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学来说,它必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必然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为了使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我紧紧以新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为基准,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述人地关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时空广阔、文理兼备的地图、图表和景观图等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对教材中感染学生、培养情感的部分充分挖掘,并在形象和情感上加工润色,强烈激励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初中 地理 情感 教学 策略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亲其师则重其道”,教师的形象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尤为重要。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便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师生关系对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影响深远。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三、使用包含感情的教学语言,以情动人的进行地理教学
  作为一项文科知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以期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七年级上册讲到陆地地形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
  如七年级下册介绍美国、巴西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相比,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现代化科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忧国心”,激励学生树立胸怀祖国、艰苦创业、立志报国的奉献精神,使个性得到优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
  四、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演员要想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于其中,然后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了。同样道理,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你的教学过程中,你就要想办法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就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讲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图这一节时,我是用谜语导入新课的:“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没猜到的学生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它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大纲教材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陆静.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地理教学》 2008 第4期
  [2]郭钢岁.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地理教学》 2009 第12期
其他文献
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一直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作为体育教材内容,这类教材主要包括武术的基本功、拳术、棍术、刀术、剑术等武术内容,以及举石担、拔河、踢毽子、秋千、摔跤、跳绳等民间体育项目。  一、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特性  (一)武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分别从功能、结构、方法和典型性4个
期刊
【摘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必经之路,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朗读对于学生的识字量拓展、语感知识积累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学习体会入手,提出四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朗读教学技巧与策略,旨在为更好的实现语文的朗读教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
【摘要】:新课标是当前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大胆尝试了初中数学活动与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现体会如下。  【关键词】:浅谈数学 思维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根据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培养其思维能
【摘 要】:农村小学教学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基础弱,缺乏兴趣和学习的责任,因此,在情感与价值观上,我们要激发其兴趣,强调其责任;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概念的教学,注重典型例题的教学,注重基础的训练,注重练习的配置,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以促进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质量提高 激发兴趣 注重概念 抓好典型 注重基础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
【摘要】高中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有较强的叛逆性,在工作中,班主任工作要讲求艺术性,因势利导,才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身心健康地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 班主任工作  引言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进行的,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工作、对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有着重要意义。一个成功的班
摘要:在新时期党的教育战略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至关重要。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 思想 政治 教学 学生  新时期党的教育战略中,突出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思想,主张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着力开发人的智能,重视人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这为我们“搞
【摘要】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无论是对于个人素质的提高还是对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学生却不够重视乐理学习。如何开展初中音乐课程中的  乐理知识教学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 乐理教学  引言  乐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师用呆板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就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被学生接受掌握。
【摘 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自”字做文章,大力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事,光有教师教的积极性是远不够的,还要调动学学的积极性才行;只有学生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落到实处,才会真有成效。  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教学活动目的,从学习动机方面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从大的方面说,首先要端正学生学习韵态度。有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不甚重视语文,重理
期刊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那么,语文课程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那就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对祖国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听与读的训练,重在培养理解能力,而说与写的训练,重在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