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0日8时,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灾难突如其来,一时间,雅安市大部分地区通信中断、道路阻塞、亲人失散。在这场牵动全国的灾难前,IT企业除了捐款、捐物,也利用技术与平台优势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
寻人平台齐上线
地震发生后,很多人与身在雅安的亲友失去联系,而地震造成的通讯设施损坏、故障以及通话量的激增,让手机通话服务变得极不稳定。为了帮助人们尽快找到当地亲友,腾讯、百度、搜狐、360、搜狗、谷歌、新浪、一淘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寻人平台。
不过,寻人平台过多难免让用户无所适从。如何打通寻人数据,保证各大平台信息的全面覆盖,提高寻人的效率和成功率,变得尤为重要。
2005年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美国也曾遇到过类似问题,当时有超过25个寻人论坛与网站,造成信息分散,让人头晕目眩。为了避免这种混乱,人们开发了一种网上寻人信息格式PFIF(People Finder Interchange Format)。
4月21日下午,360公司率先表示将在自家平台上采用PFIF格式,周鸿祎本人亦表示要与百度、搜狐成立联合工作组统一格式。之后,搜狗、一淘、新浪等拥有寻人平台服务公司的高管、官微账号也先后表示,将开放自家寻人平台数据。
到4月22日上午,整合了百度贴吧、搜狗、360、一淘、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多家寻人平台的百度全网寻人平台正式上线,其打通了互联网上多个孤立的寻人平台,可以让用户搜到最全面的寻人信息,并能知晓信息来源。截至发稿前,该寻人平台已有3万多条寻人信息。
百度全网寻人平台的推出第一次突破了各家互联网公司的隔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网寻人。
另外,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捐助平台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腾讯成立了“腾讯乐捐”开放平台,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财付通和易迅等互联网资源平台,帮助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芒果V基金等筹款。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的“e公益事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开放的互联网慈善平台。支付宝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等合作,开放了支付宝募捐接口。截至22日中午12时,已有45万网民通过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向四川雅安灾区捐款,共计超过2100万元。
除了互联网公司开发的各种救灾平台,打破空间地域限制的远程会诊系统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信息技术的力量。4月20日,在道路受阻、专家医生无法快速达到灾区现场进行施救情况下,为了挽救遇难者的生命,成都军区42医院的医生启动科达远程会诊系统与远在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连线,征求手术的指导意见。经过成都、北京两地专家两个多小时的现场远程手术指导,患者手术进展顺利,脱离了生命危险。
小地图 大用处
2008年汶川地震距今已有5年,这期间移动互联网和LBS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在雅安地震救灾中,移动互联网开辟了全新的信息绿色通道,不仅帮助震区外的网友同步了解震区交通、位置状况,还成为灾区民众的呼救窗口。
4月21日18时,高德集团紧急上线导航特殊版本——雅安版,并且即刻开放免费下载通道,为灾区群众和救灾人员提供导航服务。
高德导航雅安版集成了雅安当地最新的救助点信息,方便救援队伍及时将伤者运送到最近的救助点;行车公告可以根据实时路况提供行车建议;“位置分享”则是一个最为适合灾区现状的功能,发送方可以将自己的位置通过短信发出,接收方无需网络环境,打开短信后即可自动在高德导航客户端上定位位置。
百度地图也在第一时间发起灾区网友位置信息标注报平安、雅安路况信息查询、加油站、输血点等服务。
“当天四川地区整体定位请求及信息查询量达到1.5亿次,与平日位置信息查询量相比接近800%的增长……”截至4月20日24时,百度地图公布了4月20日四川雅安7级强震发生以后,16小时内网友通过百度地图发起的当日对四川地区整体定位请求及位置信息查询量。数据显示,数千万网民通过百度地图获得帮助,而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加。
4月25日,搜狗地图上线了“网友共建雅安震后图”开放式地图。该地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最新航拍影像,是首个震后俯瞰地图。搜狗地图总经理孔祥来表示,“随着雅安救援工作的逐渐开展,哪里有政府设置的灾民安置点?最近的保险理赔点在哪里?哪些路段正在进行交通管制?哪些地方急需何类物资?在信息不够通畅的灾区,此类地理信息对灾民与救援者就意味着希望与机会。”
搜狗“网友共建雅安震后图”采用了“众包”的方式,完全开放POI地理位置信息标注功能,各类组织与网友可在搜狗地图上标注救援、服务、交通、隐患点等位置信息,汇集后形成实用的“活地图”,帮助灾区的生活、交通、物流恢复。
“我们期望通过汇集互联网的力量,还原震后的雅安,让人知其所在,物知其所至,心知其所向。通过互联网地图的开放性,为救援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高效的帮助。”孔祥来说。
运营商抱团 大局为重
地震发生以后,所有通信大面积阻塞,话务接通成功率很低。
根据20日地震当天的初步统计,灾区除宝兴县通信因传输中断导致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出现全部阻断外,其它地区通信未发生全阻现象;但固定通信、移动通信由于话务高峰,导致四川全省移动电话拥塞。
在严峻的灾情面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各大通信企业全力投入,相互协作、共同抗震。截至4月24日10点14分,中国电信雅安地震灾区的通信全部恢复正常,再加上此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宣布通信全部恢复正常,雅安地震灾区的通信已经全面恢复。
“运营商的恢复速度很快,大部分地区的信号都不错,有时候我在车上还能用3G挂到网上。”一位在当地救灾的志愿者表示。
此次雅安地震,三大电信运营商不仅宣布免费为灾区提供语音通话、短信、漫游等电信服务,还开通了寻亲服务热线,为公众提供灾情信息查询、代报平安、收集救援信息、寻找亲人等服务,甚至还利用微博、微信等将灾情及通信抢修情况实时对外发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灾区通信受阻的状况。 而社交媒体的代表新浪微博、腾讯QQ、微信则成为了连通灾区和外界的网络生命线。地震发生后,救援力量还没到达灾区第一线的这段时间里,所有关于灾情的信息都在这些媒体平台上汇集,让人们第一时间就了解到灾区的实时状况。
运营商还建议大家尽可能利用微信、短信、微博联系,将通信通道留给救援队伍。在电话与短信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微信成了与后方保持畅通联系的最重要工具:来自灾区的文字、图片甚至视频,源源不断地通过微信迅速传递到后方。
有分析人士认为,与语音通话相比,短信、微博和微信占用的通信资源更少,较容易通过地震中狭窄的通信通道,同时多用短信、微信和微博交流也能为更需要语音通话的救援队留下通信资源空间。
面对雅安地震这种重大自然灾害,受灾信息和救援信息能否及时准确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灾区人民能否得到及时救助。相较于5年前的汶川地震,IT企业正在地震救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计,在这个信息化社会,IT企业的自身优势将为抢险救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手段。
亲历雅安地震
刚和媳妇一起从北京回四川休假探亲,就亲身经历了此次4.20雅安地震。
4月20日,清晨8时许,睡梦中的我被媳妇推醒:“你摇床做啥子嘛。”话音未落,床铺摇晃加大,媳妇一个激灵:“糟了,是地震!”
“怎么办?”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焦急地问媳妇——她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比较丰富的求生经验。但是此时她也有些慌,摇晃开始加剧,窗外断断续续传来尖叫声,从窗口望下去,一层的住户已经跑出来了。媳妇让我上床趴下,抓住床沿不要动,我不断地大声问:“怎么办?”“楼房会不会塌?”
床铺的大幅度摇晃让我有些眩晕,第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带来的恐惧,第一次觉得死亡正在向自己逼近,内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极大的恐慌感,大地的震动带来的恐惧应该是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吧!
在床上焦急地等待了十几秒,感觉像过了一年,震动开始有些停歇,我匆忙跳下床,抓起旁边的衣服裤子就胡乱地套上,嘴里催促着媳妇也赶紧,一把抓住钥匙,摸了个手机,扯着媳妇便往楼下冲!
一口气从四楼冲到一楼,此时,小区的空地已经挤满了人,有很多穿内衣裤的男男女女,再仔细打量下自己,已经算穿得很整齐的了。大家都拿着电话扯着嗓子喊:“喂喂。”这才意识到,要给家里报个平安,再问问住在另一个小区的老岳父他们怎么样了?
我们两个人的手机,一个北京移动号码和一个北京联通号码,连续拨打了20多分钟后,联通终于先连上了,岳父表现得很淡定:“没事,我们在楼上都没动,你们待会中午回家吃饭吧。”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小区保安开始指挥大家往小区旁边的一个中学操场移动,也许是因为经历过汶川地震,大家在进入学校操场的过程中很有秩序。
我也跟着人群慢慢进了学校。有几千个学生早已黑压压地坐满了半个操场,人群很快平静下来,大家都抱着手机,打电话或者发微博,我还有些惊魂未定,在媳妇的安慰下,慢慢听周围的人给我普及地震知识……
接下来的三、四天里,不断的有轻微余震。通过电视、微博等媒体,再一次见证到了大爱无疆,那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在写下这篇稿子的时候,只有12岁的小表妹刚刚出发把存了半年的200元零花钱捐给灾区。天佑四川,天佑中华!(本文作者系本报新媒体事业部经理唐欢)
寻人平台齐上线
地震发生后,很多人与身在雅安的亲友失去联系,而地震造成的通讯设施损坏、故障以及通话量的激增,让手机通话服务变得极不稳定。为了帮助人们尽快找到当地亲友,腾讯、百度、搜狐、360、搜狗、谷歌、新浪、一淘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寻人平台。
不过,寻人平台过多难免让用户无所适从。如何打通寻人数据,保证各大平台信息的全面覆盖,提高寻人的效率和成功率,变得尤为重要。
2005年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美国也曾遇到过类似问题,当时有超过25个寻人论坛与网站,造成信息分散,让人头晕目眩。为了避免这种混乱,人们开发了一种网上寻人信息格式PFIF(People Finder Interchange Format)。
4月21日下午,360公司率先表示将在自家平台上采用PFIF格式,周鸿祎本人亦表示要与百度、搜狐成立联合工作组统一格式。之后,搜狗、一淘、新浪等拥有寻人平台服务公司的高管、官微账号也先后表示,将开放自家寻人平台数据。
到4月22日上午,整合了百度贴吧、搜狗、360、一淘、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多家寻人平台的百度全网寻人平台正式上线,其打通了互联网上多个孤立的寻人平台,可以让用户搜到最全面的寻人信息,并能知晓信息来源。截至发稿前,该寻人平台已有3万多条寻人信息。
百度全网寻人平台的推出第一次突破了各家互联网公司的隔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网寻人。
另外,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捐助平台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腾讯成立了“腾讯乐捐”开放平台,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财付通和易迅等互联网资源平台,帮助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芒果V基金等筹款。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的“e公益事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开放的互联网慈善平台。支付宝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等合作,开放了支付宝募捐接口。截至22日中午12时,已有45万网民通过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向四川雅安灾区捐款,共计超过2100万元。
除了互联网公司开发的各种救灾平台,打破空间地域限制的远程会诊系统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信息技术的力量。4月20日,在道路受阻、专家医生无法快速达到灾区现场进行施救情况下,为了挽救遇难者的生命,成都军区42医院的医生启动科达远程会诊系统与远在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连线,征求手术的指导意见。经过成都、北京两地专家两个多小时的现场远程手术指导,患者手术进展顺利,脱离了生命危险。
小地图 大用处
2008年汶川地震距今已有5年,这期间移动互联网和LBS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在雅安地震救灾中,移动互联网开辟了全新的信息绿色通道,不仅帮助震区外的网友同步了解震区交通、位置状况,还成为灾区民众的呼救窗口。
4月21日18时,高德集团紧急上线导航特殊版本——雅安版,并且即刻开放免费下载通道,为灾区群众和救灾人员提供导航服务。
高德导航雅安版集成了雅安当地最新的救助点信息,方便救援队伍及时将伤者运送到最近的救助点;行车公告可以根据实时路况提供行车建议;“位置分享”则是一个最为适合灾区现状的功能,发送方可以将自己的位置通过短信发出,接收方无需网络环境,打开短信后即可自动在高德导航客户端上定位位置。
百度地图也在第一时间发起灾区网友位置信息标注报平安、雅安路况信息查询、加油站、输血点等服务。
“当天四川地区整体定位请求及信息查询量达到1.5亿次,与平日位置信息查询量相比接近800%的增长……”截至4月20日24时,百度地图公布了4月20日四川雅安7级强震发生以后,16小时内网友通过百度地图发起的当日对四川地区整体定位请求及位置信息查询量。数据显示,数千万网民通过百度地图获得帮助,而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加。
4月25日,搜狗地图上线了“网友共建雅安震后图”开放式地图。该地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最新航拍影像,是首个震后俯瞰地图。搜狗地图总经理孔祥来表示,“随着雅安救援工作的逐渐开展,哪里有政府设置的灾民安置点?最近的保险理赔点在哪里?哪些路段正在进行交通管制?哪些地方急需何类物资?在信息不够通畅的灾区,此类地理信息对灾民与救援者就意味着希望与机会。”
搜狗“网友共建雅安震后图”采用了“众包”的方式,完全开放POI地理位置信息标注功能,各类组织与网友可在搜狗地图上标注救援、服务、交通、隐患点等位置信息,汇集后形成实用的“活地图”,帮助灾区的生活、交通、物流恢复。
“我们期望通过汇集互联网的力量,还原震后的雅安,让人知其所在,物知其所至,心知其所向。通过互联网地图的开放性,为救援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高效的帮助。”孔祥来说。
运营商抱团 大局为重
地震发生以后,所有通信大面积阻塞,话务接通成功率很低。
根据20日地震当天的初步统计,灾区除宝兴县通信因传输中断导致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出现全部阻断外,其它地区通信未发生全阻现象;但固定通信、移动通信由于话务高峰,导致四川全省移动电话拥塞。
在严峻的灾情面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各大通信企业全力投入,相互协作、共同抗震。截至4月24日10点14分,中国电信雅安地震灾区的通信全部恢复正常,再加上此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宣布通信全部恢复正常,雅安地震灾区的通信已经全面恢复。
“运营商的恢复速度很快,大部分地区的信号都不错,有时候我在车上还能用3G挂到网上。”一位在当地救灾的志愿者表示。
此次雅安地震,三大电信运营商不仅宣布免费为灾区提供语音通话、短信、漫游等电信服务,还开通了寻亲服务热线,为公众提供灾情信息查询、代报平安、收集救援信息、寻找亲人等服务,甚至还利用微博、微信等将灾情及通信抢修情况实时对外发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灾区通信受阻的状况。 而社交媒体的代表新浪微博、腾讯QQ、微信则成为了连通灾区和外界的网络生命线。地震发生后,救援力量还没到达灾区第一线的这段时间里,所有关于灾情的信息都在这些媒体平台上汇集,让人们第一时间就了解到灾区的实时状况。
运营商还建议大家尽可能利用微信、短信、微博联系,将通信通道留给救援队伍。在电话与短信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微信成了与后方保持畅通联系的最重要工具:来自灾区的文字、图片甚至视频,源源不断地通过微信迅速传递到后方。
有分析人士认为,与语音通话相比,短信、微博和微信占用的通信资源更少,较容易通过地震中狭窄的通信通道,同时多用短信、微信和微博交流也能为更需要语音通话的救援队留下通信资源空间。
面对雅安地震这种重大自然灾害,受灾信息和救援信息能否及时准确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灾区人民能否得到及时救助。相较于5年前的汶川地震,IT企业正在地震救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计,在这个信息化社会,IT企业的自身优势将为抢险救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手段。
亲历雅安地震
刚和媳妇一起从北京回四川休假探亲,就亲身经历了此次4.20雅安地震。
4月20日,清晨8时许,睡梦中的我被媳妇推醒:“你摇床做啥子嘛。”话音未落,床铺摇晃加大,媳妇一个激灵:“糟了,是地震!”
“怎么办?”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焦急地问媳妇——她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比较丰富的求生经验。但是此时她也有些慌,摇晃开始加剧,窗外断断续续传来尖叫声,从窗口望下去,一层的住户已经跑出来了。媳妇让我上床趴下,抓住床沿不要动,我不断地大声问:“怎么办?”“楼房会不会塌?”
床铺的大幅度摇晃让我有些眩晕,第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带来的恐惧,第一次觉得死亡正在向自己逼近,内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极大的恐慌感,大地的震动带来的恐惧应该是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吧!
在床上焦急地等待了十几秒,感觉像过了一年,震动开始有些停歇,我匆忙跳下床,抓起旁边的衣服裤子就胡乱地套上,嘴里催促着媳妇也赶紧,一把抓住钥匙,摸了个手机,扯着媳妇便往楼下冲!
一口气从四楼冲到一楼,此时,小区的空地已经挤满了人,有很多穿内衣裤的男男女女,再仔细打量下自己,已经算穿得很整齐的了。大家都拿着电话扯着嗓子喊:“喂喂。”这才意识到,要给家里报个平安,再问问住在另一个小区的老岳父他们怎么样了?
我们两个人的手机,一个北京移动号码和一个北京联通号码,连续拨打了20多分钟后,联通终于先连上了,岳父表现得很淡定:“没事,我们在楼上都没动,你们待会中午回家吃饭吧。”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小区保安开始指挥大家往小区旁边的一个中学操场移动,也许是因为经历过汶川地震,大家在进入学校操场的过程中很有秩序。
我也跟着人群慢慢进了学校。有几千个学生早已黑压压地坐满了半个操场,人群很快平静下来,大家都抱着手机,打电话或者发微博,我还有些惊魂未定,在媳妇的安慰下,慢慢听周围的人给我普及地震知识……
接下来的三、四天里,不断的有轻微余震。通过电视、微博等媒体,再一次见证到了大爱无疆,那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在写下这篇稿子的时候,只有12岁的小表妹刚刚出发把存了半年的200元零花钱捐给灾区。天佑四川,天佑中华!(本文作者系本报新媒体事业部经理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