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巴柳氮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C57BL/6J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模型组、巴柳氮不同剂量组(42、141、423 mg/kg),正常对照组自由饮水,其余各组自由饮用5%DSS溶液,巴柳氮灌胃给药.每日予以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分,匀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机 构】
:
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安徽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安徽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巴柳氮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C57BL/6J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模型组、巴柳氮不同剂量组(42、141、423 mg/kg),正常对照组自由饮水,其余各组自由饮用5%DSS溶液,巴柳氮灌胃给药.每日予以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分,匀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GSH-Px)、丙二醛(MDA)含量,小肠黏膜透射电镜检查.Evans蓝检测小肠黏膜通透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DSS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的体质量减轻、便血和腹泻,DAI评分和病理(HI)评分增高(P<0.01).同时,结肠黏膜MPO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透射电镜检查小鼠回肠黏膜绒毛变短、萎缩、稀疏和排列极不规则,细胞间连接复合体缩短、变宽及细胞间隙扩大;小肠组织中Evans蓝含量增高.巴柳氮给药组小鼠一般情况明显改善,DAI评分与HI评分降低(P<0.05),MPO活性减低,MDA含量降低,SOD和GSH-Px活性增高.随着巴柳氮剂量的增高,回肠黏膜微绒毛形态接近正常,小肠组织中Evans蓝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DSS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巴柳氮可改善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
其他文献
随着临床医学专科化的建设,专科医生对专病专治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功能外科的作用,是专科医生的追求.在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上,除了对生存率的追求外,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越来越注重术后的生活质量.有些医生认为,直肠癌扩大根治术中出血较多,且内脏自主神经损伤较重,因此,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和侧方淋巴结清扫提出异议,本文就此进行阐述。
为了促进便秘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交流与发展,展示近年来便秘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和《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和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协办的2010中国武汉便秘诊治高峰论坛拟于2010年4月23.24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会议期间将邀请相关学界知名专家到会作专题报告。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容易制作和还纳的无支撑回肠造口.方法 于右下腹经腹直肌作一造口隧道,将造口处肠段从隧道中牵出,关腹后于造口远端将回肠楔形切开,将造口近端肠管与隧道的真皮层作外翻缝合,将远端肠壁与造口处的真皮层作直接缝合.结果 本组共13例患者依该法进行回肠造口,均于术后2~3 d内出现造口内排气.所有造口均未出现回缩情况,1例造口处水肿,自行恢复;1例造口周围皮肤炎,经对症治疗
21世纪第一个10年即将过去,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研究获得了众多成果,单纯依靠"刀法纯熟"的"外科"医生演绎精美手术或"浴血奋战"就可以治疗肿瘤的崇高形象受到质疑.观念的更新对外科医生、尤其是普通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迅速完成自身转型,不仅要深谙某个具体的肿瘤外科专业,更要清晰掌握整体综合诊治理念,才能完成今天需要的肿瘤个体化医疗过程.
背景:骨盆侧方淋巴结转移发生于10%-25%的直肠癌患者,并与局部复发率增高和生存率降低有关。但长期以来,对于是否常规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及其疗效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扩大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在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价值进行评估。
近年研究结果显示.借助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提高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和保肛率.是直肠癌辅助治疗的新趋势[1].术前新辅助放疗或放化疗对直肠癌的局部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的放化疗[2].
患者女性,67岁.因解白色胨样便10 d,肛门肿物脱出3 d于2009年5月6日入院.查体: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正常.取左侧卧位,肛门部可见一5.0 cm×5.0 cm×6.0 cm椭圆形肿物脱出,呈暗红色,水肿明显,近中央有一2.5 cm×3.0 cm溃疡型肿块;见图1.脱出肿块无法复位至肛门内.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1].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肠绞窄、肠坏死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常危及生命.我院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14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患者女性,58岁.因"阵发性下腹部疼痛10余天"于2001年10月15日入院.检查:下腹部触及一足月妊娠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触痛.B超示:右卵巢巨大畸胎瘤.遂行右侧卵巢附件切除术。
目的 探讨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非瘤肝组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结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的肝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光镜、透射电镜观察非瘤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进行分级,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非瘤肝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状况.结果 接受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的19例患者中,12例(63.2%)可观察到非瘤肝组织损伤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