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meng611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实践与创新,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语文阅读;实践;创新;策略
  一、引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一味地向学生讲授阅读知识,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与应用。鉴于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创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实践与创新,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语文阅读展开良好的理解和运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展开具体的分析与研究,希望给广大教师提供些许意见与帮助。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实践与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若想要真正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知识讲授,首先应当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对学生展开知识的讲授时,会使阅读教学过于枯燥、乏味,使学生无法快速掌握语文阅读技巧,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创新阅读教学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出对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与应用阅读技巧,使其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能够有效拓宽阅读教学的维度。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对阅读方面的兴趣存在一定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若依旧运用较为枯燥的教学手段,就无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反之,实践与创新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展开阅读教学,拓宽课堂教学的维度,满足各个学生对于文章阅读的实际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影响。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虽然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但是从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依旧存有诸多不足需要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过程死板枯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响应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关于有效性和趣味性等方面的要求,虽然不同程度创新了教学形式,但是依旧存在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并未针对不同的阅读资源灵活应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严重阻碍了教学的顺利推进。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能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形式,但是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展开创新,从而造成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忽略了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提升阅读水平的前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未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无法真正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以上是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实践与创新的有效對策
  (一)开展分层教学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分层教学法,将班级学生划分层次,依据不同的层次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展开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分层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首先,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语文教师应强化这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巩固生字、生词,让学生做到流畅地阅读文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其次,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引导这一层次的学生展开语文阅读学习,使其更好地掌握阅读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再次,针对语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语文教师可以着重培育他们的语文阅读技巧,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另外,在运用分层教学法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层次划分与教学手段的分层并非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小组合作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创新教学观念与教学形式,除了重视多样化阅读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展开知识讲授。语文教师要改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传统教学形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用此种教学形式,不但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与热情,而且可以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呈现语文阅读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文章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另外,语文教师可以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为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并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使每个小组都可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并让各组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与展示。如此能够防止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状况,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三)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
  不同学生的阅读方法各不相同,并且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与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间的差异,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身的想法,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发挥更多的创造性,而不是局限于固有的阅读形式与思维形式中。语文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出特长,促进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   (四)对教学内容展开创新
  语文教师应当提升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度,对教学内容展开创新,否则无论运用多么合理的教学对策,都没有办法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甚至会让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展开科学、合理的创新。
  首先,语文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展开有效归纳。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理,对新鲜事物充满求知欲望。语文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展开全面规划,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語文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充满趣味的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再次,语文教师应对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知识展开指导,以免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知识,却不理解其含义,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团结、友爱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意识。
  其次,语文教师应重视结合学生心理来展开阅读指导,从而推进学生健康发展。
  再次,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的渗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有效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与完善,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梁颖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59.
  林春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5):119.
  蒙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87-188.
  李静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2):55-56.
  柯红梅,向志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创新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2):104-105.
  朱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与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85.
  陆琳.“教为不教”的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4):31-32.
  王明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53-55.
  倪网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9(06):70-71.
  张晶.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1):4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的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在这一问题上,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数学教师结合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现状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反思,旨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从而为数学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助力.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为出发点,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归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复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有不同的想法,但在大体上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从教材入手,在语篇方面对学生进行复习。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英语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尝试通过话题整合的复习方式来提升复习效率。  【关键词】传统复习方式;弊端;话题整合复习方式;优势  初中英语的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针对话题整合复习方式进行研究。话题整合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所在,也是进行计算、论证、判断与推理的基本依据,还是构建数学定理、公式与法则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教师可从建模思想视角切入,优化与创新概念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概念。  【关键词】建模思想;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概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思考和运算的基础。建模思想是运用数学建模去解决问题的思想,本质
【摘要】文章从实际的教育情境入手,阐述了班主任如何灵活运用教育机智的技能——“润物细无声”,利用教育契机,理解学生体验来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关键词】教育机智;个性成长;班主任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教育旨在将每个学生培养成才,而成才之路必将是激发学生个性潜能之路。因此,素质教育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以期在未来的相关领域中发挥其潜能。教育机智便是实现
【摘要】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挖掘德育要素,渗透德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思想渗透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思想出发,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提升德育渗透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思想;教学渗透  一、前言  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这些内容对小学生的成长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探究型教学的理念不断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接受.但是,探究型教学应当怎么在学校中进行实际应用呢?这个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本文站在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通过对本校课题“基于数字化的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进行了关于如何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探究学习的有益探索.  【關键词】数字化;小学数学;研究;实践  一、数字化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简要介绍  (一)数字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