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制备标准操作规程

来源 :新乡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干细胞移植已为众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获得了良好的疾病改善效果.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Cs)凭借其样本采集的无创伤性、可周期性采集而获得大量遗传背景一致的种子细胞、优良的增殖活性及自体移植等优势,成为干细胞治疗中非常具有潜力的种子细胞.建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的、规范化的MenSCs分离、培养及冻存等操作流程,是保证MenSCs制品质量的前提,其不仅决定了MenSCs治疗疾病的效果,同时对MenSCs移植数量、移植时间窗及移植途径等临床使用关键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为深入探索MenSCs对相关疾病的改善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团队在参考已有间充质干细胞标准操作的基础上,结合MenSCs自身的特性,通过长期的摸索及实践经验,完成了MenSCs分离培养及制备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以期为各科研生产单位在制备MenSCs制品过程中提供借鉴,推动MenSCs的临床应用进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以80例肾结石的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时间、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术后首次下床及住院总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比例为2.50%(1/40),低于对照组25.00%(10/4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8/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结论 预防
目的 探讨踝泵运动的标准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9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标准化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17.65%(6/34)(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79.41%(27/34)(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产妇踝泵运动的标准化健康教育可减少DVT的发生,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目的 研究分析专项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ICU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采取专项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两周.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肿胀及疼痛情况、检测其凝血功能和炎性指标、对护理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各凝血指标[D二聚体(D-D)、血纤维蛋白原(Fbg)、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目的 探究同伴教育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抗凝治疗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aPTT、PT、T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凝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INR达标率(82.14%)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 以80例剖宫产术后下肢DVT患者为DVT组,以80例接受剖宫产的正常产妇为非DVT组.收集产妇资料,分析影响下肢DVT形成的因素.结果 DVT组与非DVT组在年龄、产次、吸烟史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体育锻炼、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OR=1.311)、糖尿病(OR=1.516)、D-D(OR=1.249)为
目的 探讨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预防骨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VTE)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168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观察组采用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检测两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并比较两组围术期VT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P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