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两种铂类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肿瘤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紫杉醇和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铂类化疗在部分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全国多中心、随机分组研究,选取末次化疗后6~12个月内复发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组和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铂类治疗组,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药物安全性及总生存期。本研究通过了各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共216例患者入组,其中106例接受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治疗,110例接受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铂类方案治疗。紫杉醇组与多柔比星组相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多个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499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TMC原发灶超声特征、BRAF突变检测结果及手术病理结果等,淋巴结转移数量>5枚定义为淋巴结多个转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多个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1.9%(209/499),淋巴结多个转移率为7.4%(3
16世纪末开始,藏医学深度影响蒙古地区医学,蒙古族智者们学习研究藏文医学文献,陆续将藏文医学文献翻译成蒙古文,促进了蒙医学的发展完善。将藏文医学文献的蒙文翻译历史分为清朝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等3个阶段,描述了各个时期藏文医学文献的蒙文翻译研究情况。清朝时期开始翻译《四部医典》《兰塔布》等重要文献10部左右,蒙古地区开始学习蒙古文医学经典。民国时期,翻译了少数2部文献,以抄本形式流传下来。新中
1930年中华圣公会武昌同仁医院计划添设精神病院,留美医学博士桂质良负责建院工作。桂质良拟定了建院方案,还申请了“亨德森精神疾病研究奖学金”,计划远赴格拉斯哥皇家精神病院,跟随精神病学家大卫·肯尼迪·亨德森学习一年,为建院做准备。根据桂质良与精神病学家阿道夫·麦尔和亨德森的书信档案,结合相关文献,梳理了武昌精神病院建院规划的背景条件、内容要点。虽然武昌精神病院的规划未能实施,但它是中国首个现代精神
《医经大旨》为明代海盐贺岳所著,书中引用了《丹溪医案》的部分内容,部分医案为首次发现。运用文献学方法将《医经大旨》征引《丹溪医案》内容,与《丹溪医按》《格致余论》《丹溪纂要》《丹溪治法心要》等书中所记载的朱丹溪医案对比研究,证明《丹溪医案》与《丹溪医按》实为2本书。此外,《医经大旨》征引《丹溪医案》的部分内容,保存完整,对校勘其他医著中所记载的朱丹溪医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肝癌的命名很不规范,并与胆管癌命名混淆,作者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为规范今后肝癌的命名与分类提供参考。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的前言部分指出: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本文就上述
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录桔梗的功效为“宣肺、化痰、利咽、排脓”,现代临床用也主要于治疗肺系疾病,但《神农本草经》中桔梗的主治为胸胁痛、腹满、肠鸣、惊恐悸气,说明从汉代至今,桔梗的功效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梳理历代本草文献中关于桔梗功效的记载,并与历代临床应用相对照,发现临床应用是影响本草著作中功效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由于方药复杂的互动关系,使得本草文献中关于桔梗的功效的描述也与实际
肢端肥大症属于罕见病,其诊断、治疗和随访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完成。近年来,国内外肢端肥大症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因此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召集国内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和放疗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更新发布《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旨在进一步推动肢端肥大症的规范化和个体化管理。回溯过往,共识和指南确定并逐步修订形成广泛认可的生化缓解标准;药物治疗的选择和方案逐步被写入共识和指南,对规
选取2020年1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确诊为耳源性眩晕的患者25例,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48±13)岁。进行互联网联合线下随访前庭康复12周,包括前庭-眼反射练习、本体感觉练习、静态/动态平衡练习。比较康复前后的计算机动态姿势图(CDP)、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前庭康复12周后DHI得分[(48.3±15.9)分比(26.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