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好课”,众说纷纭。刚当教师认为,一节好课就是周密的课堂教学设计,默契的师生配合,工整的板书设计,学生的积极参与,洪亮的课堂发言,教师教态自如,流畅地在45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不管学生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师唱主角,课堂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学生只是配角,有什么问题你留着,有什么不懂你想着,教师在前面走,学生跟在后面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没有活动的空间,没有思维的飞跃,能力的提高可想而知……
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多次外出学习以及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自己对一节“好课”的评价观又有了改變。一节课谁在学习,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才是课堂上展示的主角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在自己的脑海中转了一圈又一圈。现在的教师如此用心,为什么有厌学情绪的学生逐日增加,一切都在要求我们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质疑,重新认识和思考好课的标准。我认为,一节能够适应新课改需求、适合学生发展、适合社会的培养人才要求的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主动投入。只有学生投入才会有收获,我们的教学
活动才有意义,才会有价值,学生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才能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到更多的东西,改变学生厌学、逃学的现状,才会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给力。
第二,让学生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所学理论知识的升华,使学
生能力提高的最好途径,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一项必修课,是学生获取经验和技能的一种途径。让学生敢于动手,勇于动手,才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解决,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
第三,让学生参与讲解。讲解是学生理解内化知识最好的途径,听写不一定记忆深刻,但让你把一道题讲给同学听,你就需要建立在自己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不光对于这个知识点,你还要把相关知识都进行一次整合,可以说讲一道题对学生是一次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
第四,学生参与评价。一个学生要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当堂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首先自己必须做到在本节课上认真听讲、观察,才有可能准确地对他人做出相应的评价。同时,对别人评价的时候,潜意识里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评价,促使学生之间和谐奋进,相互帮助,相互提高,体现团队精神和意识。
总之,设计好一节课难,上好一节课更难。社会是发展的、学生是发展的,我们老师更应该是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用发展的视角评价一节课,一节好课就是一节发展探究型的课。
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多次外出学习以及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自己对一节“好课”的评价观又有了改變。一节课谁在学习,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才是课堂上展示的主角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在自己的脑海中转了一圈又一圈。现在的教师如此用心,为什么有厌学情绪的学生逐日增加,一切都在要求我们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质疑,重新认识和思考好课的标准。我认为,一节能够适应新课改需求、适合学生发展、适合社会的培养人才要求的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主动投入。只有学生投入才会有收获,我们的教学
活动才有意义,才会有价值,学生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才能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到更多的东西,改变学生厌学、逃学的现状,才会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给力。
第二,让学生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所学理论知识的升华,使学
生能力提高的最好途径,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一项必修课,是学生获取经验和技能的一种途径。让学生敢于动手,勇于动手,才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解决,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
第三,让学生参与讲解。讲解是学生理解内化知识最好的途径,听写不一定记忆深刻,但让你把一道题讲给同学听,你就需要建立在自己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不光对于这个知识点,你还要把相关知识都进行一次整合,可以说讲一道题对学生是一次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
第四,学生参与评价。一个学生要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当堂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首先自己必须做到在本节课上认真听讲、观察,才有可能准确地对他人做出相应的评价。同时,对别人评价的时候,潜意识里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评价,促使学生之间和谐奋进,相互帮助,相互提高,体现团队精神和意识。
总之,设计好一节课难,上好一节课更难。社会是发展的、学生是发展的,我们老师更应该是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用发展的视角评价一节课,一节好课就是一节发展探究型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