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y199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要发挥其基本职能和现代职能,就必须依赖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不断推广,会计电算化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不但具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同时也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
  从表面上看,会计电算化教学颇为繁荣,前景看好。但实质上,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仍存在很多尚未解決的问题,如学生起点低,师资力量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中等职业院校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成为了中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所以,很有必要认真探讨这些问题,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职业教育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才。
  1.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熟练的会计账务处理技能,运用于将来的实际工作中。
  2.使少部分学生达到或接近中级水平,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业务支持,即能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的解决会计新问题的智能。
  3.通过对常用的大型财务软件的熟练应用(如用友财务软件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各行各业各种管理软件的操作应用,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院校财会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普遍存在的、共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资力量不足。
  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学,而是一门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然而,现在中职院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老师,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没有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适应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
其他文献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他提出了一下课堂教学策略。  一、引入新课或提出问题要有趣味性,要能吸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t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4,FABP4)水平及过氧化物酶增值受体γ(peroxisome
重型颅脑损伤(SHI)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80%,不仅制约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还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细菌易位,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1.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水平亟待提高。教师应轮流定期深入施工一线了解施工现状,掌握现行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技术,使授课贴近买际。  2.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水平理论课教学走出校门: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努力提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突出职业特色,推动中专体育工作发展,给学生以强健的体魄。中专校建议开设职业体育课,根据行业特点设置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