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考虑颗粒间摩擦和黏结力作用,建立了基于颗粒物质力链失稳的煤岩体破裂判据。分析颗粒煤岩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得到了颗粒煤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随颗粒煤岩粒径增加而降低的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颗粒间摩擦和黏结力作用,建立了基于颗粒物质力链失稳的煤岩体破裂判据。分析颗粒煤岩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得到了颗粒煤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随颗粒煤岩粒径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从细观尺度证明了煤岩单轴压缩张拉破坏的根源为剪切破坏。分级和循环2种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煤岩破裂过程中的声、电荷信号与力链中颗粒摩擦及粘结情况密切相关,声、电荷信号的产生机理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从破裂类型看,微裂隙的张拉破坏和颗粒摩擦错动均可导致声发射出现,而煤岩颗粒间的摩擦和微破裂面的相互错动是产生大量自由电荷、发生电荷感应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利用声信号高—低—高的周期变化次数预测采动煤岩体经历的分级和循环加卸载次数;电荷信号首次突变—平稳—突变的出现时间是采动岩体应力阶段的划分标准。声、电荷信号幅值突变的剧烈程度是采动煤岩体失稳的重要前兆物理信息,可由此预测煤岩体稳定性,以便及时做出预警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室早)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早,5例左心室流出道(LVOT)室早,2例左心室流入道室早,分别采用起搏标测或起搏
目的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目前相关的较大系列临床资料并不多见。兹对多年来我院接收射频消融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方法 共有109例患者(男性137例,女性 53例),平均
<正> 较之于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在近年似乎处于相对沉寂的时期。 从射频导管消融的角度来看,几乎各种类型VT的发生机制都
<正>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undle branch reentr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BBR-VT)是迄今惟一明确了其折返环路的室性心动过速(VT)。1974年由Akhtar等首先报道。虽然国
研究了幼儿园教学阶段中以爱家乡教育为对象,从家乡美的感受分析、家乡文化与艺术的体验分析以及家乡情感的表现分析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幼儿园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爱家乡教
分析修正了陕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农作物气候适应性域;利用Delphi、VC++、VB与SQLServer等开发工具,开发了一套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市县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给沿岸国家造成了严重灾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防范。中国历史上巨灾频发,今后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巨灾威胁。预测我国有11个巨灾高风险区,巨灾种
有了灯光,人类可以看见眼前是否有障碍物阻挡去路,同时光线能驱走人类对黑暗的恐惧。室内灯光的布置,有普通照明、局部照明、间接照明和直接照明等多种形式。灯光是居室内最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计算机作为信息的源泉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怎样保障我们自身信息的安全性是
目的 探讨Carto标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的方法和对射频导管消融(RFCA)的指导作用;分析RVOT-VT起源点与12导联心电图的关系,探讨12导联心电图对RVOT-VT