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母妊娠梅毒的新生儿临床分析。方法 针对40例所研究新生儿母亲在患病后是否进行有效的治疗进行分组,治疗组(进行有效治疗)20例,对照组(未治疗和治疗不彻底组)20例,对两组患儿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对照组在新生儿贫血、肝脾肿大、梅毒性鼻炎、心脏杂音、早产儿等各临床指标明显比治疗组高,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RUST、TPHA、白细胞升高、H b<145g/L、CRP升高、CK-MB升高及ALT 升高等血清检测指标明显比治疗组高,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梅毒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及时、正确治疗孕妇梅毒,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因此要积极做好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孕期梅毒。
[关键词] 新生儿;梅毒;妊娠;探讨
针对先天性梅毒对新生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现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确诊母亲妊娠期梅毒临床观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母亲妊娠期血TRUST(+)及TPHA(+)的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男22例, 女18例,胎龄为32~40岁,平均胎龄为36.1±2.0周,其中17例早产儿,23例足月儿。出生新生儿体重1650-3550g,平均体重为2500±500.00g,其中24例体重大于2.5kg,16例体重小于2.5kg,通过血液指标检测40例新生儿母亲产时TRUST及TPHA均呈阳性,表明母亲妊娠期均感染梅毒。
1.2 临床方法
针对40例所研究新生儿母亲在患病后是否进行有效的治疗进行分组,治疗组(进行有效治疗)20例,对照组(未治疗和治疗不彻底)20例,对两组患儿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入院进行治疗时取患儿血清标本,分析两组患儿血清检测结果。所研究对象均优先采取青霉素进行治疗,如有过敏反应者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处理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 版本13.0 ) 统计软件进行计算,以P﹤0.05表现为有显著性差异,以P﹤0.01表现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临床表现分析
通过两组临床分析比较,对照组在新生儿贫血、肝脾肿大、梅毒性鼻炎、心脏杂音、早产儿等各临床指标明显比治疗组高,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两组血清检测结果分析比较,对照组在TRUST、TPHA、白细胞升高、Hb<145g/L、CRP升高、CK-MB升高及ALT升高等血清检测指标明显比治疗组高,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病原体在母体内通过胎盘途径感染胎儿,可引起死产、早产,妊娠梅毒对胎儿的有害风险较正常孕妇高2.5倍,妊娠合并梅毒其围产儿病死率高达50%[2]。是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的疾病。梅毒发病率持续增高,胎传梅毒逐年攀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3]。本病常有较严重的内脏损害,对婴儿的健康影响很大,病死率也高[4]。如涉及神经系统可留有慢性脑膜炎、痉挛性瘫痪、惊厥、智力低下、耳聋及视神经萎缩等后遗症[5]。先天性梅毒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及时、正确治疗孕妇梅毒,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因此要积极做好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孕期梅毒。
参考文献
[1]周动机,谢慧,张遇娴,等.不同孕期治疗对妊娠梅毒分娩的预后影响[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20(2): 121-123.
[2]任旭琦,杨立刚,陈永锋,等. 2005-2010 年广东省育龄妇女人群中二期梅毒及隐性梅毒流行趋势[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3):174-177.
[3]杨立刚,杨斌. 先天梅毒的诊断及治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2): 157-159.
[4]吴慧.母妊娠梅毒之新生儿临床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66-168.
[5]叶光荣,张伟,黄显翔.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梅毒的预后影响研究[J].西南军医,2010,12(6): 1059-1061.
作者简介,吴金华(1970.10),女,汉族,河南开封市人,开封市妇產医院,475000,河南开封市,大专,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新生儿临床工作
[关键词] 新生儿;梅毒;妊娠;探讨
针对先天性梅毒对新生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现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确诊母亲妊娠期梅毒临床观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母亲妊娠期血TRUST(+)及TPHA(+)的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男22例, 女18例,胎龄为32~40岁,平均胎龄为36.1±2.0周,其中17例早产儿,23例足月儿。出生新生儿体重1650-3550g,平均体重为2500±500.00g,其中24例体重大于2.5kg,16例体重小于2.5kg,通过血液指标检测40例新生儿母亲产时TRUST及TPHA均呈阳性,表明母亲妊娠期均感染梅毒。
1.2 临床方法
针对40例所研究新生儿母亲在患病后是否进行有效的治疗进行分组,治疗组(进行有效治疗)20例,对照组(未治疗和治疗不彻底)20例,对两组患儿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入院进行治疗时取患儿血清标本,分析两组患儿血清检测结果。所研究对象均优先采取青霉素进行治疗,如有过敏反应者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处理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 版本13.0 ) 统计软件进行计算,以P﹤0.05表现为有显著性差异,以P﹤0.01表现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临床表现分析
通过两组临床分析比较,对照组在新生儿贫血、肝脾肿大、梅毒性鼻炎、心脏杂音、早产儿等各临床指标明显比治疗组高,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两组血清检测结果分析比较,对照组在TRUST、TPHA、白细胞升高、Hb<145g/L、CRP升高、CK-MB升高及ALT升高等血清检测指标明显比治疗组高,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病原体在母体内通过胎盘途径感染胎儿,可引起死产、早产,妊娠梅毒对胎儿的有害风险较正常孕妇高2.5倍,妊娠合并梅毒其围产儿病死率高达50%[2]。是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的疾病。梅毒发病率持续增高,胎传梅毒逐年攀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3]。本病常有较严重的内脏损害,对婴儿的健康影响很大,病死率也高[4]。如涉及神经系统可留有慢性脑膜炎、痉挛性瘫痪、惊厥、智力低下、耳聋及视神经萎缩等后遗症[5]。先天性梅毒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及时、正确治疗孕妇梅毒,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因此要积极做好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孕期梅毒。
参考文献
[1]周动机,谢慧,张遇娴,等.不同孕期治疗对妊娠梅毒分娩的预后影响[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20(2): 121-123.
[2]任旭琦,杨立刚,陈永锋,等. 2005-2010 年广东省育龄妇女人群中二期梅毒及隐性梅毒流行趋势[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3):174-177.
[3]杨立刚,杨斌. 先天梅毒的诊断及治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2): 157-159.
[4]吴慧.母妊娠梅毒之新生儿临床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66-168.
[5]叶光荣,张伟,黄显翔.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梅毒的预后影响研究[J].西南军医,2010,12(6): 1059-1061.
作者简介,吴金华(1970.10),女,汉族,河南开封市人,开封市妇產医院,475000,河南开封市,大专,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新生儿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