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革命”能养两亿人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y199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的多家餐厅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一人餐、两人餐等多种就餐形式。

  这是一场所有人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的“革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飲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全国各地的餐饮、烹饪协会接连号召餐饮企业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打包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正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立法工作,也就是说,如果法案通过,人们下馆子点菜将会受法律的约束。一时间,下馆子如何点菜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也有人感到疑惑:吃饭不是私事吗?需要上升到立法层面吗?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餐厅,调查了百姓家庭的日常饮食,也采访了相关倡议人和专家,发现人们经常在无意中造成浪费,也因此厉行节约是一堂所有人都要学习的功课。

很多浪费没被当回事儿


  记者通过发帖招募、餐厅蹲点等方式找到25个家庭,请他们记录在过去一周每天的用餐量。
  这些家庭分布在北京、上海、郑州、重庆、厦门、贵阳等地,属中等收入家庭,均为三至四口人。在过去一周,有11个家庭每天中午吃剩的留到晚餐继续吃,一天下来基本不会有剩菜。另外14个家庭平均每天剩饭剩菜有一到三成。比如,一个四口之家一天煮2.4斤米饭,最后倒掉1.5两,约两碗的量;炒的菜加上油盐酱醋约6斤,最后倒掉1斤。
  然而外出就餐时,这25个家庭的浪费率大大提高。有的一顿饭剩下3斤左右的食物,是点餐总量的1/5,少数家庭剩下1/3。也就是说,一次点餐的浪费率是在家做饭一天浪费率的两到三倍。
  餐饮消费一般分为家庭做饭、外出就餐两种,当然现在又有了外卖就餐。国家粮食局的数据也佐证了记者的调查印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些浪费中很大一部分是外食餐饮。另一份对外食的研究提供了直观数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萨的366家餐厅调研,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指出外出就餐平均每人每餐浪费93克,约2两,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总体浪费率高达38%。在《环球人物》记者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在家做饭平均每人每日浪费的粮食约0.65两。
  为什么外出就餐更容易导致浪费?
  李东(化名)57岁了,上世纪90年代赴加拿大留学,毕业后留在那里当医生,还成了家。父亲80岁了,母亲75岁,两人曾在教育系统工作,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李东的两个弟弟长大后,外出打拼,一个当了公务员,一个当了老师,小妹留在老家工作。如今,四个兄弟姐妹都成家立业。每年圣诞节假期,李东就带妻子和3个儿子从加拿大回国看望家人。“我们四个扎稳了脚跟,多亏爸妈的培养,每年我回国,都会和弟弟妹妹订包间聚会,庆祝团圆,也给爸妈祝寿。”去年圣诞节,李东兄弟姐妹四个小家庭再加上两个老人,三代同堂,共18人,一起到餐馆吃饭。李东订了个直径约40厘米的水果大蛋糕,但那天水果吃完了,蛋糕却剩下一大半,最后由餐厅清理倒掉。“老人家不太吃甜食,但这种场合就感觉还是得有个蛋糕比较喜庆。”李东告诉记者。
  罗强(化名)退休后经常钓鱼。上个月,有个朋友从外地来探望他,罗强邀请他和几个好友到城郊水库钓鱼吃农家乐,一行8个人。点菜时,他觉得鱼有家乡特色,想让朋友尝尝,多叫了一盘,加上其他菜点,最后共消费14个菜,剩菜就有三大盘。罗强说:“外出吃饭主要是请客,多点几个菜觉得有面子,朋友远道而来,也想表示对他的热情。”
  无论是庆祝还是宴请,因为“讲面子,比场面”,外出就餐容易点多,导致浪费。也有专家表示,平时在家做饭节约的家庭,一到了外食消费领域,容易引发攀比。也因此,今年8月以来全国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算从餐馆这一端减少浪费。

N-1还是N 1?


  8月下旬,记者在北京一些餐厅走访发现,不少原本只卖大份菜的老字号餐馆,在近半个月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不少餐馆摆上了“适当点餐、杜绝浪费”的提示牌。这是为了响应最近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的倡议:餐厅应摆放和杜绝浪费相关的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服务形式等。不过,在一些地方采取的相关措施中,有的做法则引来了争议。
2020年8月16日,在上海龙腾大道的一家餐厅,顾客将聚会后餐桌上的剩菜打包。
2020年8月14日,在长沙一家餐厅,一名顾客正在体重秤上扫码称体重,然后根据店家推荐的“食物热量配比菜单”进行点餐。

  武汉餐饮业协会推行N-1点餐模式,即10位进餐客人只能点9个人的菜,不够吃才能增加菜品,辽宁省则推行N-2点餐模式。湖南长沙一个餐馆实行称体重点餐,要求顾客在店门口称体重,再根据体重所需的食物热量点餐……很快,五花八门的点餐措施冲上热搜,有网友调侃“两个人进去像吃空气”“会算数的人都知道,一人吃饭等于没人吃饭,吃了个寂寞”。
  这些措施引发热议的同时,有一个人仍然坚持N 1,而且坚持8年多了。徐志军50岁了,在《中国自然资源报》从事新闻宣传工作。8月24日下午,他从食堂打来饭菜,吃前给饭菜拍了张照,吃得只剩排骨骨头后又拍一张,发到微博:又一次“光盘”。其实,与厉行节约相关的活动在2012年就出现了,引发全民响应的是“光盘行动”。徐志军就是这场行动的发起人。   2012年4月19日,徐志军看了央视《新闻1 1》关于“奢侈的垃圾”的节目,非常感慨。他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县的一个农村家庭长大,初一就开始在县城住校。小时候家里穷,他每周一从家里带一大盒咸菜回学校,里面有几块肉,再带点米,在学校食堂蒸饭,这样能吃一周。当看到电视报道了厨余垃圾浪费惊人,徐志军想做点什么,便在当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在自己的腾讯微博号“徐侠客”和新浪微博“公民徐侠客”上发“光盘”记录。一开始,有人留言质疑:“这是倒光了才拍的吧?”徐志军干脆把打饭、吃光的整个过程录成视频发上网。这个习惯保持至今。
  2013年1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长的蔡奇在微博上转发了徐志军的“光盘行动”倡议,随后各界人士转发,很快点击量破亿,转发量超过5万。4天后,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作出批示,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求厉行节约,推动了“光盘行动”。那阵子,“光盘”成为风气,“今天你光盘了吗?”一度成为流行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来中国,找到徐志军,将当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题定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推广中国的经验。向记者回忆时,徐志军颇为感慨:“‘光盘行动’是借助党的领导才能形成这么大的效应。”之后,在联合国的宣传下,这场行动也走出国门,在一些国家得到推广。
  点菜数量确实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徐志军研究每次点餐数量,发现点菜数量比就餐人数多一个数比较科学。“在大多数地方,N 1点餐能吃七八分饱,不会撑,也能全吃光,不用打包。早期的打包盒是不可回收塑料,打包也是一种浪费。当然,点菜数量可能因菜量差异而有所不同,不必机械地限定只能点几道菜。理性‘光盘’,不搞形式主义。”
  “光盘行动”至今,仍有人外出就餐习惯点多,导致浪费。谈到传统的消费习惯,徐志军是这样理解的:“中国人点餐时觉得量多能显得有诚意,尊重客人,但‘光盘’提倡从量到质的转变,点一道比较贵的好菜,再点几道简单菜式,这样既有诚意,也不浪费。”
2020年8月24日,徐志军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展示他多年来收集的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剪报。(本刊记者 陈霖/摄)
徐志军从单位食堂打了饭菜,吃饭前、吃光后分别拍照,在微博上晒“光盘行动”。他的这一习惯已保持了8年。(本刊记者 陈霖/摄)

  几天前,他和4个刚认识的朋友在单位附近一家餐馆吃饭。那天,他给朋友们点了一道海参,其余是西红柿炒蛋等家常菜。“对吃饭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丢掉‘多才是好’的观念,养成节约意识。”

“吃饭是官员素养”


  最近,有爱心机构做了“光盘行动”微信小程序,人们用微信扫一扫,识别碗里的菜有没有吃光,吃干净了才算打卡成功。截至今年8月24日,这个小程序有107万用户,共计474万次“光盘打卡”。徐志军和很多同事都在使用这个小程序打卡。
  不少研究报告指出公务聚餐是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徐志军向记者回忆,以前一些公务人员公款吃喝,浪费粮食,滋生腐败。2012年12月,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严格制止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实施5年后,中央纪委监察部做了统计,发现全国平均每天超过140人因违反“八项规定”被查处。
  2016年,徐志军被派去拉萨进行援藏工作,担任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他将“光盘行动”与“老西藏精神”结合起来。
  “‘老西藏精神’就是吃苦耐劳,能在恶劣环境下生活工作。”他在自己宿舍外的小院子种菜,邀请援藏干部、西藏当地干部、单位食堂的厨师和藏民百姓到家里吃饭,自愿参加,不收费用,但要做到两件事:第一是“光盘”,第二是每人讲一个和西藏有关的故事。他用微博记录了147场“光盘行动”。这种聚餐既让援藏干部了解了当地民情,又能节约不浪费,一举多得。徐志军告诉记者:“‘八项规定’后,很多公务人员不知道怎么吃饭了,其实只要不用公款、不用公车、不占用工作时间,理性点餐,自觉‘光盘’就行!”
  徐志军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党员纪律说,“光盘行动”也是公务人员的基本政治素养。徐志军一直提倡取消餐饮报销。“一旦有餐饮报销,一些公务人员或公司人员可能觉得反正不花自己的钱,就容易点多了菜而浪费,不如直接给适当的餐补。当餐饮回归自费,就有节约的自觉性,点餐也能回归勤俭之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志军在首都经贸大学读经济学,后来又到中国人民大学读新闻学,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把重要的经济、民生新闻剪下来贴到本子里,几十年下来,收藏了好几本。采访时,他从抽屉里拿出几天前刚剪下的报纸给记者看,那是一份8月19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被浪费的粮食有13亿吨,而全世界有约1/9的人因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正在挨饿。
  有件事让他印象深刻。今年7月13日,联合国发表报告,去年全球长期饥饿人数约6.9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8.9%。联合国警告称,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经济衰退,今年的全球饥饿人数可能增加1.3亿。
  最近政府提倡厉行节约也引发了网民的担忧和讨论:是不是因为我们国家缺粮了?

“中国没有粮食危机”


  针对“中国有没有粮食危机”这个问题,记者联系了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上世纪80年代,黄季焜到菲律宾大学读农业经济的博士,博士论文就研究了亚洲谷物的需求变化趋势,后来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做博士后,曾在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做项目咨询和顾问工作,还成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这些经历让他对全球谷物供需的变动十分敏锐。
  要理解是否缺粮,首先要知道粮食到底指什么。
  黄季焜告诉记者,在中国,粮食分为口粮和饲料粮。前者主要指小麦和稻谷,后者主要指玉米和大豆。其中,大米和小麦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8%以上,因此人们不必担忧缺乏口粮安全问题,现在玉米也基本自给。相较之下,大豆的自给率只有15%左右,主要依赖进口。大豆有1/5会制成豆油,而4/5被加工成动物蛋白饲料。也就是说,中国人吃到的肉食大多靠进口的大豆蛋白饲料,而近年来这些大豆主要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等美洲国家。黄季焜说:“有些人担心中美贸摩擦会影响大豆进口,其实,美国等国是大豆卖家,卖家还是希望把产品卖出去,不会阻断大豆贸易。而且,大豆之所以是饲料粮,因为它富含蛋白,中国除了种植大豆,還将在南方发展草牧业,这些饲草也能提供蛋白,促进牛羊业发展,可部分替代对大豆需求。所以,中国没有粮食危机。”
  早年“光盘行动”是面向消费者,鼓励吃光不浪费,最近的措施转向餐饮业,让餐厅主动采取措施减少浪费,还提到更高层次,将纳入法律。黄季焜说:“厉行节约是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比如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等。”
  8月中旬的一天,黄季焜和妻子到自己家附近的餐馆吃饭。他以前常点疙瘩汤,每份都是一大盆,是四五人的分量。黄季焜问服务人员:“能不能只要半份,我给你一半多点的钱?”最后夫妻俩喝上了半份的疙瘩汤,一滴不剩。“每个人都节约用粮,社会对食物的需求量就少了,既减少粮食供给压力,也保护了环境。”
其他文献
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中)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右)、财政部长姆努钦(左)在白宫。  2019年农历春节刚过,北京下起了雪。瑞雪兆丰年,纷纷扬扬的大雪预示着一个好兆头。  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共同主持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幕式。本轮高级别磋商定于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美方工作团队已于
你见过还在妈妈肚子里的鲨鱼宝宝吗?2020年1月28日,一支由8人组成的鲨鱼保护研究科学队在大西洋西岸巴哈马的老虎海滩附近捕获了几条鲨鱼。他们用绳带绑住鲨鱼的首尾,拉近船只,并使用便携式超声波仪器扫描鲨鱼。人们在随船携带的设备上,能看到鲨鱼怀孕的画面,几条小鲨鱼在妈妈肚子里游动,有的能清晰看到鲨鱼宝宝的影像,惊喜又可爱。鲨鱼体积庞大,需要几个人协作才能将鲨鱼首尾绑好。B超圖中清晰显示出一条小鲨鱼的
本刊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记者走进埃及首都开罗的塔布里塔街,看到许多杂货店、书店、香料店、水果蔬菜摊,烟火气十足。一栋两层高的老楼引起记者的注意。这栋楼本是艾资哈尔区伊斯兰历史文化古迹的一部分,最近有了新名字:马哈福兹博物馆。纳吉布·马哈福兹是阿拉伯世界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30多部长篇小说、350多部短篇小说及大量剧本,于2006年离世,享年95岁。为纪念马哈福兹,埃及政府
2020年7月21日,杨京岛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美国加州西海岸,太平洋的季风将岸边的松柏雕琢得风骨嶙峋,松林掩映的沿海公路通向旧金山附近的小镇卡梅尔。1969年,国画大师张大千来此地游历,看到的也是这般景象。俊朗挺拔的松林充满诗情画意,让他甚为欢喜,决定在这里买下一处房产,取名“可以居”。  2010年,杨京岛只身一人,带着一个手持摄像机来到了“可以居”。房子
茫茫戈壁山中有几间小房子,就是策耿的家。找到一处有信号的地方,凳子当课桌,小策耿打开电脑投入学习。父亲开车带着母女俩在戈壁滩寻找有信号且避风的地方上网课。“ 课间操”时间,小策耿要么朗诵蒙古族诗歌,要么跳蒙古舞,母亲还会拿手机录下来。“ 放学”回到家,小策耿第一时间跑到羊群找“伙伴”玩儿。  这个蒙古族小女孩叫策耿,今年10岁,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学校四年级学生。由于疫情防控原因,策耿父
2019年8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通话。图为拉布在2018年8月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  英国和美国是盟友,在香港问题上也可以说是一致行动人。  2019年8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就香港局势与林郑月娥通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迅速回应称:今天的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早已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对香港一无主权,二无治权,三无监督权。  此前,华春莹也质问过英国政客
考古领队周春水介绍,从舰上打捞出文物500余件,解决了诸多历史争议  9月21日,国家文物局证实在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经远舰的残骸,沉埋海底124年的殉国战舰终于得见天日。这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它对于甲午海战史、海军史、舰船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  1894年爆发的甲午海战,是木质风帆战舰被蒸汽机装甲战舰取代以后,世界海军史上发生的第一
张东方 曾在瑞士IMD国际商学院学习,先后任芬美意集团北亚日化香精副总裁及大中华董事总经理、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现任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奶奶年轻时涂的“双妺”,妈妈年轻时抹的“美加净”,青年人用的“六神”“佰草集”“高夫”,萌娃娃用的“启初”……一个企业的产品,滋养了中国几代人。这个企业便是有122年历史的上海家化。  2020年伊始,上海家化联合
2017年2月,艾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演讲。  我幸福吗?很少有人会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也许是觉得自己还未成为人生赢家,谈幸福似乎为时尚早。  不过,肖恩·艾柯却告诉你:“恰恰相反,你幸福了,才能成功。”“感恩小纸条”  年初,伊利诺伊州的绍姆堡54学区震惊全美。这个學区位于芝加哥市郊,有21所小学、5所初中,1.6万名学生。3年前,学区学生的平均成绩仅排在该州各个学区的中段,今年排名大幅上升。如
美国这些年在阿富汗种了一堆蒺藜,扎了自己一手的刺,给人家留下一地鸡毛,最终苦的还是阿富汗的老百姓。  3月9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墙之隔的总统府和首席执行官府内,同时举行了两场“总统就职仪式”。一国二主,此为凶兆。  阿总统选举在2019年9月28日举行,最终结果2020年2月18日才公布。现任总统加尼获50.64%选票,政府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获39.52%的选票。阿卜杜拉不承认败选,指责加尼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