醉科,134000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出 处】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三种低温等离子辅助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Ⅱ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68例Ⅱ型、Friedman Ⅰ~Ⅱ度轻、中度OSAHS患者,依据腭咽部解剖特征和解剖径线数据,分为A组28例,B组22例,C组18例.A组施行等离子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改良腭咽成形术,B组施行等离子扁桃体打孔射频消融改良腭咽成形术,C组施行腭咽部多点打孔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6个月复查多导睡眠
目的分析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或者联合治疗后的效果,并探讨相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放射治疗组26例、手术组28例、手术+放射治疗组32例。评估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计算及统计分析,对三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邹城市人民医院EICU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物理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物理治疗组给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物理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脑水肿体积及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