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地分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和紫杉醇联合铂类两组,甲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乙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甲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乙组,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神经毒性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低于乙组( P均<0.05) 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培美曲塞;铂类;晚期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位于世界首位,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治疗肺癌目前化疗仍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1]。培美曲塞是抗叶酸多靶点化疗药物,本研究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旨于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晚期肺癌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2.3岁。TNM分期IIB期13例,IIIA期17例,IIIB期7例,IV期3例。4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脏、血常规、凝血功能均基本正常,均有可评估或可测量的肿瘤病灶。
  1.2 治疗方法 将40例晚期肺癌患者隨地分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甲组)和紫杉醇联合铂类(乙组)两组,每组20例。甲组从首次化疗前5天到使用培美曲塞化疗期间,每天一次口服0.4mg叶酸片。化疗前一天、当天、第二天每天两次口服4mg醋酸地塞米松。化疗前1周和每化疗9周肌肉注射1mgVB12。甲组第1天将500mg/m2培美曲塞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半小时;第2天将80mg/m2奈达铂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8例,第1-3天将25mg/m2顺铂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例;乙组化疗前6和12小时口服10mg醋酸地塞米松,化疗前半小时肌肉注射20mg盐酸苯海拉明,静脉滴注0.3g西咪替丁。乙组第1天静脉滴注135mg/m2紫杉醇,第2天80mg/m2奈达铂或第1-3天25mg/m2顺铂。乙组第1天将135mg/m2紫杉醇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小时;铂类药物的用量和用法同甲组,使用奈达铂6例,顺铂14例。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的疾病控制率。
  1.3 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疗效,分为进展、稳定、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疾病控制率为(稳定+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例数×100%。(2)依据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由上表可知,甲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5%,乙组的疾病控制率为55%,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由上表可知,两组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血液毒性,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组神经毒性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低于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组( P均<0.05)。
  3 讨论
  培美曲塞是以经典的抗代谢药物氟尿嘧啶和甲氨蝶呤为基础研发出的新抗代谢药物,其可多靶点抑制叶酸依赖性关键酶如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酸合成酶、甘氨酸核糖核甘甲酰基转移酶的活性部位[2],减少合成凶险嘧啶和嘌呤类核苷生物,影响合成肿瘤细胞DNA和RNA,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铂类药物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化疗药物,特点为疗效确切、抗癌谱广[4]。
  本研究表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5%,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55%,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紫杉醇联合铂类,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血液毒性,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组神经毒性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低于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组( P均<0.05)。综上所述,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特别适合体弱老年患者,可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后的生活治疗,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莉.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J]. 癌症进展,2006,4(5) : 440-443.
  [2] 王倩之,罗以,朱跃红等.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的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6:513-515
  [3] 胡兴胜,焦顺昌,张树才,等.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2012,15( 10) :569-575.
  [4] 蔡永广,李明,谢馨.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 11) :1308-13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临床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需要麻醉的手术患儿,按照患儿的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麻醉方式采用七氟烷麻醉,对照组麻醉方式采用异氟烷麻醉,比较两组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上均比对照组短,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节能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系统全年冷、热负荷平衡,是其高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建立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分析绘制了系统供冷工况和供热工况的能流链图.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和理论分析工具,建立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能流平衡方程,得到了土壤供冷工况的吸热量和供热工况释热量计算关系式.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全年冷热负荷平衡分析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工脑脊液置换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时间段2013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计8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范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其中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进行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差异化治疗后的疗效,同时分析治疗前后脑脊液相关指标的检出情况。
期刊
对小流量离心式压缩机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进口叶片角,出口叶片角,叶顶间隙,扩压器出口直径等结构参数对压缩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内部流场分析探讨了这些参数对气动性能影响的内在机制.分析表明:适当减小叶片入口安装角,适当增大叶片出口安装角,适当减小叶顶间隙,适当减小扩压器出口直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离心压缩机性能.本文研究结果可供小流量离心式的结构优化设计参考.
在地形图矢量化中,根据LIDAR地面点云直接生成等高线使工作变得高效,但也有不少波浪不符合地形图矢量化要求,文章基于设定步长的滤波方法滤除等高线波浪,使用VBA编程语言实现算法,最后给出源代码和运行结果,结合实例,达到了预期效果。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BIM技术的应用是代表,因其参数化管理、可视化程度高、能够进行碰撞检查、项目信息化管理,故在高层建筑的应用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基于此,文章以案例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对高层建筑施工中运用BIM技术进行探讨,针对BIM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实践成果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摘要:目的:对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8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均用中药结合针灸进行治疗,针灸主要选择印堂、四白、迎香等穴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41%,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过
期刊
对广州市某商场的空调系统主机能效,冷冻水泵、冷却水泵效率,空调器风量、水量进行了实测,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商场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节能改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